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9345发布日期:2020-04-24 22:2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地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地板。



背景技术: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各汽车厂家为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在控制设计成本最低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车身结构以达到最佳的整车nvh性能。车身前地板直接影响乘客对车身振动噪声的主观感受,其振动噪声传递函数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车身前地板刚度的不足容易引起车身振动、轰鸣现象,使整车乘坐舒适性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人的主观感受。

以往地板结构一般依工程设计人员经验进行设计,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使地板刚度不足,易导致车身地板抖动、轰鸣现象,且直到样车调校才暴露出来,使设计成本大幅提升并延长产品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刚度强、噪音少的汽车前地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前地板,包括中央凸起的隧道梁,所述隧道梁的两侧为对称设计的降噪区,所述降噪区,包括:位于后端靠近所述隧道梁的两侧的l形凸起结构、位于后端远离所述隧道梁两侧的环形阵列方形凹陷结构;

所述l形凸起结构在转角处圆弧过度,整个凸起结构框住一长方形开孔;

所述环形阵列方形凹陷结构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形开孔;所述环形阵列方形凹陷结构共5个方形凹槽,沿所述圆形开孔中心轴对称分布;

所述隧道梁前部凸起高度大于后部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梁前部横向阵列6道几字形凹陷结构,沿所述隧道梁横向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区,还包括:位于中部远离所述隧道梁两侧的十字形凹陷沉槽结构;所述十字形凹陷沉槽结构,包括:第一沉槽、第一“十”字形凹陷、圆孔;所述第一“十”字形凹陷设在整个的所述第一沉槽内,且十字交叉处为所述圆孔,该圆孔为工艺漏液孔。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区,还包括:位于前端远离所述隧道梁两侧的十字形凹陷阶梯沉孔结构;所述十字形凹陷阶梯沉孔结构,包括:第二沉槽、第二“十”字形凹陷、两沉孔;所述第二沉槽为两不同凹陷深度的阶梯状沉槽;所述第二沉槽底部开设两个所述沉孔;所述第二“十”字形凹陷贯穿整个所述第二沉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经验基础上,通过形貌优化分析进行结构设计,进而提出一种的汽车前地板的新型结构。在综合考虑性能、成本、工艺的基础上,给出现有结构框架下前地板的最优设计,有效增加前地板局部刚度,并提升前地板局部模态,进而降低前地板振动及结构辐射噪声水平,提升整车nvh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前地板和现有汽车前地板的分析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前地板,其结构具体实施为:将前地板本体中部大幅度凸起形成中央隧道梁1,增加前地板局部刚度,在中央隧道梁1上设计六道横向阵列几字形凹陷结构2,沿中央隧道梁1横向排列。中央隧道梁1面积大,易引起局部模态,且一般会有排气挂钩安置在其下面,易被从排气挂钩传递过来的振动激励引起结构辐射噪声。因此,在该处设计六道几字形凹陷结构2作为加强筋,从中央隧道梁1的顶面往两侧立面延伸至前地板本体较平部位,有效增加中央隧道梁1该处局部刚度,降低钣金结构辐射噪声,改善排气挂钩振动噪声传递路径。中央隧道梁1前部凸起幅度明显达100mm以上,往后延伸至二排乘员脚步空间凸起幅度快速下降至50mm以下,其它部位较平向外延展至两侧折起与门槛梁焊接。中央隧道梁1大幅度凸起增加地板刚度,后段凸起幅度降低以确保覆盖地毯后二排乘客脚步踩踏平面平整。中央隧道梁1下一般安装排气系统挂钩,因此通过提升隧道梁刚度可有效改善从排气挂钩上传递过来的振动。

在前地板后端靠近中央隧道梁1两侧设计l形凸起结构3,并沿车辆xoz平面对称分布,以增加前地板该处局部刚度抑制其振动及结构辐射噪声。l形凸起结构3在转角处圆弧过度,整个凸起结构框住一长方形开孔4,另外两边分别由隧道梁1凸起部分及前地板后端与直立钣焊接部位框住,因此有效提升该处局部模态,降低动力总成及道路载荷激励引起的该处振动及结构辐射噪声。

在前地板后端远离中央隧道梁1两侧设计环形阵列方形凹陷结构5,且沿车辆xoz平面对称分布,以增加该处圆锥面钣金局部刚度提升其局部模态。环形阵列方形凹陷结构5在圆锥面共五个方形凹陷,绕圆孔6中心轴对称分布。采用奇数个方形凹陷有利于抑制对称模态,进一步提升局部刚度,抑制该处振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前地板中部两侧布置十字形凹陷沉槽结构7,且沿车辆xoz平面对称分布,该十字形凹陷沉槽结构7贯穿整个沉槽,且十字交叉处为工艺漏液孔8,以增加该处局部刚度,提升该处局部模态,提高该处大面积钣金面局部刚度。该处钣金面积大且位于一排座椅下方,如果刚度偏低,易被动力总成及道路载荷激励引起结构辐射噪声。因此,通过设计沉槽并在沉槽面设计贯穿沉槽面的十字加强筋,提升该处局部刚度,进而降低该处钣金结构辐射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在前地板前端两侧布置十字形凹陷阶梯沉孔结构9,并沿车辆xoz平面对称分布,提升一排乘客脚踏处钣金局部刚度以降低其振动。该十字形凹陷阶梯沉孔结构9面积大,另有两个较大面积的开孔10。因此,采用两层冲压结构,形成凹陷深度不同的小面积钣金面层,以增强该处局部刚度。另外,布置十字形加强筋贯穿两层冲压结构,进一步提升该处局部刚度以降低其振动及结构辐射噪声。

本实用新型是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经验基础上,通过形貌优化分析进行结构设计,进而提出一种的汽车前地板的新型结构。在综合考虑性能、成本、工艺的基础上,给出现有结构框架下前地板的最优设计,有效增加前地板局部刚度,并提升前地板局部模态,进而降低前地板振动及结构辐射噪声水平,提升整车nvh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形貌优化分析的新型前地板结构,可有效解决由于前地板刚度不足引起的振动、轰鸣现象,大幅提升汽车乘坐舒适性。

取形貌优化并规范化后地板起筋模型进一步验算地板振动传递函数,对比原况传递函数,优化效果明显,如图3所示,其中实线代表优化前,虚线代表本实用新型。相比较原况振动传递函数,优化后,77hz峰值下降9.7%,111hz峰值后移至126hz,下降44.1%,地板振动峰值下降明显。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前地板,包括中央凸起的隧道梁,所述隧道梁的两侧为对称设计的降噪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区,包括:位于后端靠近所述隧道梁的两侧的l形凸起结构、位于后端远离所述隧道梁两侧的环形阵列方形凹陷结构;

所述l形凸起结构在转角处圆弧过度,整个凸起结构框住一长方形开孔;

所述环形阵列方形凹陷结构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形开孔;所述环形阵列方形凹陷结构共5个方形凹槽,沿所述圆形开孔中心轴对称分布;

所述隧道梁前部凸起高度大于后部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梁前部横向阵列6道几字形凹陷结构,沿所述隧道梁横向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区,还包括:位于中部远离所述隧道梁两侧的十字形凹陷沉槽结构;所述十字形凹陷沉槽结构,包括:第一沉槽、第一“十”字形凹陷、圆孔;所述第一“十”字形凹陷设在整个的所述第一沉槽内,且十字交叉处为所述圆孔,该圆孔为工艺漏液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区,还包括:位于前端远离所述隧道梁两侧的十字形凹陷阶梯沉孔结构;所述十字形凹陷阶梯沉孔结构,包括:第二沉槽、第二“十”字形凹陷、两沉孔;所述第二沉槽为两不同凹陷深度的阶梯状沉槽;所述第二沉槽底部开设两个所述沉孔;所述第二“十”字形凹陷贯穿整个所述第二沉槽。


技术总结
一种汽车前地板,包括中央凸起的隧道梁,所述隧道梁的两侧为对称设计的降噪区,所述降噪区,包括:位于后端靠近所述隧道梁的两侧的L形凸起结构、位于后端远离所述隧道梁两侧的环形阵列方形凹陷结构;所述L形凸起结构在转角处圆弧过度,整个起筋结构框住一长方形开孔;所述环形阵列方形凹陷结构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形开孔;所述环形阵列方形凹陷结构共5个方形凹槽,沿所述圆形开孔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隧道梁前部凸起高度大于后部高度。本实用新型在综合考虑性能、成本、工艺的基础上,给出现有结构框架下前地板的最优设计,有效增加前地板局部刚度,并提升前地板局部模态,进而降低前地板振动及结构辐射噪声水平,提升整车NVH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清;张相坤;蒋延国;张延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3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