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615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童自行车,尤其是稳定性好,且双后轮可叠合,便于搬放。
设计者看到大量幼儿和学童,早、中、晚接送时家长们都使用稳定性极差的一般自行车,在车如流水的高峰期间,由于刮碰、路滑等原因极易摔车,造成很多伤亡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它不仅能安全地接送儿童,而且双后轮可以叠合,外形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搬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自行车的中梁后部,固定两根横向导轨,其上装有可在导轨上移动的左、右两个后车架,每个后车架上装一个车轮,使用时将两个后车架向两侧拉开(两个车轮随之外移),同时将在一个后车架上铰接的座板,前、后挡杆,转到另一个后车架的结合位置、拉动弹簧销销住,使两个后车架连成一体。此时车的两个后轮轮距加大,车的稳定性提高。左、右两个后车架连成一体后,中间形成座位空间,达到安全带童目的。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具有以下优点及积极效果(1)由于采用双后轮可叠结构,两后轮轮距可由~250毫米调到535毫米,车的稳定性提高,带童不易倒车,减少伤亡事故。
(2)当双后轮处于叠台状态时,两后轮轮距为~250毫米,此时车的外廓尺寸最小(长×宽)为1618×450(毫米),适于搬放或单人骑行。
(3)由于采用可拆框架结构和Φ16″小型车轮等措施,结构紧凑,重量较轻,总重~20公斤。
(4)该设计适用带童,幼儿或学童皆可安全舒适地乘坐。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A-A是侧剖视图。图3A-A(叠合后)是两后轮叠合后的侧剖视图。
图中1-左后车架 2-右后车架 3-座板 4-后挡板(杆) 5-前挡杆 6-前导轨 7-后导轨 8-滑动轴 9-调心轴承装置 10-带键小链轮装置 11-弹簧销。
在图2中,当车从存贮、叠合状态去带童使用时,应将左后车架(1),右后车架(2)分别稍稍侧抬并向外拉动到最大位置(此时滑动轴也随之外移),使两后轮轮距由~250毫米调到535毫米,然后将座板(3)转下放平销住,将后挡板(杆)(4)及前挡杆(5)转到结合位置销住,这样(3)、(4)、(5)即与(1)、(2)共同构成一个受力良好的可拆框架结构,再将(1)、(2)与(7)销住,并与(6)以螺母锁紧,整体车架即与中梁刚性结合。又在滑动轴(8)处设置两个可调心的轴承装置(9),可以补偿变形误差,以保证滑动轴(8)上的左端小链轮与左后车轮(驱动轮)第二级传动正常运转。当左后车架(1)外移时,滑动轴(8)也随之从带键小轮装置(10)中移出,在滑动轴(8)移出(或收回)时带键小链轮不作轴向移动,永远与大链轮(脚蹬处主动链轮)在同一链条直线上,保证第一级传动正常运转。
在说明书附
图1的主视图中标出全车长度1618毫米,此时是采用Φ16″车轮,全车总重~20公斤。从附图2A-A视图中可知两后轮轮距可达535毫米,从附图3A-A(叠合后)视图中可知,叠合后最大外廓宽度450毫米。这是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最佳实施方案(有全套施工制造图纸)。
当采用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的构造原理,改变车轮尺寸和两后轮最大轮距,则可演变出多种安全可叠自行车。例如采用Φ20″车轮,两后轮最大轮距为585毫米时,即可带体型较大的学童,也可带老人。
权利要求1.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由三个车轮、车身、链条、线闸、滑动轴、前导轨、后导轨,带键小链轮装置,调心轴承装置、弹簧销,可拆框架结构组成,其特征是自行车中梁后部固定二根横向导轨,其上装有可以在导轨上移动的左、右两个后车架,后车架上的两个后轮轮距,可由250毫米增加到53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其特征是带键小链轮轴孔内有滑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其特征是;前导轨是与车架连接板可紧固联接的平面导轨,后导轨是与后车架另一端滑套活动联接的圆形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其特征是;在滑动轴右端设有带键小链轮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其特征是可拆框架结构是由左、右两个后车架,座板,前、后挡杆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其特征是在滑动轴上设置两个可调心的轴承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其特征是车架的结合位置设有弹簧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可叠带童自行车,该设计主要特点是采用了双后轮可叠结构的设计方案。它是由可在导轨上移动的里、外两车架及可转动的座板、后挡板、前挡杆组成的可拆框架连杆机构和滑动轴传动系统,组合实现的。带童时两后轮轮距可由~250毫米,调到535毫米,提高了车的稳定性,接送儿童极为安全。该车在叠合状态时,两后轮轮距约为250毫米,后轮外廓宽度小于450毫米(小于车把宽度)此时便于搬动、存贮或单人骑行。
文档编号B62K5/00GK2381564SQ9821816
公开日2000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0日
发明者张振声 申请人:张振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