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9920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自行车的经济性、实用性,自行车得到了很大的普及,人们在自行车的使用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方便与快捷,也发现了自行车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用于制造自行车的型材多种多样,自行车的下梁管作为自行车的承重管,对其强度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大多数自行车的下梁管的型材是一根空心管,为了加强空心管的强度,势必要增加空心管的壁厚或者增加空心管的尺寸。这样存在的问题是,空心管的质量较大,由于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增加空心管的壁厚和尺寸后,势必制造出来的自行车质量重,比较笨重,人们骑行起来比较吃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外表美观,下梁管本体比较细且强度大,不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制造出来的自行车质量轻,比较轻巧、便捷,人们骑行起来轻松、舒适,适用范围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包括一空心结构的下梁管本体,所述下梁管本体的横截面为左右对称的六边形结构,所述下梁管本体包括上管面和下管面,所述上管面和下管面之间设有左上管面、左下管面、右上管面和右下管面,所述左上管面和右上管面对称设置,所述左下管面和右下管面对称设置,所述左下管面与右下管面之间连接有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将下梁管本体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所述上管面、左上管面、左下管面、下管面、右下管面和右上管面中,相邻两个管面的相交处为圆弧面。
[0005]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加强筋的半径为118-125_。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管面与左上管面和右上管面之间的相交处分别为圆弧面一和圆弧面二,所述左上管面和左下管面的相交处为圆弧面三,所述右上管面和右下管面的相交处为圆弧面四,所述下管面与左下管面和右下管面的相交处分别为圆弧面五和圆弧面六。
[0007]进一步地,所述圆弧面一、圆弧面二、圆弧面五和圆弧面六的半径为4_6mm,所述圆弧面三和圆弧面四的半径为3-5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左上管面和右上管面为向下梁管本体管芯凹的圆弧面或倾斜设置的直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左下管面和右下管面为向下梁管本体管外凹的圆弧面,所述左下管面和右下管面的半径为65-70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管面为圆弧面,所述下管面的半径为55-62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梁管本体的高度a为58_62mm,所述下梁管本体的宽度b为38_40mmo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下梁管本体的厚度为1.8-2.2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下梁管本体与加强筋的材质为铝合金。
[0014]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5]本发明自行车的下梁管,下梁管本体为空心结构,并且由六个面组成六边形结构,外表美观;在下梁管本体内部设有加强筋,为了增加下梁管的强度无需增加下梁管本体的尺寸和壁厚,使整个下梁管本体比较细且强度大,不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采用本发明的下梁管制造出来的自行车质量轻,比较轻巧、便捷,人们骑行起来轻松、舒适;由于本发明的强度比较大,不仅用于制造亚洲人群所需的自行车,而且适用于欧美的人群,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自行车的下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下梁管本体;2、上管面;3、下管面;4、左上管面;5、左下管面;6、右上管面;7、右下管面;8、加强筋;9、圆弧面一 ;10、圆弧面二 ;11、圆弧面三;12、圆弧面四;13、圆弧面五;14、圆弧面六。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包括一空心结构的下梁管本体1,下梁管本体1的高度a为60mm,下梁管本体1的宽度b为39mm,下梁管本体1的厚度为1.8-2.2mm,下梁管本体1的横截面为左右对称的六边形结构;
[0019]下梁管本体1包括上管面2和下管面3,下管面3为圆弧面,下管面3的半径为60mm,上管面2和下管面3之间设有左上管面4、左下管面5、右上管面6和右下管面7,左上管面4和右上管面6对称设置,左上管面4和右上管面6为向下梁管本体1管芯凹的圆弧面,左下管面5和右下管面7对称设置,左下管面5和右下管面7为向下梁管本体1管外凹的圆弧面,左下管面5和右下管面7的半径为66_ ;
[0020]左下管面5与右下管面7之间连接有一个加强筋8,加强筋8将下梁管本体1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加强筋8为圆弧形结构,加强筋8的半径为120mm,上管面2、左上管面4、左下管面5、下管面3、右下管面7和右上管面6中,相邻两个管面的相交处为圆弧面,上管面2与左上管面4和右上管面7之间的相交处分别为圆弧面一 9和圆弧面二 10,左上管面4和左下管面7的相交处为圆弧面三11,右上管面6和右下管面7的相交处为圆弧面四12,下管面3与左下管面5和右下管面7的相交处分别为圆弧面五13和圆弧面六14,圆弧面一 9、圆弧面二 10、圆弧面五13和圆弧面六14的半径为5mm,圆弧面三11和圆弧面四12的半径为3.86mm ;
[0021]下梁管本体1与加强筋8的材质为铝合金。
[0022]本发明自行车的下梁管,下梁管本体为空心结构,并且由六个面组成六边形结构,外表美观,在下梁管本体内部设有加强筋,为了增加下梁管的强度无需增加下梁管本体的尺寸和壁厚,使整个下梁管本体比较细且强度大,不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采用本发明的下梁管制造出来的自行车质量轻,比较轻巧、便捷,人们骑行起来轻松、舒适;由于本发明的强度比较大,不仅用于制造亚洲人群所需的自行车,而且适用于欧美的人群,适用范围广。
[0023]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包括一空心结构的下梁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管本体的横截面为左右对称的六边形结构,所述下梁管本体包括上管面和下管面,所述上管面和下管面之间设有左上管面、左下管面、右上管面和右下管面,所述左上管面和右上管面对称设置,所述左下管面和右下管面对称设置,所述左下管面与右下管面之间连接有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将下梁管本体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所述上管面、左上管面、左下管面、下管面、右下管面和右上管面中,相邻两个管面的相交处为圆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加强筋的半径为118-125_。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面与左上管面和右上管面的相交处分别为圆弧面一和圆弧面二,所述左上管面和左下管面之间的相交处为圆弧面三,所述右上管面和右下管面的相交处为圆弧面四,所述下管面与左下管面和右下管面的相交处分别为圆弧面五和圆弧面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一、圆弧面二、圆弧面五和圆弧面六的半径为4_6mm,所述圆弧面三和圆弧面四的半径为3_5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管面和右上管面为向下梁管本体管芯凹的圆弧面或倾斜设置的直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管面和右下管面为向下梁管本体管外凹的圆弧面,所述左下管面和右下管面的半径为65-7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面为圆弧面,所述下管面的半径为55_62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管本体的高度a为58_62mm,所述下梁管本体的宽度b为38_4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管本体的厚度为 1.8-2.2mm。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管本体与加强筋的材质为铝合金。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的下梁管,属于自行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一空心结构的下梁管本体,下梁管本体的横截面为左右对称的六边形结构,下梁管本体包括上管面和下管面,上管面和下管面之间设有左上管面、左下管面、右上管面和右下管面,左上管面和右上管面对称设置,左下管面和右下管面对称设置,左下管面与右下管面之间连接有一个加强筋,加强筋将下梁管本体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上管面、左上管面、左下管面、下管面、右下管面和右上管面中,相邻两个管面的相交处为圆弧面。本发明外表美观,下梁管本体比较细且强度大,不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制造出来的自行车质量轻,比较轻巧、便捷,人们骑行起来轻松、舒适,适用范围广。
【IPC分类】B62K19/06
【公开号】CN105253236
【申请号】CN201510689836
【发明人】兰起建
【申请人】天津市佳世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