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用新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723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重卡用新横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卡车车架,尤其涉及一种重卡用新横梁。
【背景技术】
[0002]横梁是承受车架扭转和弯曲变形的主要部件,其结构稳定性对于整车结构稳定性十分重要,同时,横梁重量的减少也是减轻车体自重的有效手段,因此,设计高强度、低重量的横梁对于改善车辆性能意义重大。
[0003]现有技术中,车架纵梁上的横梁按功能划分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既需要承受来自车架的应力还需要负担吊装车载装置的任务(记为第一类),另一类仅起承担车架应力的作用(记为第二类);对于第一类横梁,由于其需要承受车架和车载装置两方面的作用力,因此其结构较为复杂且自重较大,而现有技术中,基于常规思路,也将第二类横梁设计为与第一类横梁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导致第二类横梁的结构冗余较大,不利于车体自重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重卡用新横梁,包括用于安装横梁总成的两根纵梁,其改进在于:所述横梁总成由两个连接架和横梁组成;所述连接架的截面呈C形,C形的开口部形成连接腔,两个连接架开口部相对地设置在两根纵梁的内侧面上,开口部的底面与纵梁内侧面螺栓连接,横梁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连接腔内,连接架的上下翼面分别与横梁端部的上下翼面螺栓连接;所述横梁的横截面呈C形。
[0005]本实用新型的横梁作为【背景技术】中的第二类横梁使用,横梁的横截面呈C形,这使得其在车架轴向上既具有一定厚度而其内部又非实心结构,这就可以在提供较大结构强度的条件下减小横梁自重,降低结构冗余;同时,为了适应横梁的安装,本实用新型还对连接架的结构进行了改进,C形结构的连接架可以通过其上下翼面与横梁端部的上下翼面螺栓连接,C形结构的连接架通过其开口部的底面与纵梁内侧面螺栓连接,这就解决了新横梁的安装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够在提高横梁强度的条件下降低横梁重量,降低横梁的结构冗余。
【附图说明】
[0007]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0009]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分别为:纵梁1、连接架2、横梁3。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一种重卡用新横梁,包括用于安装横梁总成的两根纵梁1,其改进在于:所述横梁总成由两个连接架2和横梁3组成;所述连接架2的截面呈C形,C形的开口部形成连接腔,两个连接架2开口部相对地设置在两根纵梁I的内侧面上,开口部的底面与纵梁I内侧面螺栓连接,横梁3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连接腔内,连接架2的上下翼面分别与横梁3端部的上下翼面螺栓连接;所述横梁3的横截面呈C形。
【主权项】
1.一种重卡用新横梁,包括用于安装横梁总成的两根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总成由两个连接架(2)和横梁(3)组成;所述连接架(2)的截面呈C形,C形的开口部形成连接腔,两个连接架(2)开口部相对地设置在两根纵梁(I)的内侧面上,开口部的底面与纵梁(I)内侧面螺栓连接,横梁(3)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连接腔内,连接架(2)的上下翼面分别与横梁(3)端部的上下翼面螺栓连接;所述横梁(3)的横截面呈C形。
【专利摘要】一种重卡用新横梁,包括用于安装横梁总成的两根纵梁,其改进在于:所述横梁总成由两个连接架和横梁组成;所述连接架的截面呈C形,C形的开口部形成连接腔,两个连接架开口部相对地设置在两根纵梁的内侧面上,开口部的底面与纵梁内侧面螺栓连接,横梁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连接腔内,连接架的上下翼面分别与横梁端部的上下翼面螺栓连接;所述横梁的横截面呈C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够在提高横梁强度的条件下降低横梁重量,降低横梁的结构冗余。
【IPC分类】B62D21-02, B62D21-03
【公开号】CN204355151
【申请号】CN201420816199
【发明人】李涛, 王小龙
【申请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