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1676发布日期:2021-08-20 16:4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



背景技术:

agv小车是一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的设备,现有的agv小车通常通过载板来运输物料,实现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流转。

但是,现有的用于载板过渡的载板架无法根据装载零件尺寸的变化而变化,造成其对可装载零件的尺寸和重量均较小,适应性低。

因此,如何提高载板架的承载量,以及适用尺寸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实现的目的是使载板架能够适应各种规格大小的agv车以及相应的载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包括对称设置于agv小车行进方向两侧的提升装置。

两个所述提升装置之间的间距与所述agv小车搭载的载板相匹配;

每一所述提升装置均包括两个提升点位;两个所述提升装置的四个所述提升点位分别对应所述载板的四个角的位置布置;

每个所述提升点位均设有相应的提升机构,且两个所述提升装置的四个所述提升机构之间联动控制。

优选的,每一所述提升机构均包括驱动电机、提升丝杆、导轨和滑块;

所述导轨和所述提升丝杆均竖直设置,并分别与所述滑块连接;

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之间呈移动副连接,能够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滑块与所述提升丝杆之间呈螺纹连接,能够根据所述丝杆的转动沿所述提升丝杆的旋转轴往复移动;

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提升丝杆旋转。

更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数量为2个或者4个。

更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所述提升丝杆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设有编码器;

所述驱动电机根据所述编码器反馈的所述提升丝杆的旋转角度,控制所述提升丝杆的旋转。

更优选的,所述提升丝杆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所述导轨;

每一所述导轨均与所述滑块通过直线轴承形成所述移动副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提升丝杆之间设有变速箱。

更优选的,所述变速箱为蜗轮蜗杆变速箱或者伞齿轮组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称设置于agv小车行进方向两侧的提升装置实现载板的提升,提升装置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零件的大小长度做出调整,能够适应各种规格大小的agv小车。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包括对称设置于agv小车行进方向两侧的提升装置1。

两个提升装置1之间的间距与agv小车搭载的载板相匹配;

每一提升装置1均包括两个提升点位2;两个提升装置1的四个提升点位2分别对应载板的四个角的位置布置;

每个提升点位2均设有相应的提升机构3,且两个提升装置1的四个提升机构3之间联动控制。

优选的,每一提升机构3均包括驱动电机4、提升丝杆5、导轨6和滑块7;

导轨6和提升丝杆5均竖直设置,并分别与滑块7连接;

滑块7与导轨6之间呈移动副连接,能够沿导轨6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滑块7与提升丝杆5之间呈螺纹连接,能够根据丝杆的转动沿提升丝杆5的旋转轴往复移动;

驱动电机4用于驱动提升丝杆5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称设置于agv小车行进方向两侧的提升装置实现载板的提升,提升装置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零件的大小长度做出调整,能够适应各种规格大小的agv小车。

在某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4的数量为2个或者4个。

如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4为伺服电机;

提升丝杆5一端与驱动电机4连接,另一端设有编码器8;

驱动电机4根据编码器8反馈的提升丝杆5的旋转角度,控制提升丝杆5的旋转。

在某些实施例中,提升丝杆5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导轨6;

每一导轨6均与滑块7通过直线轴承9形成移动副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4和提升丝杆5之间设有变速箱10。

在某些实施例中,变速箱10为蜗轮蜗杆变速箱或者伞齿轮组变速箱。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于agv小车行进方向两侧的提升装置(1);

两个所述提升装置(1)之间的间距与所述agv小车搭载的载板相匹配;

每一所述提升装置(1)均包括两个提升点位(2);两个所述提升装置(1)的四个所述提升点位(2)分别对应所述载板的四个角的位置布置;

每个所述提升点位(2)均设有相应的提升机构(3),且两个所述提升装置(1)的四个所述提升机构(3)之间联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提升机构(3)均包括驱动电机(4)、提升丝杆(5)、导轨(6)和滑块(7);

所述导轨(6)和所述提升丝杆(5)均竖直设置,并分别与所述滑块(7)连接;

所述滑块(7)与所述导轨(6)之间呈移动副连接,能够沿所述导轨(6)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滑块(7)与所述提升丝杆(5)之间呈螺纹连接,能够根据所述丝杆的转动沿所述提升丝杆(5)的旋转轴往复移动;

所述驱动电机(4)用于驱动所述提升丝杆(5)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4)的数量为2个或者4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4)为伺服电机;

所述提升丝杆(5)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4)连接,另一端设有编码器(8);

所述驱动电机(4)根据所述编码器(8)反馈的所述提升丝杆(5)的旋转角度,控制所述提升丝杆(5)的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丝杆(5)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所述导轨(6);

每一所述导轨(6)均与所述滑块(7)通过直线轴承(9)形成所述移动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4)和所述提升丝杆(5)之间设有变速箱(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10)为蜗轮蜗杆变速箱或者伞齿轮组变速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AGV小车的分立式载板架,包括对称设置于AGV小车行进方向两侧的提升装置;两个所述提升装置之间的间距与所述AGV小车搭载的载板相匹配;每一所述提升装置均包括两个提升点位;两个所述提升装置的四个所述提升点位分别对应所述载板的四个角的位置布置;每个所述提升点位均设有相应的提升机构,且两个所述提升装置的四个所述提升机构之间联动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称设置于AGV小车行进方向两侧的提升装置实现载板的提升,提升装置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零件的大小长度做出调整,能够适应各种规格大小的AGV小车。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鸣;祝晓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临世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0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