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浮助泳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6494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浮助泳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供自学游泳用的自浮助泳舟。
目前游泳用品主要有游泳衣、救生圈、气垫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供人们自学游泳的辅助工具,用以解决无师自学游泳的困难,推动游泳运动群众化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自浮助泳舟,主要由腰腹形空间曲面架、蒙布、气囊、腿套及系带等组成。腰腹形空间曲面架13的组成有空间曲边四边形外框3、曲线形内肋5固接形成整体骨架;骨架内侧面固缝着用柔软结实的织物做成的内绷布4,以使泳者体肤感觉舒适;骨架外侧面固缝着用结实而平滑的织物做成的外绷布6,以使气囊8变形自如不受损伤。外绷布6的上面蒙有固缝于外框3上的弹性蒙布1,此二者形成封装气囊8的囊腔,气囊由气密性膜料制成,气囊的气嘴9和与其相连的气塞10则置于囊腔之外;外框3的下框边上固缝着一对用弹性织物制成的腿套2;外框两侧边上固缝着一对呈梯形的翼布7的下底边,翼布用来均匀拉力以保持曲面架13的构形;翼布的上底边上连接着用弹性织物制成的一对腰系带11,其中之一的自由端上装有拉钩12,另一条的自由端上装有钩孔15;外框3的上框边上固缝着两条用布料制成的颈系带16。本实用新型自浮助泳舟的内绷布4上还缝有一圈用织物制成的帽边14,使该舟可作为一种方便帽,让泳者在水外遮阳挡雨且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充分利用了重心定律,以最小的外加浮力体体积托在人体的重心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水的阻力、发挥了舟体浮力的作用、保证了四肢运动过程中人体的平衡,且不因它的存在而影响四肢的随意运动。因而它不仅可以用来救生和游戏,而主要作用在于简单而安全地解决了完全不会游泳的泳者无师自学游泳的困难。它将会有力地推动群众性游泳运动的发展。它又可作为方便帽,具有一物多用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腰腹形空间曲面架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操作如下泳者下水前用口吹气嘴9将气囊8中充满空气,堵上气塞10,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肯定无漏气发生后,先套上腿套2,将舟体置于腹部,再扣上腰系带11,系上颈系带16即可下水。入水后伸展双臂及双腿,平伏于水面,仰头于水外,可保证自由呼吸;继而便可在教师指导或自我实践之下,以缓慢的动作从容不迫地学习正确的游泳动作。随着游泳技术的熟练,可逐渐减少对气囊的充气量,直至完全学会独自游泳而弃舟。同理,利用本舟可水平仰卧于水面学仰泳,直立于水中行走;可又作为新工具来发展新的运动花样。在水外,无论充气与否,都可经泳者适当整理系带之后,将本舟当作帽子戴。
权利要求一种由腰腹形空间曲面架、蒙布、气囊、腿套及系带等组成的自浮助泳舟,其特征在于腰腹形空间曲面架(13)由空间曲边四边形外框(3)与曲线形内肋(5)固接形成的整体骨架,及骨架内侧面固缝着的内绷布(4)、外侧面固缝着的外绷布(6)四者共同构成;外绷布(6)之上蒙有固缝于外框(3)上的弹性蒙布(1),此二者形成封装气囊(8)的囊腔,气囊(8)的气嘴(9)和与其相连的气塞(10)要置于腔外;外框(3)的下框边上固缝着一对弹性腿套(2),两侧边上固缝着一对梯形翼布(7)下底边;翼布的上底边连接着两条弹性腰系带(11),其中一条的自由端上装有拉钩(12),另一条的自由端上装有钩孔(15);外框(3)的上框边上固缝着两条颈系带(16);内绷布(4)上缝有帽边(14)。
专利摘要一种自浮助泳舟,属体育用品领域,提供一种自学游泳用的新工具;主要由腰腹形空间曲面架、蒙布、气囊及系带等组成。利用本舟可使不会游泳的泳者自动伏于水面或立于水中而头部露在水外,保证安全可靠地学习游泳。呈人体自然延伸的流线构形,使其穿着舒适美观,肢体运动自如,解决了救生圈、气垫等只适于救生、游戏,而不宜用来自学游泳的难题;另附设帽边,供在岸上作遮阳挡雨的方便帽用。本舟轻小多用、简单易制、成本低廉,而使用携带安全方便。
文档编号B63C9/00GK2267203SQ96201848
公开日1997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2日
发明者刘正中, 宁雅丽 申请人:刘正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