桴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189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桴济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桴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船体包括承重板和漂浮材料,漂浮材料固定在承重板上;船体前端为三角形,后端为长方形,长方形部分的长宽比为44.5:43;在船体下部设有分力板,牵引绳末端开叉,一端固定在船体前端三角形部分的顶角上,另一端固定在船体前端三角形部分的一个底角上,牵引绳末端开叉角度为22.62°,且此开叉角的角平分线的延长线与分力板延长线垂直。本发明能够运载小型货物,放大后可载人、畜渡河,并且能够救援,方便快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高。
【专利说明】桴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载、救援及娱乐器械,该器械用于有一定流速的河水上,垂直于河水流动方向运动,而且自身没有动力,具体是一种桴济。
【背景技术】
[0002]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人类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利用河水的水流可以做成运载货物的工具,而且水流速越快效果越好,不仅方便快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成本低,实用性高。河边经常会有溺水的事故发生,等专业救援人员到来为时已晚,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既能运载小型货物,又能救援的桴济,桴:古代称小型筏子;济:为渡的意思,如“同舟共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的一种既能运载小型货物,又能救援的桴济。
[0004]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桴济,包括船体和牵引绳,船体包括承重板和漂浮材料,漂浮材料固定在承重板上;船体前端为直角三角形,后端为长方形,长方形部分的长宽比为44.5:43,船体前端直角三角形的长边与长方形部分的宽等长且紧密相连;在船体下部设有分力板,牵引绳末端开叉,一端固定在船体前端三角形部分的顶角上,另一端固定在船体前端三角形部分的一个底角上,牵引绳末端开叉角度为22.62°,且此开叉角的角平分线的延长线与分力板延长线垂直。
分力板可以为长方形,其长宽比为29.5:6,分力板与船体长方形部分的宽的角度为32.7° "52.7°。
[0005]分力板也可以为弧形,其弦与船体长方形部分的宽所成角度为32.7°飞2.7°。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运载小型货物,放大了可载人、畜渡河,而且能够救援,方便快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高。另一方面,本发明科学地将废弃物转化制成对人类有益的产品,保护了环境不被污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仰视图。
[0008]图中:1、船体,2、牵引绳,3、分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所示,桴济,包括船体I和牵引绳2,船体I包括承重板和漂浮材料,漂浮材料固定在承重板上。船体前端为直角三角形,后端为长方形,长方形部分的长宽比为44.5:43,船体前端直角三角形的长边与长方形部分的宽等长且紧密相连。在船体下部设有分力板3,分力板3为长方形,其长宽比为29.5:6,分力板与船体长方形部分的宽的角度为42.7。[0010]牵引绳2末端开叉,一端固定在船体前端三角形部分的顶(直角)角上,另一端固定在船体前端三角形部分的一个底角上,牵引绳末端开叉角度为22.62°,且此开叉角的角平分线的延长线与分力板3延长线垂直。
【权利要求】
1.桴济,包括船体和牵引绳,其特征在于:船体包括承重板和漂浮材料,漂浮材料固定在承重板上;船体前端为直角三角形,后端为长方形,长方形部分的长宽比为44.5:43 ;船体前端直角三角形部分的长边与长方形部分的宽等长且紧密相连,在船体下部设有分力板,牵引绳末端开叉,一端固定在船体前端三角形部分的顶角上,另一端固定在船体前端三角形部分的一个底角上,牵引绳末端开叉角度为22.62°,且此开叉角的角平分线的延长线与分力板延长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桴济,其特征在于:分力板为长方形,其长宽比为29.5:6,分力板与船体长方形部分的宽的角度为32.7°?5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桴济,其特征在于:分力板为弧形,其弦与船体长方形部分的宽所成角度为32.7°?52.7°。
【文档编号】B63C9/04GK103921893SQ201310011836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4日
【发明者】邓项递, 邓新晶 申请人:邓项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