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验收检测用工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8926发布日期:2020-10-09 18:21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验收检测用工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验收检测用工程无人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人机的相机采用的是零售相机。其原因是相机自主生产技术被国外垄断,导致研发中无法进行代码层的操作。因此无人机的相机都是直接采购后进行安装,有许多问题不适用于无人机的环境。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相机的自热关机系统。这种传统相机中的功能在无人机使用中,不仅不是优点,反而是严重的缺陷。主要是在工程用的无人机的工作环境变化多端,但是他对相机发热的问题也不会太在意。这种矛盾直接导致,虽然无人机本身没有散热需求,但是内置相机确为了保护自己导致关机,影响了无人机的使用。而目前的无人机却也没有这种需求,从而进行改进。导致了工程检测用户的需要,无人机的厂商无法改进也不想改进。

另一方面,由于相机本身无法直接改动设置,增加散热系统成为唯一的方法,但是无人机的重量有严格的要求,散热的改装需要技术支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验收检测用工程无人机,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验收检测用工程无人机,包括:壳体、相机系统、散热系统、视觉系统、驱动系统、飞行器、天线和电池控制系统,所述相机系统的头部与壳体前端连接,所述相机系统的尾部设于壳体内,所述散热系统设于壳体内,所述散热系统与相机系统连接,所述视觉系统与壳体连接,所述驱动系统与壳体的飞行支架连接,所述驱动系统与飞行器底端连接,所述天线设于驱动系统的底端,所述电池控制系统设于壳体底端,所述电池控制系统与相机系统、视觉系统、驱动系统、飞行器和天线连接;

其中,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底座、散热侧板支架、支撑底块、散热片、栅格、导热板和固定金属条,所述散热底座为框架结构,所述散热底座设于相机系统的底端,所述散热侧板支架与散热底座两侧连接,所述散热侧板支架通过连接杆与相机系统两侧连接,所述支撑底块设于散热底座底端,所述栅格设于导热板上,所述散热片一端与相机系统连接,所述散热片另一端穿过栅格依次与导热板和壳体连接,所述导热板通过固定金属条与散热侧板支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视觉系统包括:障碍红外感知系统、降落红外感知系统和上升红外感知系统,所述障碍红外感知系统与壳体前端连接,所述降落红外感知系统与壳体底端连接,所述上升红外感知系统与壳体尾部的顶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池控制系统包括:电池和控制系统,所述电池设于壳体的尾端,所述电池的前端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左右两侧与驱动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前端与相机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视觉系统和天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增加了散热系统,解决了相机过热死机的问题,而散热系统本身的结构进行了精简,降低了重量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和相机系统200。

散热系统300、散热底座310、散热侧板支架320、支撑底块330、散热片340、栅格350、导热板360和固定金属条370。

视觉系统400、障碍红外感知系统410、降落红外感知系统420和上升红外感知系统430。

驱动系统500、飞行器600、天线700、电池控制系统800、电池810和控制系统8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验收检测用工程无人机,包括:壳体100、相机系统200、散热系统300、视觉系统400、驱动系统500、飞行器600、天线700和电池控制系统800,相机系统200的头部与壳体100前端连接,相机系统200的尾部设于壳体100内,散热系统300设于壳体100内,散热系统300与相机系统200连接,视觉系统400与壳体100连接,驱动系统500与壳体100的飞行支架连接,驱动系统500与飞行器600底端连接,天线700设于驱动系统500的底端,电池控制系统800设于壳体100底端,电池控制系统800与相机系统200、视觉系统400、驱动系统500、飞行器600和天线700连接;

其中,散热系统300包括:散热底座310、散热侧板支架320、支撑底块330、散热片340、栅格350、导热板360和固定金属条370,散热底座310为框架结构,散热底座310设于相机系统200的底端,散热侧板支架320与散热底座310两侧连接,散热侧板支架320通过连接杆与相机系统200两侧连接,支撑底块330设于散热底座310底端,栅格350设于导热板360上,散热片340一端与相机系统200连接,散热片340另一端穿过栅格350依次与导热板360和壳体100连接,导热板360通过固定金属条370与散热侧板支架320连接。

视觉系统400包括:障碍红外感知系统410、降落红外感知系统420和上升红外感知系统430,障碍红外感知系统410与壳体100前端连接,降落红外感知系统420与壳体100底端连接,上升红外感知系统430与壳体100尾部的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传统的无人机结构,是在传统的无人机上进行了改造。其中,相机系统200对于无人机来说都是现有技术,全部是采购单独相机进行改造,不局限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无人机。视觉系统400原理是采用红外线扫描技术,对障碍物进行光学反馈,从而进行规避。也是传统技术。障碍红外感知系统410辅助前进时候进行探测,降落红外感知系统420辅助降落时对下方物体进行探测,上升红外感知系统430则保护上升过程中,避免飞行器600撞到物体。

驱动系统500则是包括驱动马达、传动轴等一系列传统的螺旋启动方式,因此不展开描述。同理飞行器600的配件组成也是传统技术,没有改进,也不展开描述。

天线700负责接收远程控制信号,然后反馈给电池控制系统800,电池810负责提供续航,控制系统820负责信息处理与控制。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增加了散热系统300。其中,散热底座310的目的是将整个无人机内部与外壳100进行一定的分离,同时为其他零件做支撑。支撑底块330首先将相机与壳体100底端分离,使相机底部的空气能够流通散热,散热侧板支架320目的是将对相机两侧的区域进行散热。散热侧板支架320固定有导热板360,导热板360上有散热孔和栅格350,散热片340通过穿过导热板360上的栅格350与相机连接,将热量传导出另一端连接的外壳,固定金属条370则是负责固定。

综上,对于空间极度狭小的无人机内部而言,增加散热风扇是无法实现的,能源和重量都无法满足。同时狭小的空间又让相机的散热出现问题。因此如何将热量进行引导,增加更多的空气流动是本实用新型的思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