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导航的多旋翼无人机移动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7620发布日期:2020-07-29 02:0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自动导航的多旋翼无人机移动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移动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多旋翼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多旋翼无人机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比如救援、电力巡检、油气管道巡检、安防巡查等,由于油动无人机体积大、噪音大、控制难度大且排放污染气体,所以目前绝大数多旋翼无人机均为电动。但是由于电池容量有限,而电动无人机耗电量较大,电动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普遍很差,很难实现执行长时间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无人机续航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导航的多旋翼无人机移动供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关地域布置多辆装在有大容量蓄电池的无人车,无人车上设置有相应的充电接口为无人机进行充电,以此增加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动导航的无人机移动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1、无人车2;

所述无人机1上设置有相机101、起落架102、引导块103,所述相机101安装无人机正下方;无人机1底部设有若干个起落架102,起落架102的末端安装有引导块103;引导块103采用导电的磁性材质。

所述无人车2上包括车面201、引导座202和驱动装置21,所述驱动装置21共两套分别安装在车面201的前后两端,构成四驱系统;所述车面201上侧安装引导座202;所述引导座202的位置与无人机1停放在无人车2上时起落架102的位置对应,引导座202具有顶部开口的内腔,引导座202的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铁203,所述的内腔和引导块103呈上大下小的锥面体,当无人机1停放在无人车2上时引导块103纳入所述的内腔,电磁铁203与引导块103接触;

无人车2上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与电磁铁203电连接;无人机1上的电板与引导块103电连接;当无人机1停放在无人车2上时,所述的蓄电池为无人机1上的电板充电;

无人机1上装有第一中央控制器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无人机1的螺旋桨的驱动电机的控制端连接第一中央控制器;无人车2上装有第二中央控制器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无人车2的驱动装置21的控制端连接第二中央控制器;

无人机1和无人车2保持实时通信,通过机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各自的位置,无人机1在执行任务时时刻计算与无人车2的相对距离,并评估自身电量是否满足飞行并降落在无人车2上,当无人机1的电量正好满足或大于无人机1抵达并降落至无人车2上的所需电量时,无人车2将自身经纬度信息发送给无人机1,无人机1通过gps导航飞抵无人车2。

优选地,所述引导座202有四个,沿车面201的纵轴线和横轴线对称分布。优选地,无人机1是四旋翼无人机。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21分为左驱动单元21a和右驱动单元21b,其中左驱动单元21a包括车轮211、驱动安装架212、悬挂上板213、减震压簧214、悬挂下板215、u型螺丝216、轴承箱217、驱动电机218、驱动皮带219、从动带轮2110、车轴2111、主动带轮2112、连接柱2113;所述车轮211固连于车轴2111的一端,所述车轴2111插合于轴承箱217内,车轴2111另一端伸出轴承箱并安装从动带轮2110,所述驱动电机218安装在轴承箱217后侧的支架上,所述主动带轮2112固连于驱动电机218轴端,所述驱动皮带219安装在主动带轮2112和从动带轮2110上,构成带传动系统;所述驱动安装架212安装在悬挂上板213上,所述悬挂上板213和悬挂下板215之间安装有两个减震压簧214,所述悬挂下板215通过两个u型螺丝216安装在轴承箱217的左侧;所述左驱动单元21a和右驱动单元21b的零部件形状和数目相同,呈左右镜像分布,两者的连接柱2113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合理分布的无人车,形成无人机的充电网络,无人机和充电桩之间连接可靠,且控制成本低,造价低廉,维护简单,能很好的完成无人机的自主充电工作,扩展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充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车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无人机;101.相机;102.起落架;103.引导块;2.无人车;201.车面;202.引导座;203.电磁铁;21.驱动装置;21a.左驱动单元;21b.右驱动单元;211.车轮;212.驱动安装架;213.悬挂上板;214.减震压簧;215.悬挂下板;216.u型螺丝;217.轴承箱;218.驱动电机;219.驱动皮带;2110.从动带轮;2111.车轴;2112.主动带轮;2113.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自动导航的无人机移动供电装置,包括无人机1、无人车2;

所述无人机1上设置有相机101、起落架102、引导块103,所述相机101安装无人机正下方;无人机1底部设有若干个起落架102,起落架102的末端安装有引导块103;引导块103采用导电的磁性材质。

所述无人车2上包括车面201、引导座202和驱动装置21,所述驱动装置21共两套分别安装在车面201的前后两端,构成四驱系统;所述车面201上侧安装引导座202;所述引导座202的位置与无人机1停放在无人车2上时起落架102的位置对应,引导座202具有顶部开口的内腔,引导座202的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铁203,所述的内腔和引导块103呈上大下小的锥面体,当无人机1停放在无人车2上时引导块103纳入所述的内腔,电磁铁203与引导块103接触;

无人车2上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与电磁铁203电连接;无人机1上的电板与引导块103电连接;当无人机1停放在无人车2上时,所述的蓄电池为无人机1上的电板充电;

无人机1上装有第一中央控制器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无人机1的螺旋桨的驱动电机的控制端连接第一中央控制器;无人车2上装有第二中央控制器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无人车2的驱动装置21的控制端连接第二中央控制器。

无人机1和无人车2保持实时通信,通过机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各自的位置,无人机1在执行任务时时刻计算与无人车2的相对距离,并评估自身电量是否满足飞行并降落在无人车2上,当无人机1的电量正好满足或大于无人机1抵达并降落至无人车2上的所需电量时,无人车2将自身经纬度信息发送给无人机1,无人机1通过gps导航飞抵无人车2。

所述引导座202有四个,沿车面201的纵轴线和横轴线对称分布。无人机1采用市售的四旋翼无人机。

所述驱动装置21分为左驱动单元21a和右驱动单元21b,其中左驱动单元21a包括车轮211、驱动安装架212、悬挂上板213、减震压簧214、悬挂下板215、u型螺丝216、轴承箱217、驱动电机218、驱动皮带219、从动带轮2110、车轴2111、主动带轮2112、连接柱2113;所述车轮211固连于车轴2111的一端,所述车轴2111插合于轴承箱217内,车轴2111另一端伸出轴承箱并安装从动带轮2110,所述驱动电机218安装在轴承箱217后侧的支架上,所述主动带轮2112固连于驱动电机218轴端,所述驱动皮带219安装在主动带轮2112和从动带轮2110上,构成带传动系统;所述驱动安装架212安装在悬挂上板213上,所述悬挂上板213和悬挂下板215之间安装有两个减震压簧214,所述悬挂下板215通过两个u型螺丝216安装在轴承箱217的左侧;所述左驱动单元21a和右驱动单元21b的零部件形状和数目相同,呈左右镜像分布,两者的连接柱2113相互连接。

通过在相关地域布置多辆装在有大容量蓄电池的无人车,无人车上设置有相应的充电接口为无人机进行充电,以此增加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无人机的操作人员可以操纵无人机飞向较近的无人车,并在无人机接近无人车时根据无人机传回的图像操纵无人机降落在无人车上,获得充电。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