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碰撞预警及碰撞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1948发布日期:2022-05-26 04:3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碰撞预警及碰撞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碰撞预警及碰撞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江河和海洋上所布设的浮标对航海安全及水上环境数据采集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传统的浮标布设在江河或海洋上时,通常会在其上安装有航标灯,以便于提醒来往船只,而航标灯受外界环境影响,经常容易损坏,因此船只时常会碰撞到浮标,使得浮标受损,传统的浮标上并未设置有通信装置,因此浮标只能依赖运维人员定期巡检,运维周期较长,无法做到及时高效运维,因此仍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防碰撞预警及碰撞报警装置,包括浮标,所述浮标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通讯模块和声光报警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扫描雷达,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的下端设置有姿态传感器,所述浮标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扫描雷达、姿态传感器、通讯模块和声光报警器相连接。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感应浮标与船只距离,及时作出预警提示,减少了船只与浮标碰撞的概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也能够在浮标受到撞击受损时及时传递信号通知运维人员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5.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7.图中:1、浮标;2、控制单元;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通讯模块;6、声光报警器;7、扫描雷达;8、姿态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8.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9.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10.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碰撞预警及碰撞报警装置,包括浮标1,所述浮标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设置有通讯模块5和声光报警器6,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上端设置有扫描雷达7,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之间设置有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的下端设置有姿态传感器8,所述浮标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单元2,
所述控制单元2与扫描雷达7、姿态传感器8、通讯模块5和声光报警器6相连接。
11.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扫描雷达7实时监测附近船只与浮标1之间的距离,并且通过姿态传感器8监测浮标1是否受到撞击,将扫描雷达7和姿态传感器8监测的信息传递到控制单元2进行判断,若有船只接近浮标1,控制单元2会控制声光报警器6发出警报提心船只,从而避免船只碰撞浮标1,若浮标1受到撞击,则控制单元2会控制通讯模块5向运维人员传递信息,使运维人员及时进行维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感应浮标与船只距离,及时作出预警提示,减少了船只与浮标碰撞的概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也能够在浮标受到撞击受损时及时传递信号通知运维人员进行维修。
13.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碰撞预警及碰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标(1),所述浮标(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设置有通讯模块(5)和声光报警器(6),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上端设置有扫描雷达(7),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之间设置有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的下端设置有姿态传感器(8),所述浮标(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单元(2),所述控制单元(2)与扫描雷达(7)、姿态传感器(8)、通讯模块(5)和声光报警器(6)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碰撞预警及碰撞报警装置,包括浮标,所述浮标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通讯模块和声光报警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感应浮标与船只距离,及时作出预警提示,减少了船只与浮标碰撞的概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也能够在浮标受到撞击受损时及时传递信号通知运维人员进行维修。及时传递信号通知运维人员进行维修。及时传递信号通知运维人员进行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宋励奋 吴益新 陈冬冬 裘建宇 李润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憬知梦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