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转向儿童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1420发布日期:2021-10-09 15:1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重力转向儿童三轮车。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童车转向大多是车把手连接车杆,车杆下端是前叉,前叉连接穿过车轮的车轮轴,转向时,转动车把手,车把手带动车杆,车杆带动车轮轴和车轮,从而实现转向。
3.但是上述童车大多是只有一个前轮,儿童平衡力较差,转向的前轮只有一个不利于转向时童车的平衡,容易造成儿童在转向过程中摔跤,故而针对上述问题,将童车的一个前轮改为双轮的,提高转向时童车的平衡性。
4.现有技术中,双前轮的童车其两个前轮需要受同样的力,才能使得双前轮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因此目前都是通过一根前轮轴连接两个前轮,通过前轮轴带动两个前轮一同运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车把手与车杆外部的车杆套的接触面不平行于地面,导致与车杆相连的前轮轴所在的平面无法与地面保持平行,从而影响前轮的转向,进而影响童车的使用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能有效保持童车平衡,提升其使用安全性的一种重力转向儿童三轮车。
6.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重力转向儿童三轮车,其包括车架,车架的中部安装有座椅,车架的前部安装有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的前端铰接安装有摇摆架,摇摆架向前突出设置,摇摆架的底部设置有转向孔,一转向架通过其中部的铰接轴可转动式安装在该转向孔内,转向架上设置有限位柱置入摇摆架上的限位槽内,限位槽两端与限位柱两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推动转向架始终处于中位状态,所述的转向架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前轮;所述的车架的尾部安装有尾架,尾架与车架之间通过转动座连接,尾架与车架之间可轴向旋转一定夹角,所述的尾架尾端安装后轮。
7.所述的转向架中部设置旋转座,铰接轴设于该旋转座的中心点上,所述的限位柱对称分布在该旋转座上。
8.所述的摇摆架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座,旋转座与该定位座作同轴配合,旋转座位于该定位座内转动。
9.所述的转动座包括固定在车架尾部的固定管,固定管上设置有定位槽,还包括设置在尾架上的外套管及内插管,外套管与内插管之间设有活动区,所述的固定管安装在该活动区内,固定螺丝穿过外套管上的安装孔后,穿过定位槽与内插管上的定位孔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前轮使用双轮设置,有利于保持车辆的稳定性,从而提升童车的安全性。3、前轮所在前轮轴转向与地面平行,使得前轮中心始终与地面保持同一高度转动,从而促进童车转向顺利,童车使用
安全性高。4、利用重力迫使前轮轴发生偏转实现转向,与传统的拉杆式转向结构相比,其结构更加简单可靠,有效保证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1.图1、2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12.图3、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装配图。
13.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1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车架与尾架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重力转向儿童三轮车,其包括车架1,车架1的中部安装有座椅2,车架1的前部安装有车把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的前端铰接安装有摇摆架4,摇摆架4向前突出设置,摇摆架4的底部设置有转向孔5,一转向架6通过其中部的铰接轴7可转动式安装在该转向孔5内,转向架6上设置有限位柱8置入摇摆架4上的限位槽9内,限位槽9两端与限位柱8两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推动转向架6始终处于中位状态,所述的转向架6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前轮11;所述的车架1的尾部安装有尾架12,尾架12与车架1之间通过转动座连接,尾架12与车架1之间可轴向旋转一定夹角,所述的尾架12尾端安装后轮13。
16.所述的转向架6中部设置旋转座14,铰接轴7设于该旋转座14的中心点上,所述的限位柱8对称分布在该旋转座14上。
17.所述的摇摆架4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座15,旋转座14与该定位座15作同轴配合,旋转座14位于该定位座15内转动。
18.所述的转动座包括固定在车架1尾部的固定管16,固定管16上设置有定位槽17,还包括设置在尾架12上的外套管18及内插管19,外套管18与内插管19之间设有活动区20,所述的固定管16安装在该活动区20内,固定螺丝穿过外套管18上的安装孔后,穿过定位槽17与内插管19上的定位孔连接。
19.工作原理:本案中的童车采用前双轮,后单轮的倒三轮结构,由于前轮为转向轮,使用双轮后,其转向时单侧的前轮具有更好的支撑性,从而提升其转向稳定性,提升童车的安全性。
20.当用户需要转向时,向需要转向的一侧倾倒车架,重力迫使转向一侧的前轮受力增大,从而提升了其与地面的摩擦力,迫使该侧的前轮速度低于另外一侧的速度,利用速度差使得转向架通过铰接轴围绕摇摆架的转向孔发生偏转,最终实现转向。同理,为了保持后轮在转向时其与地面的接触稳定性,本案中在尾架12与车架1之间通过转动座连接,尾架12与车架1之间可轴向旋转一定夹角。其中所述的转动座包括固定在车架1尾部的固定管16,固定管16上设置有定位槽17,还包括设置在尾架12上的外套管18及内插管19,外套管18与内插管19之间设有活动区20,所述的固定管16安装在该活动区20内,固定螺丝穿过外套管18上的安装孔后,穿过定位槽17与内插管19上的定位孔连接。定位槽呈长腰型,因此其长度即可为车架的转动最大角度。
21.进一步地:为了限制转向架的摆动角度,本案中的转向架6上设置有限位柱8置入
摇摆架4上的限位槽9内。因此转向架转动时的角度即可受到限位槽的限制,避免其转动角度过大发生翻车等现象。另外,限位槽9两端与限位柱8两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推动转向架6始终处于中位状态,当童车转向完成后,车架复位,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迫使转向架复位,达到直线行走的目的。
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力转向儿童三轮车,其包括车架(1),车架(1)的中部安装有座椅(2),车架(1)的前部安装有车把(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的前端铰接安装有摇摆架(4),摇摆架(4)向前突出设置,摇摆架(4)的底部设置有转向孔(5),一转向架(6)通过其中部的铰接轴(7)可转动式安装在该转向孔(5)内,转向架(6)上设置有限位柱(8)置入摇摆架(4)上的限位槽(9)内,限位槽(9)两端与限位柱(8)两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推动转向架(6)始终处于中位状态,所述的转向架(6)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前轮(11);所述的车架(1)的尾部安装有尾架(12),尾架(12)与车架(1)之间通过转动座连接,尾架(12)与车架(1)之间可轴向旋转一定夹角,所述的尾架(12)尾端安装后轮(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转向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架(6)中部设置旋转座(14),铰接轴(7)设于该旋转座(14)的中心点上,所述的限位柱(8)对称分布在该旋转座(1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力转向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摆架(4)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座(15),旋转座(14)与该定位座(15)作同轴配合,旋转座(14)位于该定位座(15)内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转向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座包括固定在车架(1)尾部的固定管(16),固定管(16)上设置有定位槽(17),还包括设置在尾架(12)上的外套管(18)及内插管(19),外套管(18)与内插管(19)之间设有活动区(20),所述的固定管(16)安装在该活动区(20)内,固定螺丝穿过外套管(18)上的安装孔后,穿过定位槽(17)与内插管(19)上的定位孔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重力转向儿童三轮车,其包括车架,车架的中部安装有座椅,车架的前部安装有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的前端铰接安装有摇摆架,摇摆架向前突出设置,摇摆架的底部设置有转向孔,一转向架通过其中部的铰接轴可转动式安装在该转向孔内,转向架上设置有限位柱置入摇摆架上的限位槽内,限位槽两端与限位柱两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推动转向架始终处于中位状态,所述的转向架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前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前轮所在前轮轴转向与地面平行,使得前轮中心始终与地面保持同一高度转动,从而促进童车转向顺利,童车使用安全性高。使用安全性高。使用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叶礼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顺德小将军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5
技术公布日:202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