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主开关锁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506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主开关锁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组。
目前摩托车使用过程中,开启座垫锁的机率相当高,而传统所见的座垫锁与摩托车主开关锁虽可以同一钥匙分别开启,但以往的操作过程,若欲开启座垫锁时,须先将主开关锁关闭,而后拔出钥匙,再将钥匙插入座垫锁处旋动,方可将座垫锁开启,此反覆操作十分麻烦,且易因经常性的旋动,而导致钥匙歪斜。因此便有人设计出一种于主开关锁处即可开启座垫锁的设计,如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二三五五八八号「速克达摩托车主开关机构的改良」,该结构是利用连动构件的设置,于钥匙插掣于主开关锁处而往特定方向旋动时,即可利用连动,使座垫锁开启,因此欲开启座垫锁时,完全无须将钥匙自主开关锁处拔起,仅须旋转动作,即可开启座垫锁;但在实际使用上述结构时发现,该结构是在通电状态下即可开启座垫锁,而对于油箱非设置于座垫底部的摩托车来说,尚无困扰存在,但对于油箱设置于座垫底部的摩托车而言,在通电状态下即同时将座垫、油箱开启,此即有安全上的顾虑。因此为解决此问题,本设计者曾设计出一总开关锁,该总开关锁是如台湾新型专利第八四二一五二七八号「改良型摩托车总开关锁」,其结构是在总开关锁的锁闩开启与锁闩关闭之间设有一座垫锁开启区,当钥匙旋至此处时,即利用锁仁带动驱动凸轮旋转,利用驱动凸轮上的凸杆带动一与座垫锁连动的拉臂,使座垫锁呈开启状态,借此可避免在通电状态下,直接开启座垫锁,而提供一安全性的设计。但所述结构,是针对油箱设置在座垫底端的摩托车而设计,而对油箱与座垫分开设置的摩托车而言,该结构即为多余,此种油箱与座垫分开设置的摩托车,反而需要一种在各种状态下,均可快速地开启座垫锁或油箱锁的结构,如在通电状态下,即可直接关闭电源并将油箱锁开启,以利于加油,或在通电状态下即可开启座垫锁,或在闭电状态下即可开启座垫锁,借此方能提供一便利性的设计;而事实上欲达到上述目的的结构,目前已可见到,如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三0二八六六号「摩托车主开关锁控制座垫及油箱锁的机构」,其是在主开关锁容置锁心的锁座前端设置二按钮,另在锁座内设有一转体,转体连接一连动元件相连座垫开关锁,在通电状态或于闭电状态,但尚未锁定时,即可直接以按掣按钮的方式,将座垫开关锁开启,另在锁心通电状态时,朝反向旋转即可将电源关闭,再旋转时即可将油箱锁开启,故能利用整体构件的设计,达到上述各目的。然而所述的结构虽然构想极佳,但在实际操作上,却不如预期的好,因其构件是由二组分离的构件组成,一是主开关锁锁心处的传动构件,另一为按钮处的传动构件,因此在制造时,便须顾及二构件间的相关位置及相对的动作是否会产生干涉,且其操作时,除了旋动钥匙至适当处外,更须再利用按压按钮的方式使座垫锁开启,二种不同的操作方式,并无法给人确实便利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组,使操作者仅须利用旋动钥匙的动作,即可达到不同的操作状态,即可确实提供一便利性的设计,且单一连动构件的设计,更能使连动的精确度提高,而使主开关锁除了具备各种操作使用状态外,更能确实具备便利及构件简化、作动确实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组,它具有一本体,本体前端配合锁固一锁头盖,而于锁头盖前端为装饰板,锁头盖与本体间设有扭力弹簧及锁心,锁心后端周缘形成翼片,并于扭力弹簧的作动端处合设置一上拉片,上拉片另端以钢索与座垫锁连动,其特征在于在本体后端设有驱动凸轮、定位座、弹簧及旋环,驱动凸轮可在本体内旋转,旋转至适当角度并可限位,在驱动凸轮前端延伸一作动杆,作动杆穿过本体,而位于扭力弹簧的作动端处,驱动凸轮前端形成二作动区间,二作动区间内各形成挡块,第一作动区间的第一挡块与第二作动区间的第二挡块为错开的设计,二者间形成间隙,另定位座及弹簧即顶掣于驱动凸轮后端,且利用一限位环将旋环固设在本体的后端,旋环可旋转并利用限位环而限位,旋环后端延伸偏心的旋杆,旋杆穿过一连动片的十字槽道,连动片的侧边卡接一突出于本体的主开关杆,另在本体侧边设有一旋杆对应的侧连动组,侧连动组的侧连动片即位于本体侧边,其由横端板及侧端板形成L形状,横端板下端形成与旋杆配合的推掣端,而侧端板上形成斜孔,另一侧拉片,侧拉片延伸一穿过本体的枢杆,并使枢杆穿过斜孔,且利用一侧盖将侧拉片固设,侧拉片另端即与油箱锁连动,在本体内锁心后端卡接一连动杆,连动杆前端为卡掣杆部,以卡掣杆部与旋环连动,后端为阶梯杆部,阶梯杆部适当处为颈缩部,而后端为连动旋杆部,连动杆的连动旋杆部突出于后盖,而与一转盘卡接,转盘后端设有导电片,并配合后端电源组的导电部,利用钥匙的按掣、旋动,即可在通电状态下直接将电源关闭并同时开启油箱锁,也可在通电状态下直接开启座垫锁,也可于闭电状态下开启座垫锁。
所述的摩托车主开关锁组,其特征在于本体供驱动凸轮容置的通孔周缘形成凸块,另于驱动凸轮的周缘形成卡掣槽部,卡掣槽部的前端形成宽度较小的缺口槽。
所述的摩托车主开关锁组,其特征在于主开关杆与上拉片、侧拉片及转盘均为可复位的设计。
所述的摩托车主开关锁组,其特征在于转盘的周缘设有弹性扣掣组,另于后盖的作动空间内形成二组两侧对应的弧槽,以使转盘得以定位。
所述的摩托车主开关锁组,其特征在于弹性扣掣组弹簧与钢珠配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因此与传统的主开关锁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是利用钥匙的旋动即可达到各种使用状态的操作,达到了操作更加简便的功效,且最主要的,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凸轮及其他各相关构件的配合,即可以最确实的动作达到各种操作状态,因此操作过程中,可避免构件间产生相互干涉的情形,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操作方便及构件作动确实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的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凸轮的前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凸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后盖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盘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通电状态至开启油箱锁状态的装饰板平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在通电状态尚未至开启油箱锁状态的背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在通电状态尚未至开启油箱锁状态的局部侧视动作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在通电状态至开启油箱锁状态的背视动作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在通电状态至开启油箱锁状态的局部侧视动作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在通电状态至开启座垫锁状态的装饰板平面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在通电状态至开启座垫锁状态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在通电状态尚未至开启座垫锁状态的本体平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在通电状态至开启座垫锁状态的本体平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在闭电状态的装饰板平面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在闭电状态至开启座垫锁状态的装饰板平面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在闭电状态尚未至开启座垫锁状态的本体平面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在闭电状态至开启座垫锁状态的本体平面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在锁掣状态的装饰板平面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在锁掣状态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在尚未至锁掣状态的断面剖面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在锁掣状态的断面剖面动作示意图。
请配合参看
图1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开关锁具有一本体10,本体10前端为凸杆部11,而于凸杆部11内形成通孔111,请配合参看图2及图3所示,通孔111内部周缘形成二对应的定位槽112,而于适当处形成二对应的凸块113,而于本体10后端形成方形的容置空间12,容置空间12的侧边形成横长孔121,而于另一侧边形成穿孔122,穿孔122上下各形成定位孔123,利用定位孔123使组合一体的主开关锁得以固设于摩托车上。
在本体10前端配合锁固一锁头盖20,锁头盖20前端为图9所示的装饰板80,锁头盖20后端形成阶梯通孔21,阶梯通孔21内各固设一扭力弹簧22及一锁心23,而于锁头盖20的侧边形成往上延伸的凹陷槽201,于凹陷槽201内即可设置一上拉片24,该上拉片24下端延伸卡掣片241,上端形成扣掣部242,扣掣部242处即可供钢索一端固定,钢索另一端即与座垫锁连动,而于阶梯通孔21内形成凸环部211,凸环部211的适当处形成定位缺槽212,另相对的周缘形成宽度较大的限位缺槽213,配合设置的扭力弹簧22,一限位端221即卡掣于定位缺槽212处,另一作动端222则位于限位缺槽213内,另锁心23的后端周缘设有二对应的翼片231。
另自本体10容置空间12方向可将一驱动凸轮30置入凸杆部11内,在驱动凸轮30的周缘形成二卡掣槽部31,卡掣槽部31朝向本体10方向形成缺口槽311,于驱动凸轮30置入凸杆部11内部时,可使凸块113卡入缺口槽311内,并使凸块113位于缺口槽311的区域中,而呈定位状态,且驱动凸轮30前端延伸的作动杆32突出本体10的前端,当本体10与锁头盖20组合时,作动杆32位于扭力弹簧22的作动端222周缘,且与上拉片24的卡掣片241呈钩掣状态,另于驱动凸轮30的后端形成二往后延伸的环片33,二环片33间形成透空槽34,而本实用新型驱动凸轮30的中孔35前端处形成作动区36,请配合参看图4及图5所示,该作动区36区分为第一作动区间37及第二作动区间38,第一作动区间37即是中孔35的端口处形成二对应设置的第一挡块371,第一挡块371约在与纵直中心线间隔约四十五度的位置处,另第二作动区间38位于第一作动区间37的后端处,其周缘形二对应设置的第二挡块381,第二挡块381的宽度较小,且其一端面与纵直中心线平行,而第一挡块371与第二挡块381间形成适当间隙39,该间隙39恰可供锁心23的翼片231通过。
在驱动凸轮30从容置空间12处置入凸杆部11内时,可将一具二卡掣定位片131的定位座13插掣于驱动凸轮30后端,并卡掣于定位槽112处而呈定位状态,再于定位座13的锥槽132放置一弹簧14,并于弹簧14后端设置一旋环15,旋环15的中心为连动长孔151,而于旋环15的后端偏心处形成一锥片152,锥片152后端再延伸一旋杆153,旋杆153的中央适当处形成圆杆部154,后端则为外弧内方的作动部155,而在旋环15后端设有一限位环16,限位环16内部形成限位通孔161,限位通孔161的周缘并形成扇形的限位槽162,周缘二对应处形成耳部163,可利用螺栓穿过耳部163而将限位环16锁固于本体10的容置空间12内,且将定位座13、弹簧14、旋环15均夹掣于限位环16与凸杆部11间,此时锥片152位于限位槽162处,而旋杆153穿出于限位槽162。
另设有一连动杆40,该连动杆40前端以长扁圆状的卡掣杆部41穿过旋环15的连动长孔151,并卡掣于锁心23的连动孔232中,利用连动杆40的设置,于旋转锁心23时,即可带动旋环15及连杆40旋转,而连动杆40的后端延伸阶梯杆部42,阶梯杆部42后端形成颈缩部421,并在颈缩部421后端形成不规则宽径的连动旋杆部422,而在连动杆40后端即配合设置一连动片43,该连动片43呈方形状,其是位于本体10的容置空间12内,连动片43内形成透空的十字槽道431,十字槽道431的纵槽道432与横槽道433为贯通的设计,而于十字槽道431侧边形成卡掣槽434,卡掣槽434为内宽外窄的设计,当一主开关杆44由本体10的穿孔122处穿入时,主开关杆44可先行穿掣一弹簧45,再使头部441卡掣定位于卡掣槽434处,而使连动片43与主开关杆44呈连动状态。
在本体10后端配合锁固一后盖50,后盖50锁固后,即可使前述各构件固定于本体10内,在后盖50后端形成凸座51,凸座51内形成作动空间52,作动空间52内形成二组两侧对应的弧槽521,请配合参看图6所示,且于内部延伸的凸环部53适当处形成卡掣缺槽531,另设有一扭力弹簧54,扭力弹簧54的卡掣端541即位于卡掣缺槽531处,而另一作动端532即位于另一转盘60的扇形卡掣座61处,如图7所示,转盘60周缘形成二对应设置的弹性扣掣组62,弹性扣掣组62由钢珠621及弹簧622组成,当转盘60组设于凸座51内时,即使钢珠621位于弧槽521处,另于转盘60的后端设有二组导电片63,导电片63与转盘60间设有弹簧631,而于转盘60中心再设置一弹簧64,并卡固一电源组65,电源组65上于适当处设有导电部651,后端延伸电源线66。
另在本体10容置空间12侧边设有一侧连动组70,侧连动组70由一侧连动片71、一侧拉片72及一侧盖73组成,侧连动片71呈L形状,其侧端板711上形成斜孔712,在横端板713则呈L形状,其下端形成推掣端714,另侧拉片72前端形成往本体10延伸的枢杆721,枢杆721穿过本体10容置空间12内的横长孔121,并穿掣于斜孔712处,而于侧拉片72的后端则形成卡接部722,可利用钢索与油箱锁连动,另侧盖73可直接锁固于本体10的侧边,且利用内部的槽道设计,在侧拉片72侧边设置一回复弹簧74。
组设时,请配合参看
图1及图8所示,可将锁心23及扭力弹簧22置于锁头盖20的阶梯通孔21内,并使本体10与锁头盖20锁固一起,之后将驱动凸轮30、定位座13、弹簧14及旋环15均装设于本体10后端的容置空间12内,再利用限位环16锁固,而后将主开关杆44、连动杆40、连动片43及侧连动组70均装设本体10容置空间12处,再将后盖50固设于本体10的后端,且将扭力弹簧54、转盘60及电源组65等构件组合于后盖50的后端,即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开关锁组,而组合后,可利用二钢索分别与座垫锁及油箱锁连接,其中一钢索的一端固设于上拉片24的扣掣部242处,另一钢索的一端则固设于侧拉片72的卡接部722处,另电源线66则与摩托车的电力衔接。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仅须以钥匙旋动的方式,即可具备多种动作,为便于了解,特从通电状态为起始点,说明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各构件的动作请配合参看图9,当钥匙81从通电状态“ON”旋至锁头盖20前端装饰板80上所显示的“CAP OPEN”时,请配合参看
图1及图8所示,除了利用锁心23带动连动杆40并带动转盘60旋转,以使导电片63的位置与导电部651的位置错开,而呈闭电状态外,原在“ON”状态时,请参看
图10及
图11所示,旋杆153尚未旋转,而使侧连动片71尚未移动,并未带动侧拉片72移位时,因此钥匙81的旋动,使得连动杆40的卡掣杆部41带动旋环15旋动适当角度,而使旋杆153往下旋动,而将侧连动片71的推掣端714往下推掣,因枢杆721是位于斜孔712内,因此利用侧连动片71的移动,而将侧拉片72拉动,故利用钢索即可拉动油箱锁,进而开启油箱锁,而当放松钥匙时,即利用弹簧54的回复力,使各构件复位,因此于图9所呈现的动作,不仅可将电源关闭,且可同时开启油箱锁。
而欲自通电状态“ON”直接开启座垫锁时,即如
图14所示的操作方式,但其并非直接旋动钥匙81,而是先如
图15所示,先以钥匙将锁心23往本体10方向推掣,使锁心23之翼片231进入驱动凸轮30之第二作动区间38处,并与第二作动区间38之第二挡块381相邻,如
图16所示,之后再旋动钥匙81如
图14所示的状态,而使翼片231推动驱动凸轮30旋动,而使驱动凸轮30之作动杆32同时推掣扭力弹簧22的作动端222及上拉片24的卡掣片241处,如
图17所示,而将上拉片24往下拉掣,此时即可利用钢索将座垫锁开启,而当放松钥匙时,即利用扭力弹簧22的回复力,推动驱动凸轮30复呈
图16所示的状态,因此于
图14所呈现的状态,即可于通电状态直接开启座垫锁。
另于
图15中可见及,当锁心23往本体10方向推掣时,并同时推掣连动杆40,而使原为连动旋杆部422与转盘60卡掣的状态,形成颈缩部421与转盘60对应的状态,因此于钥匙旋动时,并不会带动转盘60旋转,故可使摩托车保持在通电状态;另虽于钥匙旋动时,会同时带动旋环15旋转,但旋环15仅可旋转适当角度,因本体10内的凸块113与驱动凸轮30的卡掣槽部31间形成限位的设计,于驱动凸轮30旋动适当角度时,并不会导致旋杆153带动侧连动片71或带动连动片43,而使主开关杆不会呈锁掣状态的情形,而仅仅是将座垫锁开启。
而欲自通电状态“ON“至闭电状态”OFF“时,请参看
图18所示,可直接将钥匙81旋转至”OFF“处,此时即如图8所示的状态,锁心23直接带动连动杆40旋转,连动杆40即带动转盘60旋转,使导电片63不再与导电部651呈接触状态,而关闭电源。
而欲自闭电状态“OFF”直接开启座垫锁时,即如
图19所示的状态,其是直接旋动钥匙81,而因锁心23即位于图8所示的状态,即使翼片231位于第一作动区间37,并使翼片231与第一挡块371紧接触,如图20所示,故此时可直接旋转钥匙81,而使翼片231推动驱动凸轮30旋动,而使驱动凸轮30的作动杆32同时推掣扭力弹簧22的作动端222及上拉片24的卡掣片241处,如图21所示,而将上拉片24往下拉掣,此时即可利用钢索将座垫锁开启,而当放松钥匙时,即利用扭力弹簧22的回复力,推动驱动凸轮30复呈图20所示的状态,因此于
图19所呈现的状态,即可于闭电状态直接开启座垫锁,而因此时转盘60的导电片63已与导电部651错开,故不再呈通电状态,而同样的,在钥匙旋动时,虽会同时带动旋环15旋转,然而旋环15仅可旋转适当角度,因本体10内的凸块113与驱动凸轮30的卡掣槽部31间形成限位的设计,于驱动凸轮30旋动适当角度时,并不会导致旋杆153带动侧连动片71或带动连动片43而使主开关杆不会呈锁掣状态,而仅仅是将座垫锁开启。
当主开关锁组欲呈锁掣状态时,即如图22所示的状态,而将钥匙81旋至“LOCK”的位置,唯此时并非直接旋动钥匙,请配合参看图4及图23所示,而是同样利用钥匙81将锁心23往本体10方向推掣,使翼片231从第一挡块371与第二挡块381间的间隙39处,进入第二作动区间38,并再旋动钥匙81,此时因第一挡块371的后端已无任何挡块的设计,故此旋转动作,完全不会带动驱动凸轮30,至于旋杆153与侧连动片71间,更因推掣端714位于下端的缘故,故此旋向完全不会推动侧连动片71,故仅是藉由旋杆153推动连动片43,如图24及图25所示,而使连动片43推动主开关杆44往外作动呈突出状态,而形成锁掣状态,此时锁心23再利用弹簧而往外作动复位,此时锁心23的翼片231是位于第一挡块371的侧边,而受限于第一挡块371的止挡,若直接以钥匙旋动锁心时也无法开启,而须先再以钥匙按掣锁心23,使翼片231再进入第一挡块371的后端而后再旋转至“OFF”状态,此时利用弹簧45回复使连动片43复位。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组,它具有一本体,本体前端配合锁固一锁头盖,而于锁头盖前端为装饰板,锁头盖与本体间设有扭力弹簧及锁心,锁心后端周缘形成翼片,并于扭力弹簧的作动端处合设置一上拉片,上拉片另端以钢索与座垫锁连动,其特征在于在本体后端设有驱动凸轮、定位座、弹簧及旋环,驱动凸轮可在本体内旋转,旋转至适当角度并可限位,在驱动凸轮前端延伸一作动杆,作动杆穿过本体,而位于扭力弹簧的作动端处,驱动凸轮前端形成二作动区间,二作动区间内各形成挡块,第一作动区间的第一挡块与第二作动区间的第二挡块为错开的设计,二者间形成间隙,另定位座及弹簧即顶掣于驱动凸轮后端,且利用一限位环将旋环固设在本体的后端,旋环可旋转并利用限位环而限位,旋环后端延伸偏心的旋杆,旋杆穿过一连动片的十字槽道,连动片的侧边卡接一突出于本体的主开关杆,另在本体侧边设有一旋杆对应的侧连动组,侧连动组的侧连动片即位于本体侧边,其由横端板及侧端板形成L形状,横端板下端形成与旋杆配合的推掣端,而侧端板上形成斜孔,另一侧拉片,侧拉片延伸一穿过本体的枢杆,并使枢杆穿过斜孔,且利用一侧盖将侧拉片固设,侧拉片另端即与油箱锁连动,在本体内锁心后端卡接一连动杆,连动杆前端为卡掣杆部,以卡掣杆部与旋环连动,后端为阶梯杆部,阶梯杆部适当处为颈缩部,而后端为连动旋杆部,连动杆的连动旋杆部突出于后盖,而与一转盘卡接,转盘后端设有导电片,并配合后端电源组的导电部,利用钥匙的按掣、旋动,即可在通电状态下直接将电源关闭并同时开启油箱锁,也可在通电状态下直接开启座垫锁,也可于闭电状态下开启座垫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主开关锁组,其特征在于本体供驱动凸轮容置的通孔周缘形成凸块,另于驱动凸轮的周缘形成卡掣槽部,卡掣槽部的前端形成宽度较小的缺口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主开关锁组,其特征在于主开关杆与上拉片、侧拉片及转盘均为可复位的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主开关锁组,其特征在于转盘的周缘设有弹性扣掣组,另在后盖的作动空间内形成二组两侧对应的弧槽,以使转盘得以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主开关锁组,其特征在于弹性扣掣组弹簧与钢珠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组,尤指一种单以钥匙的操作,即可在通电状态,同时达到闭电及将油箱锁开启,或在通电状态下直接开启座垫锁,或在闭电状态时直接开启座垫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在于本体后端设有二作动区间的驱动凸轮,而配合侧连动组、上拉片、旋环、旋环后端延伸的旋杆、连动杆、连动片及本体后端后盖处所固设的转盘与电源组配合,即可以钥匙的操作,达到多种使用状态,构成一操作简便且构件作动确实的主开关锁组。
文档编号B62H5/00GK2315013SQ9722980
公开日1999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7日
发明者李茂生 申请人:精工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