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无人机构建的空中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75928发布日期:2021-08-13 19:3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由无人机构建的空中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无人机构建的空中通道,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一般均为电池供电,电力有限,续航短,难以进行远距离,高负荷工作,导致无人机应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在很多场合,如城市高楼火灾灭火、森林灭火、山区的山顶或山腰农田灌溉供水等都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无人机构建的空中通道,以解决现有无人机电力有限,续航短,难以进行远距离,高负荷工作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由无人机构建的空中通道,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三个无人机,无人机均通过电线供电,且无人机之间通过电线串联,电线的另一端连接地面电源。

前述供电系统中,所述电线的长度为100-10000m;

前述供电系统中,相邻两个无人机之间的距离为5-300m,电线包括主线和支线,主线的一端连接地面电源,主线沿无人机1的排布方向设置主线上对应每个无人机均对应引出有一条支线,支线与对应的无人机电性连接,为无人机供电。

前述供电系统中,所述无人机沿电线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以通过无人机均衡分摊电线的重量;

前述供电系统中,沿无人机的分布方向还设置有供水软管,供水软管依次吊设固定于所述无人机上,且供水软管的一端引至地面水源并设置有水泵,另一端吊设于最远端的无人机的下方。

前述供电系统中,所述供水软管捆绑固定于无人机的下部,或通过吊绳吊设于无人机的下部,吊绳一端固定于供水软管上,另一端捆绑固定于无人机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有线供电的方式为无人机供电,并通过串联的方式将多个无人机串联使用,在无人机下吊设平台或水管等组成空中管路或通道,首先,能够通过分布设置的无人机分摊电线及供水软管等的重量,从而使电线超远距离供电成为可能(增加无人机数量即可),从而使小型无人机也能够实现超远距离工作,例如利用并排设置的无人机组为山区交通不便的耕地等供水,利用山脚下的水源和电源配合该无人机直线供电系统和无人机组即可实现,利用地面的水源及电源配合无人机组及该供电系统还能够实现远距离森林灭火或城市高楼灭火,无需消防员爬到高楼着火点进行近身灭火,也解决了森林中消防员难以找到水源,只能依靠挖防火带进行灭火的问题,还可用于野外或高空救援、空中表演等情景,应用场景多样化,使用灵活,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端设置救援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无人机两排并联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无人机多排并联设置的结构示意图(4排并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道路不便的山顶或山腰农田供水的无人机空中供水通道,包括等间距并排设置的20个无人机1,以通过无人机1均衡分摊电线2的重量,无人机1均通过电线2供电,且无人机1之间通过电线2串联,电线2的长度为5000m,电线2的另一端连接山下的地面电源3,相邻两个无人机1之间的距离为250m,电线2包括主线21和支线22,主线21的一端连接地面电源3,主线21沿无人机1的排布方向设置,主线21上对应每个无人机1均对应引出有一条支线22,支线22与对应的无人机1电性连接,为无人机1供电。

沿无人机1的分布方向还设置有供水软管4,供水软管4依次吊设固定于所述无人机1上,供水软管4捆绑固定于无人机1的下部,且供水软管4的一端引至山下的地面水源5并设置有水泵6,另一端吊设于最远端的无人机1的下方。

使用时,在山下或山腰上就近寻找水井(地面水源5)和电源(地面电源3),将供水软管4连接地面水源5,电线2连接地面电源3,启动无人机1,利用无人机1将供水软管4带到山腰或山顶农田处,启动水泵6为农田供水即可。

实施例2

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城市高楼灭火的无人机消防通道,包括等间距并排设置的5个无人机1,无人机1均通过电线2供电,且无人机1之间通过电线2串联,电线2的长度为500m,电线2的另一端连接地面电源3,相邻两个无人机1之间的距离为100m,电线2包括主线21和支线22,主线21的一端连接地面电源3,主线21沿无人机1的排布方向设置,主线21上对应每个无人机1均对应引出有一条支线22,支线22与对应的无人机1电性连接,为无人机1供电。

沿无人机1的分布方向还设置有供水软管4,供水软管4依次吊设固定于所述无人机1上,供水软管4捆绑固定于无人机1的下部,且供水软管4的一端引至地面水源5,该地面水源5要求为高压水源,另一端设置喷头并吊设于最远端的无人机1的下方,为保证无人机1的稳定,在所述供水软管4另一端增设数架无人机1,例如,可增设两架无人机1,使所述供水软管4另一端间距1m地分布三架无人机1,以使高压水喷出时保证所述所述供水软管4另一端的稳定。

使用时,利用无人机1将所述供水软管4另一端带到高楼火灾处,调整无人机1使供水软管4另一端对着火点,打开高压水源的供水阀供水,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实施例3

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森林灭火的无人机供水灭火通道,包括等间距并排设置的100个无人机1,以通过无人机1均衡分摊电线2的重量,无人机1均通过电线2供电,且无人机1之间通过电线2串联,电线2的长度为9000m,电线2的另一端连接山下的地面电源3,相邻两个无人机1之间的距离为100m,电线2包括主线21和支线22,主线21的一端连接地面电源3,主线21沿无人机1的排布方向设置,主线21上对应每个无人机1均对应引出有一条支线22,支线22与对应的无人机1电性连接,为无人机1供电。

沿无人机1的分布方向还设置有供水软管4,供水软管4依次吊设固定于所述无人机1上,供水软管4捆绑固定于无人机1的下部,且供水软管4的一端引至地面水源5并设置有水泵6(高压水泵),另一端吊设于最远端的无人机1的下方。

使用时,在森林火灾附近的村庄等就近寻找电源(地面电源3)及水井等水源(地面水源5),将供水软管4连接地面水源5,电线2连接地面电源3,启动无人机1,利用无人机1将供水软管4带到森林着火点处,启动水泵6为灭火点供水,协助扑灭森林大火。

实施例4

参照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野外或高空救援的无人机救援平台,包括等间距并排设置的10架无人机1,以通过无人机1均衡分摊电线2的重量,无人机1均通过电线2供电,且无人机1之间通过电线2串联,电线2的长度为50m,电线2的另一端连接地面电源3,相邻两个无人机1之间的距离为5-8m,前端为四架无人机1吊设一个救援平台,用于容纳救援物资、救援人员或受困人员,电线2包括主线21和支线22,主线21的一端连接地面电源3,主线21沿无人机1的排布方向设置,主线21上对应每个无人机1均对应引出有一条支线22,支线22与对应的无人机1电性连接,为无人机1供电。

使用时,在受困人员附近寻找电源(地面电源3)或救援人员自带发电机,主线21的一端连接地面电源3,启动无人机1,利用无人机1将救援平台带到受困人员处,为受困人员提供物资或将救援转移至救援平台,再将救援平台带到安全位置,将受困人员救出。

实施例5

参照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中载人的无人机转运平台,包括等间距并排设置的10架无人机1,以通过无人机1均衡分摊电线2的重量,无人机1均通过电线2供电,且无人机1之间通过电线2串联,电线2的长度为50m,电线2的另一端连接地面电源3,相邻两个无人机1之间的距离为6m,前端为四架无人机1吊设一个转运平台(载人平台),用于载人或货物运输,电线2包括主线21和支线22,主线21的一端连接地面电源3,主线21沿无人机1的排布方向设置,主线21上对应每个无人机1均对应引出有一条支线22,支线22与对应的无人机1电性连接,为无人机1供电。

使用时,主线21的一端连接地面电源3,启动无人机1,人员或货物安置于转运平台上,利用无人机1将转运平台运送到指定位置,可用于货物运输、空中表演、人员转移等。

实施例5

参照附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空中组合,包括四排无人机1,四排无人机1成面状分布于空中,以通过无人机1均衡分摊电线2的重量,无人机1均通过电线2供电,且无人机1之间通过电线2串联或并联,电线2的另一端连接地面电源3,相邻两个无人机1之间保持适当间距,无人机1下部吊设输送物料或流体的管道、运输或载人平台或直接吊运货物等,电线2包括主线21和支线22,主线21的一端连接地面电源3,主线21沿无人机1的排布方向设置,主线21上对应每个无人机1均对应引出有一条支线22,支线22与对应的无人机1电性连接,为无人机1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