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手扶拖拉机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8276发布日期:2018-12-14 23:28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手扶拖拉机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手扶拖拉机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手扶拖拉机是一种小型拖拉机,流行于中国乡镇的一种运输工具和农业机械。目前,手扶拖拉机在国内的使用数量达几百万之多,其转向手柄主要为前后拉动式。

现有技术的缺点:现有的转向手柄经长期磨损导致间隙增大,造成转向手柄下垂,扶把手和转向手柄之间的间隙加大,不仅操作人员做转向动作不方便,还会加大转向手柄的甩动幅度,操作人员在转向时,转向手柄的下垂还会容易磕碰到腿,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旋转式手扶拖拉机转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手扶拖拉机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把手,在扶把手上固定一个挡板,还在扶把手上套接一个槽轮,在槽轮和挡板之间配合连接一个弹簧,在挡板的下侧固定一个支架,在支架的一端配合连接一个定滑轮,在定滑轮和槽轮之间设置一个拉线,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槽轮上。

优选地,所述槽轮与所述扶把手转动配合,在所述槽轮上设置一个拨片。

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挡板,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槽轮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l字型结构,所述定滑轮与所述支架转动配合。

优选地,在所述扶把手的尾部套接一个防滑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各零件之间磨损较低,使用寿命长,有效地减少扶把手的空间占用,转向时能够避免磕碰到操作人员的腿,消除安全隐患,具有良好的经济以及市场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转式手扶拖拉机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把手1,在扶把手1上固定一个挡板2,挡板2为环形空心圆板,还在扶把手1上套接一个槽轮3,所述槽轮3在所述扶把手1上转动,在所述槽轮3上设置一个拨片4,在槽轮3和挡板2之间配合连接一个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挡板2,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槽轮3上,拨动拨片4,槽轮3相对挡板2转动,松开拨片4时,槽轮3在弹簧5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在挡板2的下侧固定一个支架6,所述支架6为l字型结构,在支架6的一端配合连接一个定滑轮7,定滑轮7用以改变拉线的方向,所述定滑轮7在所述支架6上转动,在定滑轮7和槽轮3之间设置一个拉线8,拉线8的一端固定在槽轮3上,拉线8的另一端与转向拉杆配合连接。

在所述扶把手1的尾部套接一个防滑套9,防滑套9的安装既可以保护操作人员的手,还可以防滑。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手扶拖拉机向左转向时,操作人员用手拨动左侧扶把手1上的拨片4,拨片4依次带动槽轮3转动、拉线8拉紧,最终带动转向拉杆,完成左转弯的动作;手扶拖拉机向右转向时,拨动右侧扶把手1上的拨片4即可。

转向完成后,松开拨片4,弹簧5将拨片4恢复原位,终止转向动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手扶拖拉机转向装置,包括扶把手,在扶把手上固定一个挡板,还在扶把手上套接一个槽轮,在槽轮和挡板之间配合连接一个弹簧,在挡板的下侧固定一个支架,在支架的一端配合连接一个定滑轮,在定滑轮和槽轮之间设置一个拉线,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槽轮上。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结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有效地减少扶把手的空间占用,转向时能够避免磕碰到操作人员的腿。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蚌埠市淮民稻田养虾农民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8.08.28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