一种电动马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761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马扎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电动马扎,包括车体、通过后轮轴可转动安装于车体下方后端的两个后车轮、安装于车体内的用于驱动后车轮转动的电机以及蓄电池、转动安装于车体前端的转向轴以及通过前轮轴转动固定于转向轴下端的前车轮,转向轴的上方安装有两个脚踏板。蓄电池提供电力,电机驱动后车轮转动行走,通过将双脚踩在脚踏板上,通过左右脚的用力即可驱动转向轴转动,从而使前车轮转动,从而使行进中方便改变方向,尤其对于上肢残疾的人们而言,利用双脚即可转向。相对于电动轮椅本电动马扎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直接驱动前车轮转动也使得灵活转向。
【专利说明】—种电动马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扎。
【背景技术】
[0002]健康人出行一般选择电动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对于老弱病残人士,出门时往往选择电动轮椅等工具,但是这类交通工具体积大、重量大,在大型商场购物或者室内活动时,其不够轻便、占用空间大,使得转向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巧,转向灵活的电动马扎。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电动马扎,包括车体、通过后轮轴可转动安装于车体下方后端的两个后车轮、安装于车体内的用于驱动后车轮转动的电机以及蓄电池、转动安装于车体前端的转向轴以及通过前轮轴转动固定于转向轴下端的前车轮,所述转向轴的上方安装有两个脚踏板。
[0006]为了实现手动转向,还包括安装于车体上用于驱动转向轴转动的手动转向装置。
[0007]为了提高舒适度,上述脚踏板倾斜固定于转向轴上。
[0008]为了适应残疾人,上述两个脚踏板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曲柄上,所述两个曲柄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于转向轴的两侧
[0009]为了提高驾乘舒适性,上述车体上固定有软垫。
[0010]上述手动转向装置包括竖直转动固定于车体上的转向杆、固定于转向杆上端的调速把手、固定于转向杆下端的链轮V、转动安装于车体下方且与转向轴沿X轴方向水平布置的转轴、安装于转轴下方的链轮I跟链轮II以及固定于转向轴上的链轮III,所述链轮I与链轮V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链轮II与链轮III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0011]为了实现双手转向,上述调速把手中设置有滑槽,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中,所述滑槽的底部安装有磁扣I,所述滑块的后端安装有磁扣II,所述滑块的前端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头端固定有固定把手,所述滑槽的开口端设置有卡头,所述卡头的内径小于滑块的外径。
[0012]为了提高驾乘舒适性,上述车体后端上方固定有靠背板。
[0013]为了提高驾乘舒适性,上述靠背板内侧面上固定有软垫。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蓄电池提供电力,电机驱动后车轮转动行走,通过将双脚踩在脚踏板上,通过左右脚的用力即可驱动转向轴转动,从而使前车轮转动,从而使行进中方便改变方向,尤其对于上肢残疾的人们而言,利用双脚即可转向。相对于电动轮椅本电动马扎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直接驱动前车轮转动也使得灵活转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A向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的B向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的C向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脚踏板高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车体2.转向杆3.软垫4.靠背板5.蓄电池6.电机7.后轮轴8.后车轮9.转轴10.链轮I 11.链轮II 12.前轮轴13.前车轮14.链轮III 15.转向轴
16.脚踏板17.调速把手18.磁扣I19.磁扣II 20.滑块21.连杆22.卡头23.固定把手24.链轮V 25.曲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2]本电动马扎,包括车体1、通过后轮轴7可转动安装于车体I下方后端的两个后车轮8、安装于车体I内的用于驱动后车轮转动的电机6以及蓄电池5、转动安装于车体I前端的转向轴15以及通过前轮轴12转动固定于转向轴15下端的前车轮13,如附图2所示转向轴15的上方安装有两个脚踏板16。驾乘者做的车体I上可以休息,如果要行走,可以通过蓄电池5提供电力,电机6驱动后车轮8转动行走,通过将双脚踩在脚踏板16上,通过左右脚的用力即可驱动转向轴15转动,从而使前车轮12转动,从而使行进中方便改变方向,尤其对于上肢残疾的人们而言,利用双脚即可转向。相对于电动轮椅本电动马扎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直接驱动前车轮转动也使得灵活转向。
[0023]如附图1所示,脚踏板16倾斜固定于转向轴15上。因此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使得使用者的脚可以舒服的踩踏在脚踏板16上。如附图5所示,两个脚踏板16还可以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曲柄25上,两个曲柄25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于转向轴15的两侧。因此对于一些一个腿长一个腿短的残疾人,可以通过脚踩脚踏板16并驱动曲柄25转动,从而可以实现调节两个脚踏板16高度差的目的,从而适应特殊人群的乘坐舒适度。车体I后端上方可以固定有靠背板4,人们在驾乘或者乘坐休息时可以依靠在靠背板4上,提高乘坐舒适性。如附图1所示车体I的上端与靠背板4内侧面上均可固定有软垫3,软垫3可以提高驾乘者的乘坐舒适度。
[0024]还可以包括安装于车体I上用于驱动转向轴15转动的手动转向装置,以方便驾乘者在腿部不方便时利用手可以调整行走方向。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其手动转向装置可以为如下结构包括竖直转动固定于车体I上的转向杆2、固定于转向杆2上端的调速把手
17、固定于转向杆2下端的链轮V24、转动安装于车体I下方且与转向轴15沿X轴方向水平布置的转轴9、安装于转轴9下方的链轮I 10跟链轮II 11以及固定于转向轴15上的链轮III 14,链轮I 10与链轮V 24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链轮II 11与链轮III 14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手握调速把手17用力可以驱动转向杆2转动,转向杆2转动驱动链轮V 24转动,V 24转动通过链条驱动链轮I 10转动继而驱动链轮II 11转动,链轮II 11转动通过链条驱动链轮III 14转动,从而实现转向轴15转动驱动前车轮13偏转实现转向。从而实现在不利用脚的情况下利用手也可以改变本电动马扎的行驶方向。
[0025]如附图3所示调速把手17中设置有滑槽,滑块20滑动设置于滑槽中,滑槽的底部安装有磁扣I 18,滑块20的后端安装有磁扣II 19,滑块20的前端固定有连杆21,连杆21的头端固定有固定把手23,滑槽的开口端设置有卡头22,卡头22的内径小于滑块20的外径。不使用手动转向装置驱动转向时,可以将固定把手23向内推动,直至磁扣I 18和磁扣II 19相互吸合,使滑块20固定在滑槽中,此时不占用空间,方便驾乘者上下车以及活动。需要使用手动转向装置驱动转向时,可以将固定把手23向外拉动,通过连杆21拉动滑块20直至其克服磁吸力,将固定把手23拉出,此时可以通过双手分别握住调速把手17以及固定把手23实现双手转向。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马扎,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I)、通过后轮轴(7)可转动安装于车体(I)下方后端的两个后车轮(8)、安装于车体(I)内的用于驱动后车轮转动的电机(6)以及蓄电池(5 )、转动安装于车体(I)前端的转向轴(15 )以及通过前轮轴(12 )转动固定于转向轴(15 )下端的前车轮(13),所述转向轴(15)的上方水平安装有两个脚踏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车体(I)上用于驱动转向轴(15 )转动的手动转向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16)倾斜固定于转向轴(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脚踏板(16)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曲柄(25 )上,所述两个曲柄(25 )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于转向轴(15 )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动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I)上固定有软垫(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转向装置包括竖直转动固定于车体(I)上的转向杆(2)、固定于转向杆(2)上端的调速把手(17)、固定于转向杆(2)下端的链轮V (24)、转动安装于车体(I)下方且与转向轴(15)沿X轴方向水平布置的转轴(9)、安装于转轴(9)下方的链轮I (10)跟链轮II (11)以及固定于转向轴(15)上的链轮III(14),所述链轮I (10)与链轮V (24)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链轮II (11)与链轮III(14)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把手(17)中设置有滑槽,滑块(20)滑动设置于滑槽中,所述滑槽的底部安装有磁扣I (18),所述滑块(20)的后端安装有磁扣II (19),所述滑块(20)的前端固定有连杆(21),所述连杆(21)的头端固定有固定把手(23),所述滑槽的开口端设置有卡头(22),所述卡头(22)的内径小于滑块(20)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I)后端上方固定有靠背板(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板(4)内侧面上固定有软垫(3)。
【文档编号】B62K5/003GK203567871SQ201320731230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发明者】赵文力 申请人:赵文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