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560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10、12、14、50a、50b、54a、54b、58a、58b、62a、62b),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背部(30、86)和底部(32、84)的可转换座椅(20、56b、60b、64b、80),其中背部(30、86)和底部(32、84)可以相对于彼此定位为第一结构以形成乘客座椅,以及背部(30、86)和底部(32、84)也可以相对于彼此定位为第二结构以露出可以从可转换座椅(20、56b、60b、64b、80)的后面和下面进入的空间(48、88)。
【专利说明】可转换的座椅单元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转换(convertible)的座椅单元以及,特别地,这种座椅单元 适用于但不限于运送乘客的交通工具,例如飞机、长途客车、气垫船。
[0002] 飞机内通常安排有不止一种等级的客舱。除了相对密集的经济舱,通常还有适用 于优质舱(或商务舱)的独立客舱区域,优质舱(或商务舱)具有较低的座椅密度,且提供 更大的座椅宽度和伸腿空间来满足能承受更高预算的乘客。
[0003] 这种客舱的结构(configuration),例如经济舱和优质舱的比例通常是固定不变 的,并且不能很快、容易地进行修改。当然,对经济舱内座椅的需求和对优质舱内座椅的需 求会随着不同航班和不同季节而变化。因为一个固定不变的结构不能适合所有的航班或者 不能适应对优质舱座椅与对经济舱座椅的要求的转换,航空公司就不能使得经营利润最大 化。
[0004] 人们曾提出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这种座椅单元可转换成布置在不同座椅密度的座 椅,通常通过调整座椅的宽度改变每排座椅的数量。此外,专利号为6715716的美国专利公 开了一种座椅总成,其前排的座椅的背部是可移动的而为相邻后排的座椅形成支腿支撑。
[0005] 然而,即使专利号为6715716的美国专利的座椅总成有更多可以利用的伸腿空 间,但这只适用于睡眠姿势,而在大部分的飞行时间里,乘客可能不愿意采用。由于卫生原 因,乘客可能不愿意占用一个可转换成支腿件支撑的座椅。无论如何,必须使前排座椅保持 彻底干净。此外,现有技术的这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不能提供经济舱结构和商务舱结构的 充分划分。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以及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 (arrangement),以改善上述缺点或者至少以提供一种对此行业和公众有用的替代品。
[0007]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可一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其包括具有背部和底部 的至少一个可转换座椅,其中,所述背部和所述底部能够相对彼此定位为第一结构以形成 乘客座椅,并且其中所述背部和所述底部能够相对彼此定位为第二结构,以露出一个能够 从所述可转换座椅的后面和下面进入的空间。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高一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其包括:至少一第一可 转换的座椅单元和第二可转换的座椅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包括具有背 部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可转换座椅,其中所述背部和所述底部能够相对于彼此定位为第一结 构以形成乘客座椅,以及其中所述背部和所述底部能够相对于彼此定位为第二结构以露出 一个能够从所述可转换座椅的后面和下面进入的空间。
[0009]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其包括:多个可转换座 椅和多个非转换座椅,其中在所述装置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每隔一个相邻座椅都是所述 可转换座椅,剩下的座椅都是所述非转换座椅,其中每个所述可转换座椅能够在形成乘客 座椅的第一结构与给所述可转换座椅旁边或者后面的非转换座椅提供更多空间的第二结 构之间转换。
[0010] 根据本发明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和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将仅通过举例的方式 并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如下: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处于一纵列中且相互平行的三个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前侧 立体图;
[0012] 图2是图1的三个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后侧立体图;
[0013] 图3A至图3C显示图1的一个可转换的座椅单元从经济舱双座结构转换到优质/ 商务舱单座结构的步骤;
[0014] 图4A到图4E显示图3A的座椅单元的可转换座椅从伸展结构移动到折叠结构的 更详细步骤;
[0015] 图5是图3C的座椅单元的前侧立体图,其中座椅单元的可转换座椅为折叠结构;
[0016] 图6是图5的座椅单元的后侧立体图;
[0017] 图7是图1中三个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前侧立体图,其中它们各自的可转换座椅 为折叠结构;
[0018] 图8是图7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后侧立体图;
[0019] 图9是图1的三个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俯视图;
[0020] 图10是图7的三个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俯视图;
[0021] 图11A到图11D是本发明的多个典型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以及
[0022] 图12A和12B显示本发明可能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可转换座 椅的结构。
[002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三个可转换的座椅单元一般分别指定为10、12、14。 座椅单元10、12、14布置成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其中座椅单元12紧跟在座椅单元10的 后面,以及座椅单元14紧跟在座椅单元12的后面,所有的座椅面对相同的方向。在此所示 的每个座椅单元1〇、12、14为经济舱双座结构。座椅单元10、14结构相同,并且座椅单元12 结构类似于座椅单元10,座椅单元10的结构将更详细地讨论。
[0024] 可转换的座椅单元10具有支撑架16,其可以安装到运送乘客的交通工具上,例如 飞机、长途客车和气垫船。座椅单元10具有非转换座椅18和可转换座椅20,非转换座椅 18和可转换座椅20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6上,以使得非转换座椅18和可转换座椅20彼此 并排设置,且面对相同的方向,并且相对于彼此固定连接。非转换座椅18具有外扶手22,且 可转换座椅20也具有外扶手24。
[0025] 非转换座椅18具有背部26和底部28,背部26和底部28与支撑架16连接。背部 26和底部28相对于彼此倾斜以形成乘客座椅。正如通常熟知的,背部26可以相对于底部 28小角度地转动,以改变和调整背部26和底部28之间的倾斜角度。
[0026] 可转换的座椅20也具有背部30和底部32,背部30和底部32与支撑架16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可转化座椅20为伸展结构,其中背部30完全伸展并且相对于完全伸 展的底部32倾斜。特别地,背部30通常向上伸展并且底部32通常水平伸展。当可转换座 椅20为伸展结构,背部30也可以相对于底部32小角度地转动,以改变和调整背部30和底 部32之间的倾斜角度。
[0027] 扶手34设置在非转换座椅18和可转换座椅20之间。扶手34相对于水平轴转动, 水平轴穿过非转换座椅18的背部26和可转换座椅20的背部30。扶手34在降低位置(如 图1和图2所示)和升起位置之间转动,在降低位置扶手34分隔非转换座椅18和可转换 座椅20 (从而形成经济舱双座装置),在升起位置通常向上伸展并且位于非转换座椅18的 背部26和可转换座椅20的背部30之间。
[0028] 如图3A至图3C所示,座椅单元10的可转换座椅20能够通过相对于背部30移动 底部32 (下面将进一步讨论所用的方式),从如图3A所示的伸展结构移动到如图3C所示的 折叠或者倾倒结构。扶手34也从降低位置(如图3A所示)转动到升起位置(如图3C所 不),以使得其与非转换座椅18的背部26并排且相邻设置,且与非转换座椅18的背部26 具有相同的倾斜度。当可转换座椅20为伸展结构时,可转换座椅20的大小与非转换座椅 18的大小基本相同。
[0029] 当可转换座椅20为折叠结构并且扶手34在升起位置时,如图3C所示,其为相邻 的非转换座椅18提供更多的横向空间,并且折叠的可转换座椅20作为非转换座椅18的大 桌子使用,从而形成优质舱或者商务舱单座。
[0030] 图4A至图4E所示为可转换座椅20从伸展结构(如图4A所示)转换到倾倒/折 叠结构(如图4E所示)的步骤。图4A所示为伸展结构的可转换座椅20,其中背部30相对 于底部32倾斜。底部32包括第一底部32a和第二底部32b,第一底部32a和第二底部32b 可转动地相互连接。当为伸展结构时,第一底部32a和第二底部32b都相互共面,并且设置 在支撑架16的较低的通常水平部35上。
[0031] 可转换座椅20的背部30是由第一背部30a、第二背部30b以及第三背部30c组 成。第一背部30a和第二背部30b可转动地相互连接,然而第三背部30c与第二背部30b 固定连接而实现同步运动。特别地,第二背部30b的后主要表面固定邻接第三背部30c的 主要表面的一部分。当可转换座椅20为伸展结构时,第一背部30a与第二背部30b共面, 并且平行于第三背部30c。
[0032] 第三背部30c连接一块板36,板36可相对于第三背部30c和支撑架16转动。板 36在向上伸展的存放位置(如图4A所示)和水平使用位置(如图4B所示)之间转动,在 向上伸展的存放位置时板36邻接并平行于第三背部30c,在水平使用位置时板36可以作为 紧跟在可转换座椅20的后面的座椅上的乘客的托盘桌。
[0033] 为了将可转换座椅20从伸展结构移动到折叠结构,两个底部32a、32b相对于背部 30移动,特别地,向前远离背部30,以相对于第二背部30b转动第一背部30a且使第一背部 30a远离支撑架16 (如图4B所示)。在将可转换座椅20从伸展结构移动到折叠结构,板36 沿着支撑架16的两个平行滑轨38 (只在图6中显示其中一个)滑动,从图4A和图4B的方 位,经过图4C的位置、图4D的位置,最后到达图4E的位置。当板36在如图4E所示的方位 时,板36在存放位置(如图4E和图6所不)相对于支撑架16定位,在存放位置时板36通 常从支撑架16向上伸展。能够看出,板36在图4E占据的方位低于板36在图4A和图4B 占据的方位。如果板36被紧跟在目前折叠/倾倒的可转换座椅20后面的座椅上的乘客使 用,板36将被移回到图4B的位置,并且转动到图4B所示的水平使用位置。
[0034] 能够看出,通过第一背部30a、第二背部30b、第一底部32a以及第二底部32b (它 们互相可转动地连接)的折叠/倾倒,当可转换座椅20在如图4E所示的折叠/倾倒结构 时,第一背部30a、第二背部30b和第三背部30c在第一底部32a和第二底部32b之上且平 行于第一底部32a和第二底部32b,并且第一底部32a放置在支撑架16的较低部35上,第 二底部32b折叠放置在第一底部32a上,第一背部30a折叠放置在第二底部32b上,第二背 部30b折叠放置在第一背部30a上,以及第三背部30c放置在第二背部30b上。第三背部 30c因此为相邻的非可转换座椅18上的乘客提供一个支撑多种物品的上表面。
[0035] 应当理解的是,可转换座椅20可以从如图4E所示的折叠/倾倒结构,通过连续地 经过图4D、4C和4B所示的的结构移回到如图4A所示的伸展结构。
[0036] 图5和图6分别显示了可转换座椅20为折叠结构的座椅单元10的前侧立体图和 后侧立体图。如图5所示,当扶手34在升起位置时,扶手34具有的许多设施,例如阅读灯 40、存储柜/眼镜夹42以及电力插座44,均显露和靠近于坐在相邻的非转换座椅18里的乘 客。
[0037] 从图2和图6的比较可以看出,当可转换座椅20从伸展结构移动到折叠结构时, 露出由板36和支撑架16的两个平行、弯曲并且隔开的臂46a、46b界定的空间48 (如图10 所示)。此额外的空间48是可被紧跟在座椅单元10的可转换座椅20的后面座椅上的乘 客,从可转换座椅20的下面和后面进入的。因此,将为坐在座椅单元10的可转换座椅20 的后面的乘客提供更多的伸腿的空间。也可以看出,当可转换座椅20为伸展结构时,由于 可转动的相互连接的第二底部32b和第一背部30a的存在,从可转换座椅20的后面和下面 不能进入空间48。
[0038] 可以看出第三背部30c具有相互平行且隔开的两个支腿70a、70b。因此,当可转换 座椅20为伸展结构时,背部30的第三背部30c具有开放的低端,该开放的低端的一侧由第 一背部30a封闭,并且相对的一侧由处于存放位置时的板36封闭。当可转换座椅20从伸 展结构转换到折叠结构时,第二底部32b和第一背部30a相对于彼此转动,并且远离支撑架 16的臂部46a、46b以露出臂部46a、46b之间的空间48。
[0039] 从图6可以看出,第三背部30c的支腿70a可转动地与臂部46a连接,以及第三背 部30c的支腿70b可转动地与臂部46b连接。第三背部30c因此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架 16,并且相对于支撑架16在如图1的向上伸展位置和图4E中的水平结构之间移动,当第三 背部30c在图4E所示的水平结构时,第三背部30c在第一底部32a和第二底部32b之上且 平行于第一底部32a个第二底部32b。
[0040] 图7和图8显示了装置的三个可转换的座椅单元10、12、14处于一纵列中且相互 平行,都面对相同的方向,并且它们各自的可转换座椅20移动至折叠结构。座椅单元12在 座椅单元10的后面,座椅单元12的非转换座椅18在座椅单元10的可转换座椅20的后面, 座椅单元14在座椅单元12的后面,座椅单元14的非转换座椅18在座椅单元12的可转换 座椅20的后面。可以看出座椅单元10、14是相同的结构,座椅单元12只在非转换座椅18 和可转换座椅20的相对左右位置上不同于座椅单元10、14。
[0041] 如图9所示,当座椅单元10、12、14的所有可转换座椅20都为伸展结构时,提供了 一纵列经济舱双座。当座椅单元10、12、14的所有可转换座椅20都在折叠/倾倒结构时, 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纵列优质/商务舱单座。对图10所显示的装置的每个座椅单元10、 12、14的非转换座椅18而言,在扶手34从降低位置移动到升起位置之后,座椅区域(底28) 的宽度增加,并且通过在移动座椅单元10、12的可转换座椅20到折叠结构后,空间48产生 在座位单元12、14上的乘客前面,而为在座椅单元12、14上的乘客提供进一步的伸腿空间。 因为前面的可转换座椅20已折叠/倾倒以允许乘客看得更远,每个在非转换座椅18上的 乘客感知的空间也增加了。
[0042] 图11A到11D显示了本发明的多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其中"□"代表非转换 座椅,以及"因''代表可转换座椅。
[0043] 如图11A所示的装置,在一个阵列中有两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0a、50b交替地沿 一纵列布置,且相互平行。每个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0a、50b都包括彼此并排布置且均面对 相同的方向的非转换座椅52a和可转换座椅52b。可转换的座椅单兀50a只在非转换座椅 52a和可转换座椅52b的相对左右位置上不同于可转换的座椅单兀50b。
[0044] 如图11B所不的装置,在一个面对相同方向的非转换座椅56a和可转换座椅56b 的阵列中,依然有两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4a、54b交替地沿一纵列布置,且相互平行。当 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4a、54b的所有可转换座椅为伸展结构时,每个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4a、 54b都为经济舱三座的形式。对于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4a,非转换座椅56a在两个可转换座 椅56b之间,并且与两个可转换座椅56b并排布置。对于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4b,可转换座 椅56b在两个非转换座椅56a之间,并且与两个非转换座椅56a并排布置。
[0045] 如图11C所不的装置,在一个面对相同方向的非转换座椅60a和可转换座椅60b 的阵列中,亦有两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8a、58b沿一纵列交替布置,且相互平行。每个可转 换的座椅单元58a、58b包括彼此并排布置的两个非转换座椅60a和两个可转换座椅60b。当 所有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8a、58b的可转换座椅60b都为伸展结构时,每个可转换的座椅单 元58a、58b都为经济舱四座的形式。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8a不同于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8b 的地方仅在于,在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8a里,最左边的座椅(对于图11C来说)是非转换座 椅60a,然而在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8b里,最左边的座椅(再对于图11C来说)是可转换座 椅60b。因此,当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8a、58b的可转换座椅60b都在折叠结构时,每个可转 换的座椅单元58a、58b为优质/商务舱双座的形式。
[0046] 现在轮到图11D所示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在一个面对相同方向的非转换座 椅64a和可转换座椅64b的阵列中,也有两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兀62a、62b交替地沿一纵列 布置,且相互平行。座椅单元62a具有彼此并排交替布置的两个非转换座椅64a和三个可 转换座椅64b,而座椅单元62b具有彼此并排交替布置的三个非转换座椅64a和两个可转换 座椅64b。
[0047] 可以看出所有如图11A到图11D所示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的基本思想,就是 具有两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50a、50b ;54a、54b ;58a、58b以及62a、62b以相互平行的方式 交替布置,同时它们所有的非转换座椅和可转换座椅面对相同的方向,并且可转换的座椅 单元的两种中的一种的非转换座椅在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两种中的另一种的可转换座椅 的后面,更特别地,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每隔一个相邻的座椅都是可转换座椅,并且剩 下的座椅是非转换座椅,因而形成一个棋盘状图案或者阵列。
[0048] 可以看出,可转换的座椅单元 10、12、14、50a、50b、54a、54b、58a、58b、62a 和 62b 可 以形成在经济舱座椅和优质/商务舱座椅之间快速、容易转换的装置,因而优化客舱空间 的使用。
[0049] 虽然本发明到目前为止一直讨论上述的可转换座椅20、56b、60b、64b在伸展结构 和折叠结构之间移动,而在折叠结构时,背部30的至少一部分折叠在底部32的至少一部分 上,但是可以联想到可转换座椅20、56b、60b、64b可能有不同结构。可转换座椅80形成图 12A和图12B所示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一个或者一部分。
[0050] 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可转换座椅80包括支撑架82,底部84和背部86均可转 动地连接于支撑架82。背部86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背部86a和第二背部86b。底部 84和第一背部86也相互转动的连接。第二背部86b与支撑架82固定连接,而底部84和第 一背部86a可以相对于支撑架82移动(特别地,为可转动)。
[0051] 当可转换座椅80的背部86和底部84如图12A所示的结构相对于彼此定位时,背 部86和底部84共同形成乘客座椅。当背部86和底部84相对于彼此、并相对于支撑架82 转动,并且如图12B所示的结构互相定位时,第一背部86a为相邻和并排于可转换座椅80 的非转换座椅(未显不)提供一个能够支撑多种物品的上表面。
[0052] 当背面86和底部84从图12A所示的结构移动到图12B所示的结构时,紧跟在可转 换座椅80的后面的座椅上的乘客能够从可转换座椅80的下面和后面进入露出的空间88。 当背部86和底部84在图12A所示的结构中相对于彼此定位时,由于背部86和底部84的 定位,紧跟在可转换座椅80的后面的座椅上的乘客不能够进入空间88。
[0053] 可以看出,在各自的可转换座椅20、80的结构中背后的一般原则是,当各自可转 换座椅20、80的各自的背部30、86和各自的底部32、84在图4A和图12A所示的各自的结 构中相对于彼此定位时,形成乘客座椅,以及当各自的背部30、86和各自的底部32、84移动 以致在图4E和图12B所示的各自的结构中相对于彼此定位时,紧跟在可转换座椅20、80的 后面的座椅上的乘客能够从各自可转换座椅20、80的下面和后面进入各自露出的空间48、 88,因而允许提供更多的伸腿空间给紧跟在可转换座椅20、80的后面的座椅上的乘客。
[0054] 本发明的可转换的座椅装置的另一方面,其中可转换座椅和非转换座椅以棋盘状 的形式布置。特别地,多个可转换座椅和多个非转换座椅以这种装置设置,使得他们都面对 相同方向,并且在装置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每隔一个相邻的座椅都为可转换座椅,同 时剩下的座椅是非转换座椅。每个可转换座椅能够在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转换,第一 结构即为形成乘客座椅,第二结构即给所述可转换座椅旁边或者后面的非转换座椅提供更 多空间。这种装置能够形成为任意的布置成在一个阵列中且相互平行的可转换座椅单元 (10、12、14、50a、50b、54a、54b、58a、58b、62a、62b)。
[0055] 即使本发明到目前为止一直讨论上述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10、12、14、50a、 50b、54a、54b、58a、58b、62a、62b)具有相对于彼此并排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非转换座椅 (18, 56a,60a,64a)和至少一个可转换座椅(20, 56b,60b,64b,80),也可以联想本发明的可 转换的座椅单元只由可转换座椅形成。
[0056] 更特别地,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可转换座 椅,然而没有非转换座椅。这种实施方式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只包括一个可转换座椅,没有 其他座椅。本发明还有另外的实施方式,就是这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包括多个相互连接且 并列布置的可转换座椅,且都面对相同的方向,而没有非转换座椅。这种可转换座椅可以安 装到支撑架(16、82)上,使得可转换座椅相对于另一个并排且固定连接,且都面对相同的 方向。
[0057] 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可以由多个这种只有可转换座椅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形 成,特别地,多个只有可转换座椅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可以在一个阵列中形成(例如成行 和成列),以使得它们相互平行且它们所有的可转换座椅都面对相同的方向。这种装置为采 用这种装置的运送乘客的交通工具的操作者提供更多灵活性和机动性,由于可以在可转换 的座位单元中自由决定在多个可转换座椅中哪些要转换(例如移动到折叠/倾倒结构),使 得而为在相邻座椅上的乘客提供更多的宽度和/或为紧跟在后面的座椅上的乘客提供更 多的伸腿空间。
[0058] 应该理解的是以上仅说明了本发明可以实施的示例,并且在未离开本发明的构思 的前提下可以形成各种变形和/或变化。
[0059] 还应该理解,为了清楚起见,本发明的描述在单独的实施方式中的某些特征,可以 结合在单一的实施方式中。相反地,为了更简单明了,本发明的描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各 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提供或者任意适当地组合。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该座椅单元包括具有背部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可转换座椅, 其中,所述背部和所述底部能够相对于彼此定位为第一结构,以形成乘客座椅,并且其中, 所述背部和所述底部能够相对于彼此定位为第二结构,以露出能够从所述可转换座椅的后 面和下面进入的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该座椅单元包括能够安装到运送乘客的交 通工具上的支撑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可转换座椅安装到所述支撑件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底部的至少一部分 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件移动,以露出所述空间。
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当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 和所述底部为第二结构时,所述背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底部的上方并且通常平行于所述 底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的所述部分可 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的所述部分包 括支腿件,所述支腿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件的臂件。
8.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和 所述底部相互可转动地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底部包括相互转动 地连接的第一底部件和第二底部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当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和所述底部 为所述第一结构时,所述第一底部件和所述第二底部件基本互相共面。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当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和所述 底部为所述第二结构时,所述第二底部件放置在所述第一底部件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 包括相互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背部件和第二背部件。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当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和所述底 部为第一结构时,所述第一背部件和所述第二背部件基本互相共面。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当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和所述底 部为第二结构时,所述第二背部件放置在所述第一背部件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 部包括第三背部件,该第三背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背部件。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当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和所述底 部为第二结构时,所述第三背部件放置在所述第二背部件上。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第三背部件包括开放端,所述开放端 的第一侧能够由所述第一背部封闭以及所述开放端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能够由 板件封闭。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当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和所述底 部为所述第一结构时,所述板件位于第一方位,在该第一方位,所述板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 三背部件在所述板件邻接且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三背部件的第一位置和所述板件基本水平 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当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和所 述底部从所述第一结构移动到所述第二结构时,所述板件能够从所述第一方位滑动到低于 所述第一方位的第二方位。
20.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还包括 至少一个非转换座椅,其中,所述非转换座椅包括形成乘客座椅的背部和底部。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非转换座椅与所述可转换座椅并排 设置。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非转换座椅安装于能够安装在 运送乘客的交通工具上的支撑件。
23.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非转换座椅和所述可 转换座椅相互固定连接。
24.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座椅单元还包括扶手, 所述扶手能够在降低位置和升起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在所述降低位置,所述扶手分隔所述 非转换座椅和所述可转换座椅;在所述升起位置,所述扶手位于所述非转换座椅的所述背 部和所述可转换座椅的所述背部之间。
25.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座椅单元还包括至少 再一个非转换座椅,其中,所述可转换座椅位于所述两个非转换座椅之间,并与所述两个非 转换座椅并排设置。
26.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座椅单元还包括至少 再一个可转换座椅,其中,所述非转换座椅位于所述两个可转换座椅之间,并与所述两个可 转换座椅并排设置。
27. -种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该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包括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 意一项中的至少第一可转换的座椅单元和第二可转换的座椅单元。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可转换的座椅单 元平行于所述第一可转换的座椅单元,并位于所述第一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后面,其中所 述第二可转换的座椅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非转换座椅,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可转换的座椅单元 的所述至少一个非转换座椅位于所述第一可转换的座椅单元的可转换座椅的后面。
29. 根据权利要求27或者28所述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其中,该可转换的座椅 单元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0至26任意一项的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 其中,在所述座椅单元装置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每隔一个相邻座椅都是所述可转换座 椅,并且其中剩下的座椅都是所述非转换座椅。
30.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其中,所有所述可转换的座椅单 元只包括可转换座椅。
31. -种可转换的座椅装置,其中,所述可转换的座椅单元装置包括多个可转换座椅和 多个非转换座椅,其中,在所述装置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每隔一个相邻座椅都是所述 可转换座椅,剩下的座椅都是所述非转换座椅,其中每个所述可转换座椅能够在形成乘客 座椅的第一结构与给所述可转换座椅旁边或者后面的非转换座椅提供更多空间的第二结 构之间转换。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可转换的座椅装置,所述可转换的座椅装置包括根据权利 要求20至26任意一项的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可转换的座椅单元。
【文档编号】B64D11/06GK104284803SQ201280073192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J·诚轩·李 申请人:J·诚轩·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