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8271发布日期:2018-06-08 19:5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背景技术:

多旋翼无人机可以垂直起降,不受场地限制,但是续航时间却一直是短板。而固定翼无人虽然续航时间长,但是却对起飞和降落时的场地要求较高,从而导致其使用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续航能力且对起飞和降落过程的场地要求较小的垂直起降无人机。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机体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机翼;所述机翼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两侧;所述机体包括头部和尾部;每个所述主翼上靠近所述头部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螺旋桨;每个所述主翼上靠近所述尾部的一侧设置有副翼;每个所述主翼上远离所述机体的一端设置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用于将所述机体垂直支撑在水平面上。

上述垂直起降无人机的机体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主翼,形成固定翼结构;并且每个主翼上靠近机体的头部所在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螺旋桨从而形成双旋翼结构,可以实现无人机的垂直起落,从而降低了固定翼结构对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的场地要求。并且,采用双旋翼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整个机身的重量,从而降低能耗,有效提高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翼上的螺旋桨设置在所述主翼的中间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落架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主翼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落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主翼上;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作为支撑端与支撑面接触;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两个支撑端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均为支撑杆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的尾部还设置有垂直尾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主翼上靠近所述机体的头部的一侧还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内安装有电机以及电机调节器;所述电机调节器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螺旋桨连接;所述电机调节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内安装有飞行控制装置、电源装置、动力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飞行控制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飞行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飞行控制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飞行控制装置为有线连接;所述飞行控制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为有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有一个主翼上还固定有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影像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仰视图;

图5为图1中的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侧视图;

图6为图1中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垂直降落或者起飞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5为图1中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在各方向上的视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中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做详细介绍。该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机体110以及固定在机体110上的主翼120。主翼12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机体110的两侧。其中,机体110包括头部112和尾部114。机体110为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主体部分。主翼120用于给垂直起降无人机提供飞行的升力,从而构成固定翼结构,使得垂直起降无人机具有速度快的优点。每个主翼120上靠近头部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螺旋桨130。也即,本实施例中的垂直起降无人机为双旋翼无人机,可以通过两个螺旋桨130提供升力进而实现垂直起落,从而降低对垂直起降无人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的场地要求。在一实施例中,每个主翼120上的螺旋桨130设置在主翼120的中间位置。每个主翼120上靠近尾部114的一侧设置有副翼140。通过改变副翼140的俯仰能够控制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俯仰。每个主翼120上远离机体110的一端设置有起落架150。起落架150用于将机体120垂直支撑在水平面上。

上述垂直起降无人机,在飞机起飞时,垂直起降无人机是通过起落架150竖立在地面(也即水平面或者支撑面)上的,如图6所示。通过两个螺旋桨130提供升力升空。升空后通过控制副翼140的俯仰来控制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俯仰,使得垂直起降无人机达到横向状态。此时飞机处于固定翼的飞行模式。螺旋桨150提供垂直起降无人机向前的动力,主翼120提供升力,通过调整两个螺旋桨130的转速可以改变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左右转向,控制副翼140的俯仰角度可以控制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俯仰角度。

上述垂直起降无人机的机体110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主翼120,形成固定翼结构;并且每个主翼120上靠近机体110的头部112所在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螺旋桨130从而形成双旋翼结构,可以实现无人机的垂直起落,从而降低了固定翼结构对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的场地要求。并且,采用双旋翼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整个机身的重量,从而降低能耗,有效提高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续航能力,且不会影响垂直起降无人机的飞行能力。

在一实施例中,起落架150可拆卸地固定在主翼120上。在本实施例中,起落架150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52和第二支撑组件154。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52的一端和第二支撑组件154的一端均固定在主翼120上。第一支撑组件152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组件154的另一端均作为支撑端,用于与支撑面也即地面接触。第一支撑组件152、第二支撑组件154以及两个支撑端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结构,从而具有较为稳定的支撑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152和第二支撑组件154均为支撑杆结构,且二者对称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机体110的尾部114还设置有垂直尾翼160。垂直尾翼160可以用来平衡、稳定和操纵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的姿态。

在一实施例中,机体110内安装有飞行控制装置、电源装置、动力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以上图中均未示)。其中,电源装置分别与飞行控制装置、动力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连接。数据传输装置与飞行控制装置连接。飞行控制装置与动力装置连接。数据传输装置还用于与地面站通讯,从而接收地面站发出的飞行控制指令并传输给飞行控制装置。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将垂直起降无人机的飞行数据反馈至地面站。在一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动力装置以及飞行控制装置之间通过有线控制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主翼120上靠近机体110的头部112的一侧还设置有电机座(图中未示)。电机座内安装有电机以及电机调节器。其中,电机调节器与飞行控制装置连接,并与电机连接。电机则还与相应的主翼120上的螺旋桨130连接。电机调节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在一实施例中,两个主翼120中至少有一个主翼120上还固定有摄像装置(图中未示)。摄像装置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影像信息。摄像装置可以设置在主翼120的下方,从而方便获取地面的影像信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主翼120上还可以安装一些其他的任务设备,如红外吊舱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