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折叠飞行模块的航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2924发布日期:2021-12-18 00:3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折叠飞行模块的航拍装置的制作方法
具有可折叠飞行模块的航拍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监测技术及装置,特别涉及航拍监测技术,具体的,其展示一种具有可折叠飞行模块的航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城市绿化系统维护过程中,需要对绿植进行监测,航拍技术的发展给绿植健康提供极大便利,通过航拍进行监控区域的拍摄,可快速的实现绿植生长状况、病虫状况等方便的实时图像提取,航拍装置为进行监测的主体。
3.现阶段的航拍装置,其飞行装置为在航拍装置上设置的电动马达以及由电动马达带动的螺旋桨组成,螺旋桨占用体积大,且螺旋桨一般为固定设置不易拆卸,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对螺旋桨损坏。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飞行模块的航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飞行模块的航拍装置,其设置有可折叠飞行模块以及与可折叠飞行模块配合使用的固定模块,飞行模块可折叠,携带方便且不会再运输过程中损坏。
6.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7.一种具有可折叠飞行模块的航拍装置,包括航拍装置主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航拍装置主体两侧的飞行装置;所述飞行装置包括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两端的固定模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模块上的可折叠飞行模块;所述可折叠飞行模块包括通过连接件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其外侧端面的螺旋翼以及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其下端端面的固定钩板,所述固定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钩板相对应且相匹配的固定装置。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铰链。
9.进一步的,所述飞行装置通过连杆与所述航拍装置主体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固定模块主体以及与所述固定模块主体固定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其下端端面设置的所述固定钩板相对应的固定钩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固定模块主体其前端端面的第一调节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柱两侧的第二调节柱、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柱上的分别且与所述固定钩槽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块以及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的第二固定块。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模块主体上设置有复位块,所述第二调节柱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复位块的调节导柱,所述调节导柱上设置有两端分别顶持所述复位块和所述第二调节柱的压簧。
13.其中:
14.所述可折叠飞行模块包括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其外侧端面的螺旋翼;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可通过所述连接件实现折叠;
15.所述可折叠飞行模块通过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其下端端面的固定钩板与所述固定模块上设置的所述固定装置实现可拆卸连接;
16.所述端盖上设置的固定钩槽用于为所述固定钩板提供安装入口;
17.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固定模块主体其前端端面的所述第一调节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柱两侧的所述第二调节柱、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柱上的分别与所述固定钩槽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以及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的所述第二固定块;
18.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用于与所述固定钩板配合使用进行固定:所述固定钩板通过所述固定钩槽到达所述第二固定块处,由于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所述固定钩板可压缩所述第二固定块,并进入所述第二固定块下端,同时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所述弹簧复位固定所述固定钩板;
19.所述固定模块主体上设置有所述复位块,所述第二调节柱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复位块的所述调节导柱,所述调节导柱上设置有两端分别顶持所述复位块和所述第二调节柱的所述压簧;通过所述压簧、所述复位块、所述第二调节柱以及所述第一调节柱可实现所述可折叠飞行模块的取下:所述第一调节柱向内,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柱和所述第二调节柱上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向下,此时所述固定钩板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相互脱离,所述可折叠飞行模块可取下;取下所述可折叠飞行模块后,放开所述第一调节柱,在所述压簧、所述复位块以及所述复位导柱作用下,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复位。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折叠飞行模块的航拍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21.1)可折叠飞行模块包括通过连接件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外侧端面的螺旋翼;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通过连接件实现折叠;
22.2)可折叠飞行模块通过均匀设置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下端端面的固定钩板与固定模块上设置的固定装置实现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可折叠飞行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去除半边端盖的固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数字表示:
27.1航拍装置主体,2连杆,3支撑板;
28.4可折叠飞行模块,401第一固定板,402第二固定板,403连接件,404固定钩板,405螺旋翼;
29.5固定模块,501固定模块主体,502固定钩槽,503第一调节柱,504第二调节柱,505复位块,506调节导柱,507压簧,508端盖,509第一固定块,510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实施例:
31.参照图1

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飞行模块的航拍装置,包括航拍装置主体1以及通过连杆2固定连接于航拍装置主体1两侧的飞行装置;飞行装置包括支撑板3、分别设置于支撑板3两端的固定模块5以及设置于固定模块5上的可折叠飞行模块4;
32.可折叠飞行模块4包括通过以铰链作为连接件403连接的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其外侧端面的螺旋翼405以及均匀设置于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其下端端面的四个固定钩板404,固定模块5上设置有与固定钩板404相对应且相匹配的固定装置;
33.固定模块5包括固定模块主体501以及与固定模块主体501固定连接的端盖508,端盖508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其下端端面设置的固定钩板404相对应的固定钩槽502;
34.固定装置包括贯穿固定模块主体501其前端端面的第一调节柱503、分别设置于第一调节柱503两侧的第二调节柱504、设置于第二调节柱504上的分别且与固定钩槽502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块509以及通过弹簧与第一固定块509连接的第二固定块510;
35.固定模块主体501上设置有复位块505,第二调节柱504上设置有贯穿复位块505的调节导柱506,调节导柱506上设置有两端分别顶持复位块505和第二调节柱504的压簧507。
36.其中:
37.可折叠飞行模块4包括通过连接件403连接的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其外侧端面的螺旋翼405;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可通过连接件403实现折叠;
38.可折叠飞行模块4通过均匀设置于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其下端端面的固定钩板404与固定模块5上设置的固定装置实现可拆卸连接;
39.端盖509上设置的固定钩槽502用于为固定钩板404提供安装入口;
40.固定装置包括贯穿固定模块主体501其前端端面的第一调节柱503、分别设置于第一调节柱503两侧的第二调节柱504、设置于第二调节柱504上的分别且与固定钩槽502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块509以及通过弹簧与第一固定块509连接的第二固定块510;
41.第一固定块509和第二固定块510用于与固定钩板404配合使用进行固定:固定钩板404通过固定钩槽502到达第二固定块510处,由于第二固定块510通过弹簧与第一固定块509连接,固定钩板404可压缩第二固定块510,并进入第二固定块510下端,同时第二固定块510通过弹簧复位固定固定钩板404;
42.固定模块主体501上设置有复位块505,第二调节柱504上设置有贯穿复位块505的调节导柱506,调节导柱506上设置有两端分别顶持复位块505和第二调节柱504的压簧507;通过压簧507、复位块505、第二调节柱504以及第一调节柱503可实现可折叠飞行模块的取下:第一调节柱505向内,带动第二调节柱504和第二调节柱504上的第一固定块509和第二固定块510向下,此时固定钩板404与第二固定块510相互脱离,可折叠飞行模块4可取下;取下可折叠飞行模块4后,放开第一调节柱503,在压簧507、复位块505以及复位导柱506作用下,第一固定块509和第二固定块510复位;
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可折叠飞行模块的航拍装置的有益效果在
于:可折叠飞行模块4包括通过连接件403连接的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其外侧端面的螺旋翼;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可通过连接件403实现折叠;可折叠飞行模块4通过均匀设置于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其下端端面的固定钩板404与固定模块5上设置的固定装置实现可拆卸连接。
4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