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6969发布日期:2021-12-18 10:2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拖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拖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平板拖车。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平板拖车需要具备良好的运载能力以满足厂区内频繁的跨区域转运作业,同时,平板拖车还需兼具良好的运载稳定性,并需要满足其结构自身的强度,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满足平板拖车自身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结构强度,且需要保证车体本身的适用性,以应对厂区内运载货物的多样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拖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拖车,包括:
5.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为矩形框架结构;
6.两个防滑垫板,两个所述防滑垫板沿着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对称固设于该车架本体上端面的两侧,并于两个防滑垫板之间形成有沿车架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间隙区;
7.多个的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于间隙区所在的车架本体内侧按预设排列方式分布;
8.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的加强筋之间形成有预设间距。
9.于所述车架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多个连接槽,多个所述连接槽内均分别拆卸式连接有一根预设高度的档杆。
10.所述档杆竖直分布。
11.所述间隙区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第一间隙区、第二间隙区、第三间隙区、第四间隙区和第五间隙区,其中,于所述第一间隙区、第三间隙区和第五间隙区内分布的加强筋沿着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于所述第二间隙区和第四间隙区内形成有横纵交错分布的加强筋。
12.所述车架本体的前端部安装有牵引杆。
13.所述车架本体中部区域的下方固设有底板,该底板与车架本体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连通间隙区,且该容置空间于车架本体的一侧形成有开口。
14.所述防滑垫板采用聚氨酯材质。
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平板拖车为框架结构,通过于间隙区按预设排列方式分布的加强筋提高车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保证了车体的轻量化,利于转运吊装;且通过形成的预设间距可实现人员的容纳,方便操作人员于车体内自由进出,并高效的完成车辆涂装等任务。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控制示意图。
17.图中:1车架本体、2防滑垫板、3间隙区、31第一间隙区、32第二间隙区、321纵向筋、322第一横向筋、33第三间隙区、331第二横向筋、34第四间隙区、35第五间隙区、4连接槽、5底板、6牵引杆、7档杆、8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9.请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板拖车,从结构上来说,通过框架结构的车架本体1设计并结合加强筋的分布设置,在减少了车辆自身重量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了车辆的承载能力,具体来说其结构如下:
20.车架本体1,所述车架本体1采用的矩形框架结构,可以理解的是,该种矩形框架结构可以由金属构件合围所形成,以起到作为车辆主体的作用,同时,在车架本体1的底部前、后方均设置有滚轮,以实现转运移动;
21.防滑垫板2,所述的防滑垫板2设置有两个,用于装配在车架本体1的上端面两侧,起到对承载货物的支撑作用,于实作中防滑垫板2可以采用聚氨酯材质,但不限于此,该种材质具有良好的结构韧性,同时耐磨防滑,在承载货物后可以有效的保证装载的稳定效果。需要指出的是,两个防滑垫板2分设于车架本体1上端面的两侧,并在中间区域形成有沿着车架本体1长度方向延伸的间隙区3,该间隙区3提供了装配空间和操作空间,用于人员的站位以及提供加强筋的安装空间;
22.多个的加强筋,这里采用的加强筋为金属材质但不限于此,用于实现对车架本体1的加固,同时可以根据其排布方式,在用料较少的情况下能有效的保证结构整体强度,具体的来说,多个加强筋于间隙区3所在的车架本体内侧按预设排列方式分布,间隙区3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第一间隙区31、第二间隙区32、第三间隙区33、第四间隙区34和第五间隙区35,其中,于所述第一间隙区31、第三间隙区33和第五间隙区35内分布的加强筋沿着车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于所述第二间隙区32和第四间隙区34内形成有横纵交错分布的加强筋,通过该种间隔式的加强筋排列分布方式能有效的减少其使用数量,达到轻量化的效果,同时保证车体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23.相邻两个的加强筋之间形成有预设间距,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间距可以提供供人自由出入的空间,以使得操作人员能进入车架本体1内部实现操作,例如涂装等。
24.于另一实施例中,在位于车架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连接槽4,该连接槽4可以采用方形管件,其上端开口,与之适配的是,该连接槽4用于档杆7的拆卸式插接,需要指出的是,档杆7的设置为车架本体1提供了于两侧的防护围挡,进一步的提高了货物装载后的转运稳定性,且该档杆7可实现便捷的拆卸,只需从连接槽4内拔出即可,无需其它固定或锁止结构,拆装方便。
25.为了有效的将档杆7收纳,于车架本体1中部区域的下方固设有底板5,该底板5与车架本体1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8,容置空间8连通间隙区,且该容置空间8于车架本体1的一侧形成有开口,这样一来,当档杆7取出后可统一通过开口收纳于容置空间8内,提高了该平板拖车的使用效率。
26.在位于车架本体1的前端还安装有牵引杆6,该牵引杆6的端部用于连接转运车辆等,以实现对车架本体1的驱动。
2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平板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为矩形框架结构;两个防滑垫板,两个所述防滑垫板沿着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对称固设于该车架本体上端面的两侧,并于两个防滑垫板之间形成有沿车架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间隙区;多个的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于间隙区所在的车架本体内侧按预设排列方式分布;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的加强筋之间形成有预设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拖车,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车架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多个连接槽,多个所述连接槽内均分别拆卸式连接有一根预设高度的档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板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档杆竖直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区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第一间隙区、第二间隙区、第三间隙区、第四间隙区和第五间隙区,其中,于所述第一间隙区、第三间隙区和第五间隙区内分布的加强筋沿着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于所述第二间隙区和第四间隙区内形成有横纵交错分布的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的前端部安装有牵引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中部区域的下方固设有底板,该底板与车架本体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连通间隙区,且该容置空间于车架本体的一侧形成有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板采用聚氨酯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拖车,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为矩形框架结构;两个防滑垫板,两个所述防滑垫板沿着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对称固设于该车架本体上端面的两侧,并于两个防滑垫板之间形成有沿车架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间隙区;多个的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于间隙区所在的车架本体内侧按预设排列方式分布;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的加强筋之间形成有预设间距。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平板拖车为框架结构,通过于间隙区按预设排列方式分布的加强筋提高车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保证了车体的轻量化,利于转运吊装;且通过形成的预设间距可实现人员的容纳,方便操作人员于车体内自由进出,并高效的完成车辆涂装等任务。并高效的完成车辆涂装等任务。并高效的完成车辆涂装等任务。


技术研发人员:邵磊 谢月斌 高利华 姜文东 杨德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牵引车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4
技术公布日:2021/1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