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转向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172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全地形车转向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全地形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车转向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0002]转向操纵机构是全地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实现全地形车的转向,现有操纵机构为了给转向轴施加扭矩常常采用很复杂的结构。
[0003]现有转向操纵机构的缺点是结构复杂、部件繁多,制造和装配难度大,成本高昂。【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化的全地形车转向操纵机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地形车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轴(I)和扭簧衬管(8),其中转向轴(I)中上部通过第一轴承(2)支撑在转向轴套管(3)中心孔上端,且转向轴(I)中下部通过第二轴承(4)支撑在转向轴套管(3)中心孔下端;所述转向轴套管(3)外壁上部设有一个气簧上支承(5),该转向轴套管外壁的下部与安装座
[6]上端固定;所述转向轴(I)下端插入位置传感器(7)的连接口中,该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6)底部;
[0006]所述扭簧衬管(8)和扭簧转臂(9)均套装在转向轴(I)下部,这三个件焊接固定,且扭簧衬管(8)位于扭簧转臂(9)上方;所述扭簧衬管(8)外面套装有一根扭簧(10),该扭簧两外臂安装于扭簧转臂(9)及所述的安装座(6)开的凹槽内。
[0007]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扭簧来给转向轴(I)施加扭力,在保证实用新型正常工作下,方向盘拥有很好的操作手感和回位效果,且进行转动限位,避免破坏位置传感器,这样就有效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从而降低了制造和装配难度,进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并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
[0008]作为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轴承(2)为滚动轴承,该第一轴承两侧的转向轴(I)上分别套装有一个挡圈(11)和弹性橡胶圈(12),而挡圈(11)位于弹性橡胶圈(12)上方,且这两个件同时卡于上述转向轴(I)的档圈槽内;所述第二轴承(4)为橡胶轴承,该第二轴承通过轴承衬套(13)套装在所述转向轴⑴上。
[000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挡圈(11)用于对第一轴承(2)定位,而弹性橡胶圈(12)利用弹性变形来实现第一轴承(2)的固定安装,避免第一轴承(2)轴向窜动。另外,第二轴承(4)采用橡胶轴承是为了调整装配同轴度,改善吸震效果。
[0010]作为优选,所述转向轴(I)套装扭簧转臂(9)的部位铣有一个扁方,该扁方部与扭簧转臂(9)的安装孔紧配合,这样就能很好地保证扭簧转臂(9)与转向轴⑴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初始位置定位精度。
[00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扭簧来给转向轴(I)施加扭力,在保证实用新型正常工作下,方向盘拥有很好的操作手感和回位效果,且进行转动限位,避免破坏位置传感器,这样就有效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从而降低了制造和装配难度,进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并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且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精度高,操纵舒适感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4]图3为图2中转向轴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至4所示,一种全地形车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轴1、第一轴承2、转向轴套管3、第二轴承4、气簧上支承5、安装座6、位置传感器7、扭簧衬管8、扭簧转臂9、扭簧10、挡圈11、弹性橡胶圈12和轴承衬套13构成。其中,转向轴I是一根长轴,该转向轴I的上端与方向盘相连,在驾驶员的操纵下,转向轴I可以转动。转向轴I中上部通过第一轴承2支撑在转向轴套管3中心孔上端,且转向轴I中下部通过第二轴承4支撑在转向轴套管3中心孔下端。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承2为滚动轴承,该第一轴承2两侧的转向轴I上分别套装有一个挡圈11和弹性橡胶圈12,而挡圈11位于弹性橡胶圈12上方,且这两个件同时卡于转向轴I的档圈槽内。所述第二轴承4为橡胶轴承,该第二轴承通过轴承衬套13套装在所述转向轴I上。
[0018]同时,所述转向轴套管3外壁上部设有一个气簧上支承5,该气簧上支承5用于连接气簧,且转向轴套管3外壁的下部与安装座6上端固定。所述转向轴I上端固设有方向盘,且该转向轴下端插入位置传感器7的连接口中,该位置传感器7安装在安装座6的底部,当转动转向盘时,转向轴I随之转动,位置传感器7采集转向轴I的转动信号,并将该采集信号反馈给整车VCU,以便控制全地形车转向系统转向。
[0019]如图1至4所示,所述扭簧衬管8和扭簧转臂9均套装在转向轴I下部,这三个件焊接固定,且扭簧衬管8位于扭簧转臂9上方。转向轴I套装扭簧转臂9的部位铣有一个扁方,该扁方部与扭簧转臂9的安装孔紧配合。所述扭簧衬管8外面套装有一根扭簧10,该扭簧两外臂安装于扭簧转臂9及所述的安装座6开的凹槽内。另外,所述安装座6两边侧壁凸起一段边,这样保证扭簧转臂9运动的限位。避免破坏位置传感器。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全地形车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轴(I)和扭簧衬管(8),其中转向轴(I)中上部通过第一轴承(2)支撑在转向轴套管(3)中心孔上端,且转向轴(I)中下部通过第二轴承⑷支撑在转向轴套管⑶中心孔下端;所述转向轴套管⑶外壁上部设有一个气簧上支承(5),该转向轴套管外壁的下部与安装座(6)上端固定;所述转向轴(I)下端插入位置传感器(7)的连接口中,该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6)底部; 所述扭簧衬管(8)和扭簧转臂(9)均套装在转向轴(I)下部,这三个件焊接固定,且扭簧衬管(8)位于扭簧转臂(9)上方;所述扭簧衬管(8)外面套装有一根扭簧(10),该扭簧两外臂安装于扭簧转臂(9)及所述的安装座(6)开的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2)为滚动轴承,该第一轴承两侧的转向轴(I)上分别套装有一个挡圈(11)和弹性橡胶圈(12),而挡圈(11)位于弹性橡胶圈(12)上方,且这两个件同时卡于所述转向轴(I)的档圈槽内;所述第二轴承(4)为橡胶轴承,该第二轴承通过轴承衬套(13)套装在所述转向轴(I)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地形车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I)套装扭簧转臂(9)的部位铣有一个扁方,该扁方部与扭簧转臂(9)的安装孔紧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地形车转向操纵机构,转向轴中上部通过第一轴承支撑在转向轴套管中心孔上端,且转向轴中下部通过第二轴承支撑在转向轴套管中心孔下端;转向轴套管外壁上部设有气簧上支承,转向轴套管外壁的下部与安装座上端固定;转向轴下端插入位置传感器的连接口中,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座底部;扭簧衬管和扭簧转臂均套装在转向轴下部,这三个件焊接固定,且扭簧衬管位于扭簧转臂上方;扭簧衬管外面套装有一根扭簧,扭簧一端与扭簧转臂的转臂固定,且扭簧的另一端与安装座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扭簧来给转向轴施加扭力,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正常工作,这样就有效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从而降低了制造和装配难度,进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IPC分类】B62D5-02, B62D1-16
【公开号】CN204279592
【申请号】CN201420684028
【发明人】黄康, 刘猛, 刘鹏
【申请人】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