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2011发布日期:2020-08-07 17:33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是将船体放在斜坡上利用船体自身重力滑落水面的救生艇,由于船体为全密闭式,因此,船体内发生火灾时船体内的喷淋系统会阻断明火,而密闭的空间内,空气有些,燃烧后的舱内空气含量极低,使密闭的舱内不利于人员逃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包括高压空气瓶、高压空气软管和低压空气供应管路,所述高压空气瓶与高压空气软管连通,且连通处设有释放阀门,所述高压空气软管通过低压调节阀与低压空气供应管路连通,连通处设有低压阀,所述低压调节阀上装配有舱内空气压力表和空气瓶压力表,高压空气软管上连通有充气阀,充气阀上设有充气口。

进一步,所述高压空气软管和低压空气供应管路均为阻燃管。

进一步,所述低压调节阀通过低压阀与低压空气供应管路连通。

进一步,所述充气阀位于低压调节阀与高压空气燃管连通处。

进一步,所述高压空气软管连通有多个高压空气瓶,连通处分别设有释放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高压空气瓶作为空气源,为燃烧熄灭后的仓室内提供低压空气,提高仓室内空气量,提高了密闭的舱内人员逃生的生还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压空气瓶,2释放阀门,3高压空气软管,4充气阀,5充气口,6低压调节阀,7空气瓶压力表,8舱内空气压力表,9低压阀,10低压空气供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包括高压空气瓶1、高压空气软管3和低压空气供应管路10,所述高压空气瓶1与高压空气软管3连通,且连通处设有释放阀门2,所述高压空气软管3通过低压调节阀6与低压空气供应管路10连通,连通处设有低压阀9,所述低压调节阀6上装配有舱内空气压力表8和空气瓶压力表7,高压空气软管3上连通有充气阀4,充气阀4上设有充气口5。

进一步,所述高压空气软管3和低压空气供应管路10均为阻燃管。

进一步,所述低压调节阀6通过低压阀9与低压空气供应管路10连通。

进一步,所述充气阀4位于低压调节阀6与高压空气燃管连通处。

进一步,所述高压空气软管3连通有多个高压空气瓶1,连通处分别设有释放阀。

该实用新型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使用时打开释放阀和低压阀9,高压空气瓶1内的高压空气通过高压空气软管3经低压调节阀6后,通过低压空气供应管路10排放,通过舱内空气压力表8来判定舱体内的空气压力,高压空气瓶1内的压力通过空气瓶压力表7进行判定,并通过充气阀4上的充气口5为高压空气瓶1内补充高压空气。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包括高压空气瓶、高压空气软管和低压空气供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空气瓶与高压空气软管连通,且连通处设有释放阀门,所述高压空气软管通过低压调节阀与低压空气供应管路连通,连通处设有低压阀,所述低压调节阀上装配有舱内空气压力表和空气瓶压力表,高压空气软管上连通有充气阀,充气阀上设有充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空气软管和低压空气供应管路均为阻燃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调节阀通过低压阀与低压空气供应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位于低压调节阀与高压空气燃管连通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空气软管连通有多个高压空气瓶,连通处分别设有释放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该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供气系统,包括高压空气瓶、高压空气软管和低压空气供应管路,所述高压空气瓶与高压空气软管连通,且连通处设有释放阀门,所述高压空气软管通过低压调节阀与低压空气供应管路连通,连通处设有低压阀,所述低压调节阀上装配有舱内空气压力表和空气瓶压力表,高压空气软管上连通有充气阀,充气阀上设有充气口。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高压空气瓶作为空气源,为燃烧熄灭后的仓室内提供低压空气,提高仓室内空气量,提高了密闭的舱内人员逃生的生还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文教玻璃钢厂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