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6399发布日期:2020-07-07 14:05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螺旋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螺旋桨。



背景技术:

目前螺旋桨通常为圆形,螺旋桨转动时,桨叶外围的速度大于中心的速度,引起桨叶外围喷出的流体速度大于内部流体速度;桨叶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流体一起转动,引起流体做离心运动;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螺旋桨喷出的流体中心压力小于外围的压力,螺旋桨喷出流体压力不均匀使螺旋桨效率变低。特别是轮船在高速航行时螺旋桨喷出水流中心会产生空泡现象,影响螺旋桨效率,为了提升轮船螺旋桨性能,目前有采用加装导流管和加装消涡鳍,起到一定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螺旋桨采用了新的结构形式,使螺旋桨喷出流体压力均匀,避免产生空泡现象影响螺旋桨性能,所述流体是液体、气体或可以流动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桨毂、内环桨叶和加强导流环;所述桨毂用于连接动力转轴和若干内环桨叶;所述内环桨叶纵斜角大于15度,使进入的流体可以分解成沿桨毂的轴方向和桨毂的直径方向,从而增加喷出流体中心的压力,避免喷出流体中心压力不足而降低螺旋桨的性能,桨叶导边转动形成的面为锥体面或近似锥体面,流体进入的面积大于喷出的面积从而增加喷出压力;所述加强导流环用于加强桨叶的强度,避免内环桨叶根部弯矩过大损坏,同时起到导流的作用,约束流体在桨毂的直径方向离心运动。

在加强导流环外部设置若干外环桨叶提升螺旋桨的推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螺旋桨喷出流体压力均匀,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螺旋桨示意图进行说明,下面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螺旋桨示意图:

桨毂1、内环桨叶2、加强导流环3。

图2为螺旋桨设置外环桨叶示意图:

桨毂1、内环桨叶2、加强导流环3、外环桨叶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螺旋桨,包括:桨毂1、内环桨叶2和加强导流环3;所述桨毂1用于连接动力转轴和若干内环桨叶2;所述内环桨叶2纵斜角大于15度,使进入的流体可以分解成沿桨毂1的轴方向和桨毂1的直径方向,从而增加喷出流体中心的压力,避免喷出流体中心压力不足而降低螺旋桨的性能,桨叶2导边转动形成的面为锥体面或近似锥体面,流体进入的面积大于喷出的面积从而增加喷出压力;所述加强导流环3用于加强桨叶的强度,避免内环桨叶2根部弯矩过大损坏,同时起到导流的作用,约束流体在桨毂1的直径方向离心运动。

实施例2,如图2所示螺旋桨,在加强导流环3外部设置若干外环桨叶4提升螺旋桨的推力。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根据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更改或修饰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包括:桨毂(1)、内环桨叶(2)和加强导流环(3);所述桨毂(1)用于连接动力转轴和若干内环桨叶(2);所述内环桨叶(2)纵斜角大于15度,使进入的流体可以分解成沿桨毂(1)的轴方向和桨毂(1)的直径方向,从而增加喷出流体中心的压力,桨叶(2)导边转动形成的面为锥体面或近似锥体面,流体进入的面积大于喷出的面积从而增加喷出压力;所述加强导流环(3)用于加强桨叶的强度,避免内环桨叶(2)根部弯矩过大损坏,同时起到导流的作用,约束流体在桨毂(1)的直径方向离心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在加强导流环(3)外部设置若干外环桨叶(4)提升螺旋桨的推力。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螺旋桨采用了新的结构形式,由桨毂、内环桨叶、加强导流环和外环桨叶组成,使螺旋桨喷出流体压力均匀,提升螺旋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莫崇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莫崇规
技术研发日:2019.11.09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