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平衡独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908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电动平衡独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独轮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平衡独轮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包括内置有驱动电源的车体外壳,所述车体外壳内安装有车轮,所述车体外壳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分别位于车轮的两侧,所述每个支撑柱上均安装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通过旋转机构固定在支撑柱上,现有电动平衡独轮车的脚踏板大都是通过一根转轴相连,虽然可以自由的转动,但是,独轮车如果在停车或者是练习过程中摔倒,踏板因不能固定,会导致电动独轮车没有支点,使外壳破损以及电动独轮车的损坏,实用性安全性较低,而且,由于脚踏板不能固定,手提电动平衡独轮车时,即使将脚踏板合拢后,脚踏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还是会自动打开,不方便携带和手提,其次,现有的电动平衡独轮车无法显示电量,致使骑车人不能及时的知晓电源的剩余电量,给骑行造成安全的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电动平衡独轮车。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动平衡独轮车,包括内置有驱动电源的车体外壳,所述车体外壳内安装有车轮,所述车体外壳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分别位于车轮的两侧,所述每个支撑柱上均安装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通过旋转机构固定在支撑柱上,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脚踏板上的缺口和固定在支撑柱上的限位块,所述缺口位于脚踏板朝向支撑柱的一侧且限位块位于缺口内,所述缺口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滑块,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均固定在缺口的内壁上,且分别位于限位块的两侧,第一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缺口的内壁上,另一端穿过滑块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缺口的内壁上,另一端穿过滑块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互相平行设置,所述滑块能够沿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自由滑动,当脚踏板的上表面与车轮轴线互相平行且滑块一侧端面与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接触时,滑块位于限位块下方。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滑块与缺口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位于滑块与缺口的内壁之间。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车体外壳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显示电量的LED灯,所述LED灯与驱动电源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LED灯的数量为四个。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脚踏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辅助支撑轮。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电动平衡独轮车由于在脚踏板上设置了限位装置,在骑行之前,先将脚踏板打开使其上表面与车轮轴线互相平行,然后滑动滑块使滑块一侧端面与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接触,此时,滑块位于限位块下方,由于限位块的作用脚踏板便不能再发生转动,在停车或者是练习过程中摔倒,因脚踏板不能转动,脚踏板便可以为电动独轮车提供一个支点,可以有效避免外壳破损以及电动独轮车的损坏,实用性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电动平衡独轮车的主视图;
[0011]图2是本发明电动平衡独轮车的仰视图;
[0012]图中标记说明:车体外壳1、车轮2、支撑柱3、脚踏板4、限位块5、缺口 6、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第一导向杆9、第二导向杆10、滑块11、第一压缩弹簧12、第二压缩弹簧13、LED 灯 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2所述,该电动平衡独轮车,包括内置有驱动电源的车体外壳1,所述车体外壳I内安装有车轮2,所述车体外壳I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柱3,两个支撑柱3分别位于车轮2的两侧,所述每个支撑柱3上均安装有脚踏板4,所述脚踏板4通过旋转机构固定在支撑柱3上,所述脚踏板4上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脚踏板4上的缺口 6和固定在支撑柱3上的限位块5,所述缺口 6位于脚踏板4朝向支撑柱3的一侧且限位块5位于缺口 6内,所述缺口 6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第一导向杆9、第二导向杆10、滑块11,所述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均固定在缺口 6的内壁上,且分别位于限位块5的两侧,第一导向杆9的一端固定在缺口 6的内壁上,另一端穿过滑块1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7上,第二导向杆10的一端固定在缺口 6的内壁上,另一端穿过滑块11固定在第二固定板8上,第一导向杆9与第二导向杆10互相平行设置,所述滑块11能够沿第一导向杆9、第二导向杆10自由滑动,当脚踏板4的上表面与车轮2轴线互相平行且滑块11 一侧端面与第一固定板7或第二固定板8接触时,滑块11位于限位块5下方。该电动平衡独轮车由于在脚踏板4上设置了限位装置,在骑行之前,先将脚踏板4打开使其上表面与车轮2轴线互相平行,然后滑动滑块11使滑块11 一侧端面与第一固定板7或第二固定板8接触,此时,滑块11位于限位块5下方,滑块11设置在脚踏板4上,由于限位块5的作用脚踏板4便不能再发生转动,在停车或者是练习过程中摔倒,因脚踏板4不能转动,脚踏板4便可以为电动独轮车提供一个支点,可以有效避免外壳破损以及电动独轮车的损坏,实用性安全性较高。
[0015]为了使滑块11的滑动更加顺畅,所述第一导向杆9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12,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2位于滑块11与缺口 6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导向杆10上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13,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3位于滑块11与缺口 6的内壁之间。由于设置了第一压缩弹簧12、第二压缩弹簧13,在将脚踏板4打开后,滑块11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会自动滑向第一固定板7或第二固定板8,使操作更加方便,同时,由于压缩弹簧的存在,在将脚踏板4合拢后,滑块11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会紧紧的贴合在限位块5的上表面,这样脚踏板4便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再次打开,方便携带和手提。
[0016]为了使骑车人及时的掌控驱动电源的电量剩余情况,所述车体外壳I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显示电量的LED灯14,所述LED灯14与驱动电源相连接。通过LED灯14亮灯的多少,可以一目了然的知晓驱动电源剩余的电量多少,可以使骑车人判断独轮车的骑行距离,避免由于电量突然不足造成安全事故。进一步的是,所述LED灯1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所述LED灯14的数量优选为四个。
[0017]为了便于初学者学习独轮车,所述脚踏板4的下表面安装有辅助支撑轮。
[001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电动平衡独轮车,包括内置有驱动电源的车体外壳(I),所述车体外壳(I)内安装有车轮(2),所述车体外壳(I)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柱(3),两个支撑柱(3)分别位于车轮(2)的两侧,所述每个支撑柱(3)上均安装有脚踏板(4),所述脚踏板(4)通过旋转机构固定在支撑柱(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4)上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脚踏板(4)上的缺口(6)和固定在支撑柱(3)上的限位块(5),所述缺口(6)位于脚踏板(4)朝向支撑柱(3)的一侧且限位块(5)位于缺口(6)内,所述缺口(6)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第一导向杆(9)、第二导向杆(10)、滑块(11),所述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均固定在缺口(6)的内壁上,且分别位于限位块(5)的两侧,第一导向杆(9)的一端固定在缺口(6)的内壁上,另一端穿过滑块(1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7)上,第二导向杆(10)的一端固定在缺口(6)的内壁上,另一端穿过滑块(11)固定在第二固定板⑶上,第一导向杆(9)与第二导向杆(10)互相平行设置,所述滑块(11)能够沿第一导向杆(9)、第二导向杆(10)自由滑动,当脚踏板⑷的上表面与车轮(2)轴线互相平行且滑块(11) 一侧端面与第一固定板(7)或第二固定板(8)接触时,滑块(11)位于限位块(5)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9)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12),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2)位于滑块(11)与缺口(6)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导向杆(10)上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13),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3)位于滑块(11)与缺口(6)的内壁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外壳(I)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显示电量的LED灯(14),所述LED灯(14)与驱动电源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14)的数量为四个。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平衡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4)的下表面安装有辅助支撑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电动平衡独轮车。该电动平衡独轮车,包括内置有驱动电源的车体外壳,车体外壳内安装有车轮,车体外壳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柱,每个支撑柱上均安装有脚踏板,脚踏板通过旋转机构固定在支撑柱上,脚踏板上设置有限位装置,在骑行之前,先将脚踏板打开使其上表面与车轮轴线互相平行,然后滑动限位装置的滑块使滑块一侧端面与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接触,此时,滑块位于限位块下方,由于限位块的作用脚踏板便不能再发生转动,在停车或者是练习过程中摔倒,因脚踏板不能转动,脚踏板便可以为电动独轮车提供一个支点,可以有效避免外壳破损以及电动独轮车的损坏,实用性安全性较高。适合在独轮车领域推广应用。
【IPC分类】B62H1/08, B62J25/00
【公开号】CN104986259
【申请号】CN201510306140
【发明人】臧来玉
【申请人】臧来玉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