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直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14563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重型直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专利重型直升机,系一种装载量较大的直升机,为了增大其托举量,在其顶部,安装了三个旋翼,这符合三点一平面的道理,可以使直升机在飞行时,机身十分稳定,降低了目前双旋翼式直升机的驾机困难。
【专利说明】重型直升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专利重型直升机,涉及一种飞机制造业的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直升机过去一直是单旋翼的构造,近来美帝为了加大直升机的一次性托载量,制造出了一种大型的运输用直升机。(又称“鱼鹰”号)大概是由于考虑到单旋翼托不起重载荷,而如果一味地加大单旋翼螺旋桨的直径或功率,从经济上来讲不值得,因而他们就设计出双旋翼的形式,以增加其托举力。但是由于他们的这种设计不尽合理,设计师忘记了中学时代所学过的物理学的简单知识,即,要想托起一个平面物体,必须要在三个方向上施力。(即“三点决定一平面”的道理)最明显的一个生活例子,就是人们无法单用左右两个手指头,就能端起一满盆水到处行走!所以此种设计,在它出娘胎前,就已经注定了其悲惨的命运!他们在配备给部队武装后,由于这种机型飞行时太不稳定、给驾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致使仅仅才使用了几年,就接连地摔落了 59架之多!
[0003]再说,直升机的工作原理,是借着大的螺旋桨(即旋翼)朝下方击打空气,利用其反作用是力,而将直升机托起的。但依靠空气来托举这么笨重的直升机,其攀升的最大高度一般不可能超过1000米,(若再往上升,空气更为稀薄)万一失控时,机内人员很难在其坠落的那十几秒钟的功夫里逃生,因此其命运注定是非常悲惨的!可是由于美帝设计师的水平有限,不善于吸取这么多、且十分严重的血的教训,所以并未想出如何将其作进一步改进的有效方案。

【发明内容】

[0004]根据三点决定一平面的道理,本发明采用了在同一平面里,用三个旋翼F来托举直升机,因而其飞行的稳定性就可大大提高。
[0005]为了增大装载量,可以将机身A,制成空间较大之房屋形状的机身A。
[0006]为了转向方便,尽量不给驾驶员增添驾机转向的困难,直升机转向的方法,仍“借”用原来单旋翼的直升机的尾桨,(参见发明专利“飞机尾舵设计的改进方案”专利号为:201210042518.2)即,在直升机尾C的尽头,安装一个尾桨E,但却不是拿它来作平衡旋翼F的转动惯量用。
[0007]为了消除每个旋翼F给机身A所造成一个反旋转的转动惯量,每根旋翼F的主轴B上,要安置上下两个互相反转的旋翼F,让其自动平衡掉各自产生的转动惯量。
[0008]又由于旋翼F在直接往下方击打空气时,因机身A具有较大的横断面积的,因而会增加旋翼F击打空气的阻力;同时为了增加直升机飞行时的稳定性,也采用“直升机设计的改进方案”专利中所述的方案,将旋翼F的主轴B拉伸一米。(见专利号:201210042512.5)
[0009]由于机尾C 较长,有时为了要适应窄小的停机坪,可以在机尾C的一半处,制成一个可折起的关节部件,(定名为折点D)以便使直升机在下降着陆时,可将长长的机尾C朝天折起,以减小占地面积。【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系重型直升机之顶视图
[0011]A——机身;B——旋翼主轴(旋翼略去未画);C——机尾;D——折点;E——尾桨
[0012]图2:系重型直升机之侧视图F—双旋翼;G—机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3]1、制造出机身A来;
[0014]2、在机身A下,装上三个机轮G ;
[0015]3、安装上机尾C ;
[0016]4、在机身A的顶部,安装上三根旋翼的主轴B ;
[0017]5、装上三对双旋翼F ;
[0018]6、在机尾C的尾部装上尾桨E。
【权利要求】
1.本发明专利重型直升机,其特征是具有三个旋翼。
【文档编号】B64C27/08GK103991538SQ201310050989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6日
【发明者】吴佑之 申请人:北京科实医学图像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