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9512发布日期:2020-04-17 22:1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海上救生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空投的小型高抗浪漂浮平台,尤其是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



背景技术:

漂浮平台主要用于海上救援,由船体、二氧化碳气瓶、充气装置、附件等组成,由于漂浮平台良好的强度、气密性、充气性、稳定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海上救生领域。

现有漂浮平台体积较大,搭载人数较多,只能抗三级海况,采用手动启动,只能在近海救援时单独使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独立包装,单独使用,不能快速投入救援;承载人数多,船体面积过大,在恶劣海况下稳定性差;采用手动启动充气,需要待救援人员清醒具备操作充气开关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解决了漂浮平台在恶劣环境下稳定性的问题以及空投救生单元里漂浮平台所占空间较大的问题,可以自动充气体快速投入使用,为海上救援行动带来便利,提高了救生成功率,同时为后续的救援行动奠定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包括船体、气瓶、充气装置,所述船体,包括浮筒、船篷、立柱、船底和水囊,所述浮筒包括互为备用的上浮筒和下浮筒,所述立柱,连接在上浮筒上,用于承载船篷;所述船篷,用单扣锦丝带连接在立柱上;所述船底较深,使使用者坐在船底上船底深度低于下浮筒,所述水囊连接在下浮筒下方;

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接头、充气阀体、撞针、弹簧、摇臂及圆柱销,气瓶旋合在充气阀体的撞针下部,充气阀体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接头分别与进气管的一端旋合,进气管另一端分别连接船体上浮筒和下浮筒,使气瓶的气体进入上浮筒和下浮筒;

摇臂一端与主伞系统连接,另一端卡在圆柱销与撞针之间,并可绕圆柱销转动,推动撞针运动击穿气瓶瓶阀的膜片;

海上空投救生单元空中启动后,主伞系统向上运动的拉力将摇臂旋转拉脱,摇臂旋转时推动撞针向下运动,击穿气瓶瓶阀的膜片,气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冲出,通过接头和进气管进入浮筒,使漂浮平台展开成型,产生浮力。

上述方案中,所述漂浮平台充气后展开尺寸为1500mm×1500mm×1100mm,就坐面积0.95m2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瓶,瓶口通过膜片密封,提高漂浮平台的低温充气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其结构设计更小型化,能与其他救生单元集成,使用机动灵活;其具备可空投能力,在空中能快速充气成型;其漂浮稳定性好,可抗五级海况,且适用于远海救生,因此,本发明具备“可空投性”、“小型性”“高抗浪”的优点。

“可空投性”体现在漂浮平台可跟随海上空投救生单元一起投放,海上空投救生单元空中启动后,主伞包向上运动的拉力将摇臂旋转拉脱,摇臂旋转时推动撞针向下运动,击穿气瓶瓶阀的膜片,气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冲出,通过接头和进气管进入浮筒,使浮筒展开成型,产生浮力,适用于海上空投救生,配合其他的救生单元可对遇险人员快速空投补给,提高遇险人员的生存、自救能力,为后续的生存待救及救援行动奠定基础,应用前景广泛。“小型性”体现在漂浮平台充气后展开尺寸约为1500mm×1500mm×1100mm,就坐面积约0.95m2,额定承载人数2名。“高抗浪”体现在本发明创新性设计了下沉式船底,其设计较深,使用者坐在船底上时,船底深度低于下浮筒,吃水较多,使船体更不易倾覆,增加船的稳定性,且其可抗五级海况,更好地为遇险人员提供救生平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空投的小型高抗浪漂浮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充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空投过程示意图。

其中,1-船篷、2-上浮筒、3-下浮筒、4-水囊、5-船底、6-充气阀体、7-密封垫、8-撞针、9-弹簧、10-密封圈、11-摇臂、12-圆柱销、13-主伞系统、14-充气装置、15-气瓶、16-漂浮平台。

具体实施例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包括船体、气瓶、充气装置14,所述船体,包括浮筒、船篷1、立柱、船底5和水囊4,所述浮筒包括互为备用的上浮筒2和下浮筒3,保证漂浮平台的浮力与稳定性,同时保证其中一个浮筒破损后,另一浮筒仍能提供救生作用;所述立柱,连接在上浮筒2上,用于承载船篷1,可以实现漂浮平台的挡风、遮雨遮阳、集水和瞭望功能;所述船篷1,用单扣锦丝带连接在立柱上;所述船底较深,使使用者坐在船底5上船底5深度低于下浮筒3,吃水较多,使船更不易倾覆,增加船的稳定性;所述水囊连接在下浮筒3下方,为漂浮平台提供稳定性。

所述充气装置14,包括接头、充气阀体6、撞针8、弹簧9、摇臂11及圆柱销12,气瓶旋合在充气阀体6的撞针8下部,充气阀体6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接头分别与进气管的一端旋合,进气管另一端分别连接船体上浮筒2和下浮筒3,使气瓶15的气体进入上浮筒2和下浮筒3;

摇臂11一端与主伞系统13连接,另一端卡在圆柱销12与撞针8之间,并可绕圆柱销12转动,推动撞针8运动击穿气瓶15瓶阀的膜片;

海上空投单元从特种航弹中空投时,救生单元由航弹的尾舱减速伞整体拉出,伞先拉出,漂浮平台16、救生物品等利用主伞系统13开伞过载形成的拉力从救生单元中拉出,漂浮平台16拉出后,利用下落过程中重力作用产生的过载启动充气装置14,开始充气。

漂浮平台可跟随海上空投救生单元一起投放,海上空投救生单元空中启动后,主伞包13向上运动的拉力将摇臂11旋转拉脱,摇臂11旋转时推动撞针8向下运动,击穿气瓶15瓶阀的膜片,气瓶15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冲出,通过接头和进气管进入浮筒2、3,使浮筒2、3展开成型,产生浮力。漂浮平台16在风力作用下逐渐向遇险人员漂移,最终遇险人员登上漂浮平台16,等待救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包括船体、气瓶、充气装置(14),所述船体包括浮筒、船篷(1)、立柱、船底(5)和水囊(4),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包括互为备用的上浮筒(2)和下浮筒(3),所述立柱,连接在上浮筒(2)上,用于承载船篷(1);所述船篷(1)连接在立柱上;所述船底(5)深度低于下浮筒(3),所述水囊连接在下浮筒(3)下方;

所述充气装置(14)包括接头、充气阀体(6)、撞针(8)、弹簧(9)、摇臂(11)及圆柱销(12),气瓶旋合在充气阀体(6)的撞针(8)下部,充气阀体(6)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接头分别与进气管的一端旋合,进气管另一端分别连接船体上浮筒(2)和下浮筒(3),使气瓶(15)的气体进入上浮筒(2)和下浮筒(3);

摇臂(11)一端与主伞系统(13)连接,另一端卡在圆柱销(12)与撞针(8)之间,并可绕圆柱销(12)转动,推动撞针(8)运动击穿气瓶(15)瓶阀的膜片;

海上空投救生单元空中启动后,主伞系统(13)向上运动的拉力将摇臂旋转拉脱,摇臂旋转时推动撞针向下运动,击穿气瓶瓶阀的膜片,气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冲出,通过接头和进气管进入浮筒,使漂浮平台展开成型产生浮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平台充气后展开尺寸为1500mm×1500mm×1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平台就坐面积0.95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15)瓶口通过膜片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篷(1)与所述立柱用单扣锦丝带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包括船体、气瓶、充气装置,船体包括浮筒、船篷、立柱、船底和水囊,立柱连接在上浮筒上,船篷连接在立柱上,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接头、充气阀体、撞针、弹簧、摇臂及圆柱销,气瓶旋合在充气阀体的撞针下部,充气阀体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接头分别与进气管的一端旋合,进气管另一端分别连接船体上浮筒和下浮筒;摇臂一端与主伞系统连接,另一端卡在圆柱销与撞针之间,并可绕圆柱销转动,推动撞针运动击穿气瓶瓶阀的膜片;空投救生单元空中启动后,主伞系统向上运动的拉力将摇臂旋转拉脱,摇臂旋转时推动撞针向下运动,击穿气瓶瓶阀的膜片,气瓶内的气体冲出,通过接头和进气管进入浮筒,使漂浮平台展开成型产生浮力。

技术研发人员:胡天鑫;谷庆风;李名琦;万曲;马启明;文吉标;高飞;梁伟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