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9512阅读:1991来源:国知局
快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快艇,涉及水面船舶技术领域,包括有艇体,所述艇体两侧沿艇体折角线对称设置有浮筒,该浮筒是其内为空腔的封闭长槽体,该长槽体的外侧面底部向下弯折,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艇体两侧于艇体折角线位置对称设置有其内为空腔的封闭浮筒,静浮时,浮筒部分浸水,增大横稳性能;由于浮筒的外侧面底部向下弯折,使浮筒底部与艇身底部形成消浪通道,速度加大时,浮筒渐渐跃出水面,减少阻力,实现快速行驶的目标;浮筒与艇体构成一个刚性整体,结构强度得到加强,从而艇体可不用再设置龙骨、肋骨和浮仓,从而减少重量,达到艇体轻又有足够强度和刚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内河运行。
【专利说明】
快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快艇。
【背景技术】
[0002]快艇是在水面上高速运动的一种小艇,在军、民用领域均有广泛运用,快艇由艇体、螺旋桨、方向盘、发动机等部件组成。现在快艇都在追求快、稳、轻和刚性,艇速要快,艇体必须要轻,但是艇体轻,则稳定性差,在航行时受到浪的冲击会产生震荡、颠簸情况,容易造成乘客摔倒、晕艇等问题;而且要艇体轻,必定不能增加更多的龙骨、肋骨和浮仓,少了这些加强部分,整个艇体的刚性将降低,因而,快艇的快、稳、轻和刚性四个指标,使得小型快艇成为一个矛盾体;由于小型快艇容易制造、经济实用,还是非常符合大众所需;由此,人们对小型快艇进行了各种改造,如为了让小型快艇速度快,对其进行加大推进功率,但这样无形中增大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轻、快,而且稳定性好、有足够刚性及成本低廉的快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艇体两侧沿艇体折角线对称设置有浮筒,该浮筒是其内为空腔的封闭长槽体,该长槽体的外侧面底部向下弯折。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浮筒中后部与所述艇体两侧贴合并沿艇体尾部向下倾斜,该浮筒尾段部分低于所述艇体水线;所述浮筒前部贴合于所述艇体艇头的防溅线上并于艇头中线相接,该浮筒前端为扁平状,向后延伸逐渐隆起。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艇体的底板下沿艇体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
[000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1、由于艇体两侧于艇体折角线位置对称设置有其内为空腔的封闭浮筒,静浮时,浮筒部分浸水,增大横稳性能;由于浮筒的外侧面底部向下弯折,使浮筒底部与艇身底部形成消浪通道,速度加大时,浮筒渐渐跃出水面,减少阻力,实现快速行驶的目标;浮筒与艇体构成一个刚性整体,结构强度得到加强,从而艇体可不用再设置龙骨、肋骨和浮仓,从而减少重量,达到艇体轻又有足够强度和刚性的目的。
[0009]2、由于浮筒前端为扁平状,并贴合于艇体艇头的防溅线上,使浮筒前段部分不仅具有储备浮力作用,还兼有防溅条作用,减少飞溅;浮筒中后段为逐渐隆起增大,从而后段和艇体起到阻升消浪作用,共同达到减阻目的。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艇体的仰视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艇体的右视图。
[0012]图3是图2的A-A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14]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艇体I,该艇体两侧沿艇体折角线对称设置有浮筒2,该浮筒是其内为空腔的封闭长槽体,该长槽体的外侧面底部向下弯折,浮筒2的中后部与艇体I两侧贴合并沿艇体尾部向下倾斜,该浮筒尾段部分低于艇体I水线,静浮时,浮筒部分浸水,增大横稳性能;由于浮筒的外侧面底部向下弯折,使浮筒底部与艇身底部形成消浪通道,速度加大时,浮筒渐渐跃出水面,减少阻力,实现快速行驶的目标;浮筒与艇体构成一个刚性整体,结构强度得到加强,从而艇体可不用再设置龙骨、肋骨和浮仓,从而减少重量,达到艇体轻又有足够强度和刚性的目的;浮筒2前部2-1贴合于艇体艇头1-1的防溅线上并于艇头中线相接,使浮筒前段部分不仅具有储备浮力作用,还兼有防溅条作用,减少飞溅;该浮筒前端为扁平状,向后延伸逐渐隆起增大,从而后段和艇体起到阻升消浪作用,共同达到减阻目的;在艇体I的底板下沿艇体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3,进一步加强艇体的刚性和强度。
【主权项】
1.一种快艇,包括有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两侧沿艇体折角线对称设置有浮筒,该浮筒是其内为空腔的封闭长槽体,该长槽体的外侧面底部向下弯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中后部与所述艇体两侧贴合并沿艇体尾部向下倾斜,该浮筒尾段部分低于所述艇体水线;所述浮筒前部贴合于所述艇体艇头的防溅线上并于艇头中线相接,该浮筒前端为扁平状,向后延伸逐渐隆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艇体的底板下沿艇体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
【文档编号】B63B35/73GK205554529SQ201620215588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刘石全
【申请人】刘石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