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呆木的内河游轮尾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333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带呆木的内河游轮尾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带呆木的内河游轮尾部结构,包括船体及船体尾部,其特征在于:在船体尾部的中部设置有横截面呈矩形的呆木,该呆木沿船体的长度方向为楔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布置合理、安装方便的优点,对推进装置来流进行分离,有效地防止了推进装置产生的水流之间的相互干扰,使得船舶推进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专利说明】带呆木的内河游轮尾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河船舶,特别是长江内河游轮的尾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长江内河游轮由于受到航道等因素的影响,吃水较小,普遍采用双桨船型,但常规 双桨船型的推进效率较低,附体阻力较大,难以满足当前节能减排绿色船舶的要求。目前, 为了满足节能减排绿色船舶的要求,长江内河游轮采用了全回转推进方式,该推进方式取 消了舵装置,可以提高船舶的推进效率,增加船舶操纵的灵活性,但推进方式中的螺旋桨会 受到水流的冲击,螺旋桨之间的流场会发生相互干扰,降低了螺旋桨推进过程的稳定性和 高效性,减弱了操纵过程中的航向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布置合理的带呆木的内河游轮尾部结构,它 可以对推进装置来流进行分离,有效地防止了推进装置产生的水流之间的相互干扰,使得 船舶推进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1?。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船体及船体尾部,其特 征在于:在船体尾部的中部设置有横截面呈矩形的呆木,该呆木沿船体的长度方向为楔形, 在船体尾部的中部设置有横截面呈矩形的呆木,该呆木沿船体的长度方向为楔形,呆木的 两端为圆弧形,呆木的底部与船体的底板平齐。
[0005] 船体尾部设置呆木后,可将螺旋桨来流进行分离,使得螺旋桨各自的流场互不干 扰,保证螺旋桨周围水流的一致性,从而保证螺旋桨推进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0006]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布置合理、安装方便的优点,对推 进装置来流进行分离,有效地防止了推进装置产生的水流之间的相互干扰,使得船舶推进 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1?。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
[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0010]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呆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船体1及船体尾部2,其特征在于:在船体尾部2的 中部设置有横截面呈矩形的呆木3,该呆木3沿船体的长度方向为楔形。船体尾部设置呆木 后,可将螺旋桨来流进行分离,使得螺旋桨各自的流场互不干扰,保证螺旋桨周围水流的一 致性,从而保证螺旋桨推进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0013] 如图1所示,呆木3的底部与船体1的底板平齐。如图3所示,呆木3的两端为圆 弧形。呆木3固定在船体尾部2的倾斜部位,呆木3的两端为圆弧形可以减小阻力,提高螺 旋桨来流的分离效果。
【权利要求】
1. 一种带呆木的内河游轮尾部结构,包括船体(1)及船体尾部(2),其特征在于:在船 体尾部(2 )的中部设置有横截面呈矩形的呆木(3 ),该呆木(3 )沿船体(1)的长度方向为楔 形,呆木(3)的两端为圆弧形,呆木(3)的底部与船体(1)的底板平齐。
【文档编号】B63B3/40GK203864922SQ201320643277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8日
【发明者】彭建虎, 叶桦, 李维德 申请人:重庆新世纪游轮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