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4182发布日期:2021-11-06 03:5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陆用滑行车,尤其涉及陆用滑行车的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2.陆用滑行车是用于在陆地上滑行的,依靠人力的行走装置。在中国专利中cn112078709a中公开了一种陆用滑行车的换向机构,并具体公开了:包括前换向组件和后换向组件,所述前换向组件连接车架与前轴,所述后换向组件连接车架与后轴,包括连接纵梁,所述连接纵梁分别与所述前换向组件和后换向组件连接。所述前换向机构或后换向机构包括与所述车架连接的固定板以及与所述前轴或后轴中部连接的连接板,还包括两个竖向连接杆,两个竖向连接杆的头部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两端连接,两个竖向连接杆的尾部分别与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端连接;位于前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位于后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连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铰接;或者位于前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连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铰接,位于后端的竖向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尾部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3.上述专利中的换向机构虽然可依靠人体偏转实现转向,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换向机构在换向是需要依靠比较大的力,比较费力,需要人体偏转角度较大,存在一定的使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省力的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设置的:一种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架前端的辅助转向杆,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尾部与车架铰接,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头部设置有把手,所述辅助转向杆可沿前后转动。采用上述装置,在转向时,操作者手持辅助转向杆,在身体偏转时依靠辅助转向杆与车架的连接,可帮助转向,达到了省力的效果。
6.为进一步便于回位,所述车架上固定设置有左右两个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之间设置有安装铰杆,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尾部套设在所述安装铰杆上,且在左侧的安装支耳与所述辅助转向杆之间以及右侧的安装支耳与所述辅助转向杆之间分别设置有扭簧。
7.为进一步适应不同身高的操作者,所述辅助转向杆为两节可调节式,包括与所述安装铰杆铰接的内杆和设置有把手的外杆。
8.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所述内内杆内部设置有限位装置。
9.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为限位绳,所述限位绳环形缠绕在所述内杆上且一端与内杆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外杆内顶部连接,所述限位绳的长度不超过所述内杆加外杆的长度。
10.优选的,所述辅助转向杆为三节可调节式结构,包括与所述安装铰杆铰接的内杆、设置有把手的外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内杆外、外杆内的中间杆。
11.优选的,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头部设置有启动拉索。
12.为进一步实现多功能性,所述车架的前端还设置有向斜前方伸出的启动杆,所述启动杆端部设置有滑轮,所述启动拉索经过滑轮后与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头部连接。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通过辅助转向杆配合人体实现滑行车的转向,能够使得转向更加省力,可靠。且本实用新型中的辅助转向杆与启动拉索配合,通过前后拉放辅助转向杆还实现了滑行车的前进,达到了多种功能集成为一体,简单可靠。且辅助杆的扭簧和前轮拉盘上的发条弹簧的力是相反的,在拉动辅助杆时拉盘上的发条弹簧是在收紧,辅助杆下的纽簧在放松,把辅助杆送回去时,扭簧是收紧的,拉盘上的发条弹簧在放松也就是在收绳。一个收一个放相互制约互相抵消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中陆用滑行车的轴测图;
16.图2为图1的剖视图;
17.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其中所述陆用滑行车一般包括车架、车架上的座椅,车架下的车轮结构。所述辅助转向杆设置在车架上且位于车架前端,包括设置在车架1前端的辅助转向杆2,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尾部与车架铰接,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头部设置有把手3,所述辅助转向杆可沿前后转动。其中,所述车架上固定设置有左右两个安装支耳4,所述安装支耳设置在车架的前横梁的内侧且向后伸出,两个安装支耳4之间设置有安装铰杆5,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尾部活动套设在所述安装铰杆上,且在左侧的安装支耳与所述辅助转向杆之间以及右侧的安装支耳与所述辅助转向杆之间分别设置有扭簧6,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安装铰杆上。
20.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辅助转向杆为两节可调节式,包括与所述安装铰杆铰接的内杆21和设置有把手的外杆22。且所述内内杆内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限位装置为限位绳7,所述限位绳环形缠绕在所述内杆上且一端与内杆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外杆内顶部连接,所述限位绳的长度不超过所述内杆加外杆的长度。
21.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头部设置有启动拉索8,所述启动拉索另一端与前车轮11上的启动盘连接。所述车架的前端还设置有向斜前方伸出的启动杆9,所述启动杆端部设置有滑轮10,所述启动拉索经过滑轮后与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头部连接。
22.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辅助转向杆为三节可调节式结构,包括与所述安装铰杆铰接的内杆、设置有把手的外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内杆外、外杆内的中间杆。所述限位绳依然环形缠绕在所述内杆和中间杆上且一端与内杆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外杆内顶部连接,所述限位绳的长度不超过所述内杆、中间杆和外杆的长度之和。
23.采用本实施例的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通过前后拉放所述辅助转向杆使得所述拉索拉前车轮上的拉盘实现滑行车的前进,而当需要转向时,需依靠人体的偏转达到转向的目的。并且,转向时可手持所述辅助转向杆在身体偏转时控制转向杆同时用力,达到辅助转向的效果,使得转向更加省力和可靠。且本实施例中的辅助转向杆与启动拉索配合,通过前后拉放辅助转向杆还实现了滑行车的前进,达到了多种功能集成为一体,简单可靠。且辅助杆的扭簧和前轮拉盘上的发条弹簧的力是相反的,在拉动辅助杆时拉盘上的发条弹簧是在收紧,辅助杆下的纽簧在放松,把辅助杆送回去时,扭簧是收紧的,拉盘上的发条弹簧在放松也就是在收绳。一个收一个放相互制约互相抵消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架前端的辅助转向杆,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尾部与车架铰接,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头部设置有把手,所述辅助转向杆可沿前后转动:所述车架上固定设置有左右两个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之间设置有安装铰杆,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尾部套设在所述安装铰杆上,且在左侧的安装支耳与所述辅助转向杆之间以及右侧的安装支耳与所述辅助转向杆之间分别设置有扭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转向杆为两节可调节式,包括与所述安装铰杆铰接的内杆和设置有把手的外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内部设置有限位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为限位绳,所述限位绳环形缠绕在所述内杆上且一端与内杆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外杆内顶部连接,所述限位绳的长度不超过所述内杆加外杆的长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转向杆为三节可调节式结构,包括与所述安装铰杆铰接的内杆、设置有把手的外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内杆外、外杆内的中间杆。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头部设置有启动拉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前端还设置有向斜前方伸出的启动杆,所述启动杆端部设置有滑轮,所述启动拉索经过滑轮后与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头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陆用滑行车的辅助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架前端的辅助转向杆,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尾部与车架铰接,所述辅助转向杆的头部设置有把手,所述辅助转向杆可沿前后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向机构,转向可靠省力。转向可靠省力。转向可靠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田春林
技术研发日:2021.01.28
技术公布日:20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