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6953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缓冲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缓冲定位机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整流罩的缓冲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请参阅图5、图6a及图6b,系分别为现有机车整流罩的配置立体图、配置侧视图以及卡榫断裂处的示意图。如图5及图6a所示,现有机车整流罩91 一般在尾部设有一卡榫910,其用以插入座垫93所设置的座垫卡槽930,亦即,机车整流罩91直接锁固于一座垫93上,该机车整流罩91处于悬空状态,且与下方尾灯总成92无任何连接关系,其间缺乏相关缓冲或定位的构件予以支撑。
[0003]因此,当骑乘者于驻车或牵车时,施予外力于机车整流罩91上,易造成机车整流罩91的卡榫910受挤压而断裂,可参阅图6b的卡榫断裂处的示意图,常使得消费者仅因卡榫910断裂即须更换整体机车整流罩91,造成组件损坏率过高而有结构不佳的疑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缓冲定位机构,组设于一机车整流罩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定位机构,可使该机车整流罩的--^榫与机车座垫的一座垫卡槽稳定的组立定位,使得机车整流罩卡榫不会产生悬空的状态,当使用者牵车或驻车施加外力于机车整流罩时,卡榫将受到缓冲定位机构的缓冲保护而不易断裂,提升使用的耐用性及便利性。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定位机构作为机车整流罩的一卡榫的保护机制,组设于该机车整流罩上,包括一主体部、一缓冲板以及至少一缓冲柱。主体部具有一槽型定位孔,其套设于机车整流罩的卡榫,缓冲板连接主体部的顶面,用以吸收卡榫与机车座垫间外来的拉力,至少一缓冲柱连接主体部的底面,用以吸收卡榫与尾灯总成间外来的压力。通过上述设计,不论机车整流罩遭受外界施加的拉力或压力,皆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定位机构减低拉扯或挤压的外力破坏,提升使用的耐用性及便利性。
[0006]上述主体部、缓冲板以及至少一缓冲柱可为一体式结构,其具有结构简易单纯的特点,可增进制作效率并降低成本。
[0007]上述缓冲定位机构可为橡胶材质或塑料材质,其具有受力变形的弹性结构,可将外力吸收转化为形变量,妥善保护机车整流罩的卡榫,有效避免受力断裂的情形发生。
[0008]上述缓冲板可紧邻一座垫,提供该座垫的部分支撑,并作为卡榫与座垫间的缓冲结构,藉此,本实用新型所设的缓冲板可避免座垫与卡榫连接处因拉力造成卡榫断裂。
[0009]上述至少一缓冲柱紧邻一尾灯总成,作为卡榫与尾灯总成间的缓冲结构,藉此,本实用新型所设的至少一缓冲柱可避免座垫与卡榫连接处因压力造成卡榫断裂,同时改善卡榫悬空的状态。
[0010]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而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示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0011]图1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0012]图2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定位机构组立于机车整流罩的立体图。
[0013]图3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定位机构组立于机车整流罩的分解图。
[0014]图4a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定位机构组立于机车整流罩的侧视图。
[0015]图4b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定位机构组立于机车整流罩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5系现有机车整流罩的配置立体图。
[0017]图6a系现有机车整流罩的配置侧视图。
[0018]图6b系现有机车整流罩的卡榫断裂处的示意图。
[0019]【符号说明】
[0020]1机车整流罩;10卡榫;
[0021]2缓冲定位机构;21主体部;
[0022]211 槽型定位孔;22缓冲板;
[0023]23缓冲柱;3座垫;
[0024]30座垫卡槽;4尾灯总成;
[0025]91机车整流罩;910卡榫;
[0026]92尾灯总成;93座垫;
[0027]930座垫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29]请参阅图1,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定位机构的立体图。图中出示一种缓冲定位机构2,其包括一主体部21、一缓冲板22及三缓冲柱2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主体部21、缓冲板22以及三缓冲柱23为一体式结构,且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所制成,受力后可将外力吸收转化为形变量,作为缓冲保护之用,同时具有结构简易单纯的特点,可减少加工流程步骤并降低成本。
[0030]如图所示,主体部21具有一槽型定位孔211,主体部21的顶面的一侧向上延伸出一缓冲板22,其与该主体部21的顶面形成一 L型夹角,可提供一抵靠的辅助支撑。另一方面,主体部21的底面向下延伸出三缓冲柱23,其数量可为任一数量,并不以三根缓冲柱为限,而该缓冲柱23的作用同样可提供一抵靠的辅助支撑。藉此,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定位机构2在主体部21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缓冲板22及缓冲柱23的结构特征,系针对机车整流罩的卡榫给予完善的缓冲保护,提升使用的耐用性及便利性。
[0031]接着,请参阅图2及图3,系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定位机构组立于机车整流罩的立体图及分解图。如图所示,上述的缓冲定位机构2将槽型定位孔211套设于机车整流罩1的一卡榫10,并将缓冲定位机构2向内推至卡榫10的尾段,使之与卡榫10的侧壁相抵接,而此时机车整流罩1仅须朝龙头方向推送,即可让卡榫10的前段部分与座垫卡槽30相结合,提供座垫3 —结构支撑。此外,缓冲定位机构2紧邻一尾灯总成4,作为卡榫10与尾灯总成4间的缓冲结构,同时可改善卡榫10悬空的状态。
[0032]再者,请参阅图4a及图4b,系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定位机构组立于机车整流罩的侧视图及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当机车整流罩1受到外来压力时,缓冲定位机构2的三缓冲柱23将会向下抵推尾灯总成4,并产生形变量以吸收瞬间冲击压力;相对地,当机车整流罩1受到外来拉力时,缓冲定位机构2的缓冲板22与主体部21顶面所形成的L型夹角将会向上抵推座垫3,并产生形变量以吸收瞬间冲击拉力。藉此,不论机车整流罩1遭受外界施加的拉力或压力,皆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定位机构2减低拉扯或挤压的外力破坏,提升使用的耐用性及便利性。
[0033]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就可使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缓冲定位机构,组设于一机车整流罩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部,具有一槽型定位孔,其套设于该机车整流罩的一卡榫; 一缓冲板,连接该主体部的顶面;以及 至少一缓冲柱,连接该主体部的底面。2.如权利要求1的缓冲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该缓冲板以及该至少一缓冲柱为一体式结构。3.如权利要求1的缓冲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定位机构为橡胶材质或塑料材质。4.如权利要求1的缓冲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板紧邻一座垫。5.如权利要求1的缓冲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缓冲柱紧邻一尾灯总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缓冲定位机构,组设于一机车整流罩上,包括一主体部、一缓冲板以及至少一缓冲柱。主体部具有一槽型定位孔,其套设于机车整流罩的一卡榫,提供稳定的组立定位,其中,缓冲板连接主体部的顶面,用以吸收卡榫与机车座垫间外来的拉力,至少一缓冲柱连接主体部的底面,用以吸收卡榫与尾灯总成间外来的压力。藉此,不论机车整流罩遭受外界施加的拉力或压力,皆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定位机构减低拉扯或挤压的外力破坏,提升使用的耐用性及便利性。
【IPC分类】B62J17/00
【公开号】CN204979008
【申请号】CN201520734779
【发明人】林松昆, 黄亮诚, 林惠容
【申请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