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扶手的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965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带扶手的鞍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鞍座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扶手的鞍座。
【背景技术】
[0002]由于能源危机的浮现,近年来世界各国皆强调节能减碳的重要性。使得借助人力驱动而不需消耗能源的脚踏车被广为推行,其除了用于作为交通工具外,还可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因此为社会大众所喜爱。
[0003]尤其是用于公共自行车上的鞍座,由于公共自行车长年累月处于被不同体型、不同体重的人群的使用,而且相比普通的家用自行车,得到的保养与维护极少,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日晒,使用寿命便会大打折扣。
[0004]申请号为201220686125.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扶手的鞍座,包括鞍座架和鞍座包,鞍座包安装在鞍座架的正面,鞍座架的上部具有驻车扶手,且该驻车扶手与鞍座架制成一体。
[0005]这种鞍座虽然在停放自行车时方便,省力,但是,有些自行车的质量较重,或是由儿童、女士骑行的时候,遇到一些台阶、或需要将自行车搬运至高楼层的时候,由于身高或力量上的不足,导致用手提着鞍座上的扶手十分吃力,且由于扶手结构的限制,无法提供人们更加方便、省力,适用于身高或力量不足的人士搬运自动车。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扶手的鞍座,方便身高或力量不足的人士搬运自行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扶手的鞍座,包括鞍座壳体、鞍座支架和鞍座面层,所述鞍座壳体固定在鞍座支架上,且鞍座壳体位于所述鞍座支架的上方,鞍座壳体包括正面、背部以及边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设有固定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扶手;
[0008]所述扶手包括支承部与提手部,所述支承部呈凹向背部的弧形结构,且支承部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提手部处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手部起到方便人们将自行车提起的效果,然后,通过将支承部改进成弧形结构,正好能够与人体的肩部贴合,在人们遇到高度不够、或是自行车太重的情况下;由于人腰部的力量与耐力远远大于手部,能够通过将自己的肩膀靠入支承部的弧形结构处、并用腰力将自行车抬起,便能够更加方便地搬运自行车,尤其是身高或力量不足的儿童和女士将自行车搬上台阶的时候,还能够防止车轮托到地面。
[0010]利用固定座能够保证对扶手连接的稳固性。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部背向鞍座壳体的一侧与自身面向固定座一侧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贴合手部的握手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手处的设计,方便人们在提起自行车、用手握住该部位时,更加贴合手部的纹路,达到紧密握住、不打滑的效果,提高实用性和安全性。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与支承部均设有两个、并一一对应连接,且支承部与固定座连接的一端为开叉结构。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承部提高对握手处的固定与连接效果,同时实现自行车的两侧均能够被人们用肩膀抬起;根据不同的尺寸和人体肩膀的宽度,还能够实现肩膀同时抵触两个支承部的情况,在搬运自行车的时候更加平稳。
[0015]开叉结构的支承部提高自身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与固定座连接的稳固,使用更加安全。
[0016]进一步的,所述支承部背向鞍座壳体的一面设有防滑层。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该部位的防滑性能,提高实用性,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紧密地贴合人体的肩膀。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利用呈弧形结构的支承部供人体的肩膀部位嵌入、将自行车抬起,方便身高或力量不足的人士搬运自行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不意图1;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2。
[0021 ]图中:1、鞍座壳体;11、背部;12、边沿;2、鞍座支架;3、鞍座面层;41、支承部;42、扶手部;43、握手处;44、开叉结构;45、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种带扶手的鞍座,包括鞍座壳体1、鞍座支架2和鞍座面层3,所述鞍座壳体I固定在鞍座支架2上,且鞍座壳体I位于所述鞍座支架2的上方,鞍座壳体I包括正面、背部11以及边沿1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11设有固定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扶手;
[0023]所述扶手包括支承部41与提手部,所述支承部41呈凹向背部11的弧形结构,且支承部41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提手部处连接。
[0024]提手部起到方便人们将自行车提起的效果,然后,通过将支承部41改进成弧形结构,正好能够与人体的肩部贴合,在人们遇到高度不够、或是自行车太重的情况下;由于人腰部的力量与耐力远远大于手部,能够通过将自己的肩膀靠入支承部41的弧形结构处、并用腰力将自行车抬起,便能够更加方便地搬运自行车,弧形结构又能起到勾状的效果,防止因倾斜,扶手从肩膀上滑出,引发安全事故,这样的设计尤其是适用身高或力量不足的儿童和女士将自行车搬上台阶的时候,还能够防止车轮托到地面。
[0025]利用固定座能够保证对扶手连接的稳固性。
[0026]进一步的,所述提手部背向鞍座壳体I的一侧与自身面向固定座一侧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贴合手部的握手处43。
[0027]握手处43的设计,方便人们在提起自行车、用手握住该部位时,更加贴合手部的纹路,达到紧密握住、不打滑的效果,提高实用性和安全性。
[002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与支承部41均设有两个、并——对应连接,且支承部41与固定座连接的一端为开叉结构44。
[0029]两个支承部41提高对握手处43的固定与连接效果,同时实现自行车的两侧均能够被人们用肩膀抬起;根据不同的尺寸和人体肩膀的宽度,还能够实现肩膀同时抵触两个支承部41的情况,在搬运自行车的时候更加平稳。
[0030]开叉结构44的支承部41提高自身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与固定座连接的稳固,使用更加安全。
[0031]扶手与固定座可以一体成型设计,也可以采用螺栓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均能够达到连接牢固的效果,且开叉的结构部位在设计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设计成“Y”字形的结构,节省材料的同时,受力更加均匀、平稳。
[0032]进一步的,所述支承部41背向鞍座壳体I的一面设有防滑层45。
[0033]提高该部位的防滑性能,提高实用性,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紧密地贴合人体的肩膀。
[0034]防滑层45与握手处43的表面优选采用橡胶材料,且防滑层45与握手处43—样,在表面铺设防滑颗粒,提高防滑效果,且防滑颗粒可以选择采用中空的、多边形结构设计,柔软、舒适,又不失摩擦力,并能够紧紧依附在人体肩膀上不规则、不平整的衣服上。
[00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6]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带扶手的鞍座,包括鞍座壳体(I)、鞍座支架(2)和鞍座面层(3),所述鞍座壳体(I)固定在鞍座支架(2)上,且鞍座壳体(I)位于所述鞍座支架(2)的上方,鞍座壳体(I)包括正面、背部(11)以及边沿(1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11)设有固定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扶手; 所述扶手包括支承部(41)与提手部,所述支承部(41)呈凹向背部(11)的弧形结构,且支承部(41)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提手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扶手的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背向鞍座壳体(I)的一侧与自身面向固定座一侧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贴合手部的握手处(4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扶手的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支承部(41)均设有两个、并一一对应连接,且支承部(41)与固定座连接的一端为开叉结构(4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扶手的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41)背向鞍座壳体(I)的一面设有防滑层(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扶手的鞍座,方便身高或力量不足的人士搬运自行车,包括鞍座壳体、鞍座支架和鞍座面层,所述鞍座壳体固定在鞍座支架上,且鞍座壳体位于所述鞍座支架的上方,鞍座壳体包括正面、背部以及边沿,所述背部设有固定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扶手;所述扶手包括支承部与提手部,所述支承部呈凹向背部的弧形结构,且支承部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提手部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带扶手的鞍座。
【IPC分类】B62J1/28
【公开号】CN205311759
【申请号】CN201620028727
【发明人】朱巧敏, 王一正, 常秋成
【申请人】温岭东方红车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