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吊耳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6218发布日期:2021-11-18 11:3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吊耳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吊耳座。


背景技术:

2.重型货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安装位置和结构非常重要,一般位于变速器附近,此处有变速器,变速器悬置等设备。由于结构受限,将第二横梁装配在上述设备上方对车架布置不利,安装维护也不方便;将第二横梁安装在上述设备下方还要单独增加第二横梁与车架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复杂,装拆不便,结构较重,不利于整车轻量化。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吊耳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第二横梁的安装结构复杂、装拆不便、重量较大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
5.一种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吊耳座,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吊耳座下部的前侧面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吊耳座中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后侧面垂直,所述连接通孔的轴向与所述后侧面垂直,所述吊耳座上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吊耳座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凸台,左侧所述凸台的顶面与右侧所述凸台的顶面相互平行,所述凸台的顶面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的轴向与所述连接通孔的轴向垂直。
6.作为优化,所述连接通孔内还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7.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连接孔至少有2个,所述第二连接孔至少有2个,单个所述凸台上的螺孔至少有2个。
8.作为优化,所述吊耳座的中部设置有减重孔。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由于吊耳座能同时连接板簧吊耳、第二横梁和车架纵梁,不仅简化安装结构,还使整个结构紧凑,装拆方便,降低了结构重量。
附图说明
10.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吊耳座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第二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 1、连接通孔;2、连接板;3、第一连接孔;4、第二连接孔;5、凸台;6、螺孔;7、衬套;8、减重孔;1

1、车架纵梁;1

2、板簧吊耳;1

3、板簧;1

4、第二横梁;1

5、吊耳座;1

21、外侧板;1

22、内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如附图1所示的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吊耳座,所述吊耳座下部的前侧面上设置有连接通孔1,所述吊耳座中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与所述后侧面垂直,所述连接通孔1的轴向与所述后侧面垂直,所述吊耳座上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至少2个第一连接孔3,所述连接板2的上侧面上设置有至少2个第二连接孔4,所述吊耳座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凸台5,左侧所述凸台5的顶面与右侧所述凸台5的顶面相互平行,所述凸台5的顶面上设置有至少2个螺孔6,所述螺孔6的轴向与所述连接通孔1的轴向垂直。
17.为了使吊耳座的与板簧吊耳之间的连接具备一定的缓冲性能,所述连接通孔1内还设置有衬套7,所述衬套7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18.为了降低吊耳座的结构重量,所述吊耳座的中部设置有减重孔8。
19.如附图2所示的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安装结构,包括车架纵梁1

1、板簧吊耳1

2和板簧1

3,所述板簧吊耳1

2的下部与板簧1

3连接,板簧吊耳1

2的上部包括外侧板1

21和内侧板1

22,还包括第二横梁1

4和吊耳座1

5;
20.如附图3所示的所述第二横梁1

4端部的横断面为几字形结构,所述第二横梁1

4的顶面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横梁1

4的端面,与第二横梁1

4的顶面相邻的两个侧翼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吊耳座1

5连接的第一连接孔;
21.所述吊耳座1

5通过连接通孔与所述外侧板1

21和内侧板1

22螺栓连接,所述外侧板1

21设置在吊耳座1

5的外侧,所述内侧板设置在吊耳座1

5的内侧;所述吊耳座1

5设置在所述u形开口内,所述第二横梁1

4的两个侧翼面上的第一连接孔分别与吊耳座1

5左右两侧面上的螺纹孔位置相对,所述第二横梁1

4的两个侧翼面分别与吊耳座1

5的左右两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吊耳座1

5通过第二连接孔与所述车架纵梁1

1腹板螺栓连接,所述吊耳座1

5通过第三连接孔与所述车架纵梁1

1的下侧翼板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吊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座下部的前侧面上设置有连接通孔(1),所述吊耳座中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与所述后侧面垂直,所述连接通孔(1)的轴向与所述后侧面垂直,所述吊耳座上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所述连接板(2)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4),所述吊耳座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凸台(5),左侧所述凸台(5)的顶面与右侧所述凸台(5)的顶面相互平行,所述凸台(5)的顶面上设置有螺孔(6),所述螺孔(6)的轴向与所述连接通孔(1)的轴向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吊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1)内还设置有衬套(7),所述衬套(7)采用弹性材料制作。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吊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3)至少有2个,所述第二连接孔(4)至少有2个,单个所述凸台上的螺孔(6)至少有2个。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吊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座的中部设置有减重孔(8)。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吊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座的中部设置有减重孔(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汽车车架第二横梁的吊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座下部的前侧面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吊耳座中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后侧面垂直,所述连接通孔的轴向与所述后侧面垂直,所述吊耳座上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吊耳座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凸台,左侧所述凸台的顶面与右侧所述凸台的顶面相互平行,所述凸台的顶面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的轴向与所述连接通孔的轴向垂直。采用本吊耳座连接第二横梁、车架和板簧,结构简单、装拆方便、重量轻。轻。轻。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剑 米勇东 易成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4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