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起落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66314发布日期:2021-11-06 01:1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起落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起落架。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3.无人机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在电力工程领域,工作人员通常会使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但是由于输电线路的架设很多都会经过大片的水域或山谷,上述地形具有距离长,不便车辆行驶的问题,若无人机在巡检过程中出现电量消耗过大或故障导致自行降落的问题,且降落的区域位于大片水域处时,目前无人机配备的起落架不能应对紧急情况于水面上降落的需求,会出现无人机下沉的问题,导致设备的损坏或丢失,提高了使用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起落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起落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起落架,包括,
6.连接组件,包括与无人机本体可拆卸连接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面对称设有倾斜的支杆;
7.起落架组件,包括与支杆底端固定连接且呈纵向水平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腔嵌设有空气压缩盒,所述空气压缩盒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管,且所述空气压缩盒的输出端设有控制机构;
8.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承载板底部。
9.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的对立两端分别与对称设于套管内的气动伸缩杆连接,所述气动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表面固定插接有安装轴。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管盖,且所述安装轴表面套设有气囊袋,所述气囊袋呈圆筒状且通过铰接件安装于安装轴表面,所述安装轴位于套管内腔时,气囊袋处于瘪气状态贴附于安装轴表面。
11.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上贯穿插接有导气软管,所述导气软管一端与气囊袋连接,且所述导气软管另一端与连通管连接,所述导气软管靠近与气囊袋连接端设有电磁阀,所
述连通管与三通管的一端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两端均嵌设有密封圈,当所述气囊袋完全膨胀后,所述套管内腔处于密封状态,所述套管内腔设有固定气动伸缩杆的环形支架。
13.进一步地,所述套管表面下部嵌设有感应层,所述感应层两侧均设有缓冲层。
14.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层为设有触水传感器的弧形板,所述触水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空气压缩盒上的控制机构和电磁阀电性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承载板底面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腔设有悬吊绳,所述悬吊绳的端部固定连接筒状支架,所述筒状支架内腔设有海绵条。
16.进一步地,所述筒状支架由合金钢材料制成,所述安装筒底面活动嵌设有封口板,所述封口板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移动。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起落架组件,当无人机出现意外情况需要紧急降落至水面上时,无人机缓慢降落至与水面接触,感应层传递信号至控制器,驱使空气压缩盒内的压缩空气通过三通管同时进入气动伸缩杆和导气软管内,使得安装轴向套管外伸出,同时其表面的气囊袋逐渐膨胀,于无人机的四方形成漂浮力,使得无人机能够漂浮于水面上,避免出现下沉的问题,同时为了避免无人机随着水流流动的问题,在无人机接触水面时,封口板移开,筒状支架因自重下落沉没于水中,其上的海绵条快速吸水增加重量,对无人机起到定位的作用,便于后续工作人员的巡回。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起落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套管内腔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00、连接组件;101、承载板;102、支杆;200、起落架组件;201、套管;202、空气压缩盒;203、三通管;204、气动伸缩杆;205、活动板;206、安装轴;207、管盖;208、气囊袋;209、导气软管;210、连通管;211、电磁阀;212、环形支架;214、密封圈;215、控制器;216、感应层;217、缓冲层;300、定位组件;301、安装筒;302、悬吊绳;303、筒状支架;304、海绵条;305、封口板;306、驱动机构。
23.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起落架,包括,连接组件100,包括与无人机本体可拆卸连接的承载板101,承载板101底面对称设有倾斜的支杆
102;起落架组件200,包括与支杆102底端固定连接且呈纵向水平设置的套管201,套管201内腔嵌设有空气压缩盒202,空气压缩盒202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管203,且空气压缩盒202的输出端设有控制机构;定位组件300,定位组件300设于承载板101底部。
26.请参阅图2和图3,三通管203的对立两端分别与对称设于套管201内的气动伸缩杆204连接,气动伸缩杆204端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05,活动板205表面固定插接有安装轴206。
27.安装轴206前端固定连接有管盖207,且安装轴206表面套设有气囊袋208,气囊袋208呈圆筒状且通过铰接件安装于安装轴206表面,安装轴206位于套管201内腔时,气囊袋208处于瘪气状态贴附于安装轴206表面。
28.活动板205上贯穿插接有导气软管209,导气软管209一端与气囊袋208连接,且导气软管209另一端与连通管210连接,导气软管209靠近与气囊袋208连接端设有电磁阀211,当无人机出现意外情况需要紧急降落至水面上时,无人机缓慢降落至与水面接触,感应层216传递信号至控制器215,驱使空气压缩盒202内的压缩空气通过三通管203同时进入气动伸缩杆204和导气软管209内,使得安装轴206向套管201外伸出,同时其表面的气囊袋208逐渐膨胀,于无人机的四方形成漂浮力,使得无人机能够漂浮于水面上,避免出现下沉的问题,连通管210与三通管203的一端连接。
29.套管201两端均嵌设有密封圈214,当气囊袋208完全膨胀后,套管201内腔处于密封状态,避免套管201内出现渗水的问题,套管201内腔设有固定气动伸缩杆204的环形支架212。
30.套管201表面下部嵌设有感应层216,感应层216两侧均设有缓冲层217,通过缓冲层217为橡胶垫,通过缓冲层217的设置便于降低无人机降落时的冲击力,起到保护作用。
31.感应层216为设有触水传感器的弧形板,触水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15电性连接,无人机出现意外情况需要紧急降落至水面上时,无人机缓慢降落至与水面接触,感应层216传递信号至控制器215,驱使空气压缩盒202内的压缩空气通过三通管203同时进入气动伸缩杆204和导气软管209内,控制器215的输出端与空气压缩盒202上的控制机构和电磁阀211电性连接。
32.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和图4,定位组件300包括固定于承载板101底面的安装筒301,安装筒301内腔设有悬吊绳302,悬吊绳302的端部固定连接筒状支架303,为了避免无人机随着水流流动的问题,在无人机接触水面时,封口板305移开,筒状支架303因自重下落沉没于水中,其上的海绵条304快速吸水增加重量,对无人机起到定位的作用,便于后续工作人员的巡回,筒状支架303内腔设有海绵条304。
33.筒状支架303由合金钢材料制成,安装筒301底面活动嵌设有封口板305,封口板305通过驱动机构306控制移动,驱动机构306为电动推杆,在无人机接触水面时,驱使封口板305移动,使得筒状支架303能够从安装筒内掉出。
34.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35.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