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飞行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2679发布日期:2021-05-14 14:5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飞行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无人机飞行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但是现有的电机控制器在安装时较为不便且散热不好。
3.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气板的设置使得控制器的工作时外部气体能够与内部气体进行交换,同时在风扇的作用下保持控制器的温度不会过高,并且滑板与转动门的设置能够实现控制器的快捷拆卸。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无人机飞行电机控制器,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扇、导线、电池,所述风扇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导线,所述导线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电池,所述散热机构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直角拐板、定位胶块、透气板、滑板、滑轨、挡柱、转动门、支脚、磁条,所述直角拐板的上表面前部和后部设置有所述透气板,所述直角拐板的上表面四角设置有所述定位胶块,所述直角拐板的下表面四角设置有所述支脚,所述直角拐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转动门,所述直角拐板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所述挡柱,所述透气板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滑轨,所述滑轨内部设置有所述滑板,所述透气板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所述磁条。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风扇与所述导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导线与所述电池通过螺钉连接。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直角拐板与所述定位胶块粘接,所述直角拐板与所述透气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透气板与所述滑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板滑动连接。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直角拐板与所述转动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磁条与所述透气板粘接,所述支脚与所述直角拐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挡柱与所述直角拐板通
过螺栓连接。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透气板设置有两块,所述支脚设置有四根,所述磁条设置有两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利用定位胶块的设置将控制器安装到位后,将转动门与磁条吸附,可通过滑板的作用实时查看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在控制器工作时,能够在风扇的持续工作下保证自身温度不会过于升高,以此实现其稳定工作,到此全部工作结束。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1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人机飞行电机控制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人机飞行电机控制器的正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人机飞行电机控制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人机飞行电机控制器的仰视图。
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1、承载机构;101、直角拐板;102、定位胶块;103、透气板;104、滑板;105、滑轨;106、挡柱;107、转动门;108、支脚;109、磁条;2、散热机构;201、风扇;202、导线;203、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散热机构2,散热机构2包括风扇201、导线202、电池203,风扇201的一侧设置有导线202,导线202的上部设置有电池203,散热机构2的上部设置有承载机构1,承载机构1包括直角拐板101、定位胶块102、透气板103、滑板104、滑轨105、挡柱106、转动门107、支脚108、磁条109,直角拐板101的上表面前部和后部设置有透气板103,直角拐板101的上表面四角设置有定位胶块102,直角拐板101的下表面四角设置有支脚108,直角拐板10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门107,直角拐板10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挡柱106,透气板103的上部设置有滑轨105,滑轨105内部设置有滑板104,透气板103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磁条109。
2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风扇201与导线202通过螺钉连接,能够持续对上部的控制器吹风,导线202与电池203通过螺钉连接,为风扇201提供电力;直角拐板101与定位胶块102粘接,能够准确地为控制器提供安装位置,直角拐板101与透气板103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控制器的散热,透气板103与滑轨105通过螺钉连接,滑轨105与滑板104滑动连接,能够移动滑板104将承载机构1的顶部打开;直角拐板101与转动门107通过铰链连接,能够打开将控制器放入,磁条109与透气板103粘接,转动门107能够被吸附住,支脚108与直角拐板101通过螺栓连接,与固定区域相连接,挡柱106与直角拐板101通过螺栓连接,在滑板104滑动至一定位置时不会滑出轨道;透气板103设置有两块,支脚108设置有四根,磁条109设置有两条。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利用定位胶块102的设置将控制器安装到位后,将转动门107与磁条109吸附,可通过滑板104的作用实时查看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在控制器工作时,能够在风扇201的持续工作下保证自身温度不会过于升高,以此实现其稳定工作,到此全部工作结束。
26.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