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岛礁环境的物资储运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784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岛礁环境的物资储运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驳船式的平台,更具体说,涉及物资储存、转运的平台。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海洋面积广阔,岛屿和礁盘众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有很多岛礁的基础生活设施建设极其落后,甚至没有可供船舶停靠的码头,导致岛礁上居民的各种保障设施远远落后于陆地。此外,由于珊瑚礁盘上水位较浅,水位值小于大部分常规船舶或海洋平台的设计吃水值,因而大多数的常规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物无法驶入岛礁附近海域。
[0003]现有技术下,岛礁上的物资油料补给只能用两种方式:较低水位时,物资依靠机动舢板转运至岛礁;涨潮水位时,物资装在驳船中,使用小艇拖运至岛礁。但是,无论是机动舢板还是驳船,都存在诸多劣势。第一,无论机动舢板还是驳船,主尺度都很小,排水量小,载重量小,因此每次运输物资数量很少,运输能力极其有限。第二,机动舢板和驳船的结构简单,稳性、耐波性和抗沉性等性能很差,在风浪较大的海况中极易倾覆,因此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就无法转运,物资不能按时补给,导致运输效率低下。
[0004]此外,为了把建设材料与机械运送到岛上,并支撑长期的生产与生活,海岛必须具有船舶停泊条件。常规工程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岛礁附近上建造固定式码头,需要在珊瑚礁盘上开孔打粧,必然破坏珊瑚礁盘的生态环境。如果无法建造固定式码头,那么另一种做法就是在珊瑚礁体上开凿出航道,也会破坏珊瑚礁的消波能力。因此,为了保证岛礁开发与建设的顺利实施,如何在保护珊瑚礁盘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物资转运效率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岛礁环境条件,具有物资储存、转运功能的平台,具有便捷、运营效率高、环保性能好等特点。本发明满足于岛礁海域环境条件下,建设材料、设备等各种物资的装卸、组装、安装、储存、转运等作业的浮式平台系统,尤其适用于岛礁早期开发建设的物资储运平台系统。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岛礁环境的物资储运平台,浮式平台靠近岛礁的一侧设置连接岛礁的浮桥、相反一侧为设置吊机的运输船舶停靠部位;所述运输船舶停靠部位布置有通向浮桥的货车通道;此外,所述浮式平台的中部设置货物堆场。
[0007]优选方式下,所述货车通道向所述浮桥的转向处设置车辆调整区和坡道区。此外,所述浮式平台一端还设有生活区。
[0008]根据以上描述,针对船舶停靠不便、物资存储不便、生活居住不便的岛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资储运平台实现岛礁环境开发建设的方法,通过靠近岛礁处设置通过浮桥登离岛礁的驳船式平台实现岛礁的登临。通过所述浮式平台设置运输船舶停靠区及物资转运设备和通道,实现物资向岛礁上的运输。
[0009]此外,通过在平台上设置货物堆场实现物资的存放。通过在所述平台设有生活区,实现开发甚至旅游人员的居住。
[0010]本发明设有浮式平台、浮桥、位于浮式平台上的生活楼、吊机、货物堆场、货车通道、结构固定坡道、车辆调整区、小型跳板。本发明平台系统右侧可停靠货船,左侧可连接岛礁。平台上的吊机将货船上的物资转运至货物堆场。货车从堆场上装载物资,沿货车通道行驶。当作业车辆较多导致通道拥堵时,疏导部分货车进入车辆调整区等候,为其他货车留出行驶空间。货车从通道进入结构固定坡道向下行驶,经由小型跳板离开平台,进入浮桥,最终抵达目标岛礁,卸载物资,然后原路返回继续转运物资。本发明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
[0011]第一,本发明适合于岛礁海域环境条件作业。本发明由浮式平台和浮桥组成,作业时漂浮在岛礁周边海域,不影响海底珊瑚礁盘的生态环境。浮式平台和浮桥的吃水较小,适用于岛礁附近浅水区域。平台船型为长方形,水线面面积较大,垂荡运动较小,平台耐波性较好,能够满足岛礁海域风浪条件下的安全作业。本发明在一处岛礁完成作业后,可由拖轮迀移至其他岛礁海域继续开展建设作业,重复利用率高,迀移方便快捷,环保性能好。
[0012]第二,本发明可为岛礁提供建设材料存储场地和施工人员居住场所。浮式平台上布置货物堆场,可堆放沙石、土石方等建设材料。浮式平台上设有生活区,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住所,能够满足人员的生活需求。
[0013]第三,本发明具有高效便捷的物资储存和转运能力。使用本发明开展物资储存作业时,在平台右侧停靠运输船舶,位于平台右舷的吊机将物资从船舶上吊运至货物堆场内。开展物资转运作业时,货车在货车堆场附近装载货物,沿通道向船艏方向行驶,准备进入结构固定坡道。当作业车辆较多导致通道拥堵时,疏导部分货车进入车辆调整区等候,为其他货车留出行驶空间。由于浮桥甲板面低于平台甲板面,因此结构坡道高处端部与平台主甲板高度相等,低处端部与浮桥甲板高度相近,且设有小型跳板,搭到浮桥上。货车可以从结构固定坡道向下行驶,平稳驶入浮桥,最终抵达目标岛礁卸载物资,然后沿着原路返回,继续完成物资转运作业。
[0014]综上所述,本发明满足了岛礁海域条件下,建设材料、设备等物资的装卸、安装、存储、转运等功能要求,可以为无人居住或者基础设施落后的岛礁的早期开发建设提供物资储存和转运基地。本发明适用于岛礁环境的物资储运平台系统,为上述活动提供了高效率的物资储存及中转平台,同时能够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不受破坏,适合类似岛礁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旅游环境开发等。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平台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6]图2为本发明平台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发明平台实施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0019]如图1?3所示浮式平台系统实施例,设有浮式平台I,浮桥2、位于浮式平台I上的生活区3、吊机4、货物堆场5、货车通道6、车辆调整区7、结构固定坡道8、小型跳板9。
[0020]所述浮式平台1,为长方形箱形结构,纵向中心线平行于岛礁61岸线布置,左舷外侧可以连接浮桥2,右舷外侧可以停靠运输船舶64。
[0021]所述浮桥2,纵向中心线垂直于岛礁61岸线布置,纵向两端分别连接岛礁61和浮式平台1,甲板面可以承载运输卡车。图1中,标号63为船艉、标号65为卡车。
[0022]所述生活区3,位于浮式平台I的艉部,可为施工人员提供居住场所。
[0023]所述平台吊机4,位于浮式平台I的右舷,用于吊运物资。开展物资储存作业时,运输船舶64停靠在浮式平台I右侧,吊机4将船上货物转运至货物堆场5。
[0024]所述货物堆场5,位于浮式平台I主甲板上。开展物资储存作业时,吊机3将运输船舶64上的物资转运至货物堆场5。
[0025]所述货车通道6,位于货物堆场5附近。货车在货物堆场5附近装载物资,沿货车通道6向船艏62方向行驶。当作业车辆较多导致通道6拥堵时,疏导部分车辆进入车辆调整区7等候,为其他车辆留出行驶空间。
[0026]所述车辆调整区7,位于浮式平台I首部,当作业车辆较多引起货车通道6拥堵时,可以疏导部分货车进入车辆调整区7内等候,为其他货车留出行驶空间。
[0027]所述结构固定坡道8,位于浮式平台I上,坡道高处端点与浮式平台I主甲板的高度相等,坡道低处端部与浮桥2甲板高度相近且设有小型跳板9。货车可通过结构固定坡道8,从主甲板面较高的浮式平台I向下行驶至甲板面较低的浮桥2。
[0028]所述小型跳板9,位于结构固定坡道8的低处端部。开展物资转运作业时,小型跳板9搭到浮桥2上,货车可以从结构固定坡道8向下行驶,经由小型跳板9驶离浮式平台1,平稳驶入浮桥2,最终抵达目标岛礁61,卸载物资。然后货车沿着原路返回,继续完成物资转运作业。
[0029]本发明改进主要是设有浮式平台I和浮桥2。浮式平台I上设有生活楼3、吊车4、货物堆场5、货车通道6、车辆调整区7、结构固定坡道8、小型跳板9。本发明在岛礁附近海域开展作业时,浮式平台I的纵向中心线平行于岛礁岸线布置,平台I左舷外侧连接浮桥2,浮桥2的纵向中心线垂直于岛礁岸线布置,纵向两端分别连接岛礁和平台1,生活区3为工作人员居住提供住所。开展物资储存作业时,运输船64停靠在浮式平台I右舷外侧,吊机4将船上的物资吊运至货物堆场5。开展物资转运作业时,卡车从货物堆场5装载物资,沿通道6向船首方向行驶。当车辆较多导致通道6拥堵时,疏导部分货车进入车辆调整区7等候,为其他车辆留出行驶空间。卡车从通道6进入结构固定坡道8向下行驶,经由小型跳板9驶入浮桥2,最终抵达目标岛礁,卸载物资,再沿原路返回,继续物资转运过程。此平台系统可应用于岛礁海域环境条件下,建设材料、设备等各种物资的装卸、组装、安装、储存、转运等作业,为无人居住或者基础设施落后的岛礁早期开发建设提供了物资储存和转运基地。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岛礁环境的物资储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浮式平台(I)靠近岛礁的一侧设置连接岛礁的浮桥(2)、相反一侧为设置吊机(4)的运输船舶停靠部位;所述运输船舶停靠部位布置有通向浮桥(2)的货车通道(6);此外,所述浮式平台(I)的中部设置货物堆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岛礁环境的物资储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车通道(6)向所述浮桥(2)的转向处设置车辆调整区(7)和坡道区(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岛礁环境的物资储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平台(I) 一端还设有生活区(3)。
【专利摘要】针对船舶停靠不便、物资存储不便、生活居住不便的岛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岛礁环境的物资储运平台,通过靠近岛礁处设置通过浮桥登离岛礁的驳船式平台实现岛礁的登临。通过所述浮式平台设置运输船舶停靠区及物资转运设备和通道,实现物资向岛礁上的运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体平台的区域设计,其中,浮式平台(1)靠近岛礁的一侧设置连接岛礁的浮桥(2)、相反一侧为设置吊机(4)的运输船舶停靠部位;所述运输船舶停靠部位布置有通向浮桥(2)的货车通道(6);此外,所述浮式平台(1)的中部设置货物堆场(5)。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岛礁环境条件,具有物资储存、转运功能,具有便捷、运营效率高、环保性能好等特点。
【IPC分类】B63B35-44
【公开号】CN204507203
【申请号】CN201420841720
【发明人】马延德, 戴挺, 赵静, 吴有生, 王飞, 顾学康, 王海军, 冷阿伟, 邓春辉, 吴小峰, 孙国君, 孙瑞雪, 陆晔
【申请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