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33597发布日期:2022-08-06 02:3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


背景技术:

2.内河存在水流速度一定、船舶横摇运动幅度小且水深较浅的特点,普通的船舶在内河上行驶时,水流阻力大,导致船舶前进时能耗大,无法实现低碳航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阻力小、能耗少的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包括纵流船本体,在纵流船本体的底部沿垂直船长方向设置有多个浮力舱,在每个浮力舱内部或外部均设置有向纵流船本体下方产生气泡且使气泡附着在纵流船本体底面的气泡传输管路。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采用了纵流船的特点,可使大部分水流沿着船底纵向流动,同时结合浮力舱中的气泡传输管路,气泡在纵流船本体下方产生并在克服水压的情况下经自身浮力上升至附着在纵流船本体的底面上,在纵流船本体的底面上形成空气层,以减小纵流船本体的底面在航行过程中与水的摩擦,降低摩擦阻力,从而使纵流船本体在航行时阻力小、能耗少;且由于船体在内河中航行时波浪较海洋中小,因而可有效确保产生的气泡不易溃散,进一步确保了气泡减阻船在内河上低能耗运行,实现在内河上的低碳航运。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8.图3为图2中a-a方向截图。
具体实施方式
9.一种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纵流船本体1,在纵流船本体1的底部沿垂直船长方向设置有多个浮力舱2,在每个浮力舱2内部或外部均设置有向纵流船本体1下方产生气泡7且使气泡附着在纵流船本体1底面的气泡传输管路。所述纵流船本体1为现有技术,其特点是船体首尾具有较长的进流段和去流段,且在船体首尾不存在船宽的明显收缩,船体的船首为平头,而非尖头,船体底面为平底。通常情况下,气泡传输管路均设置在浮力舱2内部,这样的好处是不会增加纵流船本体1的附加阻力,但是不便于维护,因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一个或几个浮力舱中的气泡传输管路设置在浮力舱外部,以增加维护的便利性。
10.所述气泡传输管路包括沿纵流船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空气输送管3,在空气输送管3上沿纵向布置有多个空气出口,在每个空气出口上均设置有气嘴,所述气嘴伸出至纵流
船本体1底面下方。空气输送管3与纵流船本体1上放置的空气压缩机连通,通过空气压缩机向空气输送管3内输送空气并形成气泡,并经气嘴排出气泡至纵流船本体1下方,以确保气泡浮起时可附着于纵流船本体1的底面上。
11.多个浮力舱2由水密分隔舱壁4隔开,而空气输送管3外部则由水密保护壁板5将其包裹在内,以防止水进入船体内。所述水密分隔舱壁4以及水密保护壁板5均是具有水密封作用的板材,均属于船舶领域内常用的密封技术手段。
12.所述浮力舱2的底部剖面的线型6呈向上拱起的弧形,以确保产生的气泡可沿向上拱起的弧形结构移动至均匀附着于整个纵流船本体1的底面上。浮力舱2的底部剖面的线型弧度需根据实际船体进行计算,如:可截取船舶舵叶设计常用的naca叶型剖面上的部分曲线段;或者采用抛物线线型,依据cfd计算以及模型试验确定抛物线线型的拱度。通过以上方法得出最为合理的弧形线型,以避免产生的气泡因流动过快或过慢而无法均布于整个纵流船本体1的底面上,进一步确保气泡减阻船航行时阻力小、能耗少。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流船本体(1),在纵流船本体(1)的底部沿垂直船长方向设置有多个浮力舱(2),在每个浮力舱(2)内部或外部均设置有向纵流船本体(1)下方产生气泡(7)且使气泡附着在纵流船本体(1)底面的气泡传输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传输管路包括沿纵流船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空气输送管(3),在空气输送管(3)上沿纵向布置有多个空气出口,在每个空气出口上均设置有气嘴,所述气嘴伸出至纵流船本体(1)底面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其特征在于:多个浮力舱(2)由水密分隔舱壁(4)隔开,而空气输送管(3)外部则由水密保护壁板(5)将其包裹在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舱(2)的底部剖面的线型(6)呈向上拱起的弧形。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采用了纵流船的特点,可使大部分水流沿着船底纵向流动,同时结合浮力舱中的气泡传输管路,气泡在纵流船本体下方产生并在克服水压的情况下经自身浮力上升至附着在纵流船本体的底面上,在纵流船本体的底面上形成空气层,以减小纵流船本体的底面在航行过程中与水的摩擦,降低摩擦阻力,从而使纵流船本体在航行时阻力小、能耗少;且由于船体在内河中航行时波浪较海洋中小,因而可有效确保产生的气泡不易溃散,进一步确保了气泡减阻船在内河上低能耗运行,实现在内河上的低碳航运。的低碳航运。的低碳航运。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飞 李明敏 祝文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五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