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

文档序号:28456583发布日期:2022-01-12 06:5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基于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为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测绘和影视拍摄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然而,现有的大多数无人机在乡村治理建设时,会有鸟禽追逐无人机的机率发生,当无人机与鸟禽发生碰撞后,出现坠落的问题,且不便于对无人机机翼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我们提供基于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拍摄器,所述支撑架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套,且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器,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机体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无线蓝牙模块,所述支撑架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感应器,且支撑架内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播音器。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体与支撑架之间通过防滑套固定连接,且机体与电动推杆之间固定连接。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动推杆与电路板之间通过一号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拍摄器与电路板之间通过二号导线电性连接,且拍摄器与防护套之间相适配。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块、弹簧、连接杆和支撑块,所述连接块与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位于连接块的内部,且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与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且支撑块的底部铺设有防滑垫。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路板与机体之间通过卡块固定连接,且电路板与驱动器之间通过三号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与蓄电池之间通过四号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套与支撑杆之间通过固定栓固定连接。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感应器与电路板之间通过五号导线电性连接,且
感应器与播音器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播音器与电路板之间通过六号导线电性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该基于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通过设置感应器和播音器,可以在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使用的过程中,对无人机周围的环境进行感应,当有鸟禽接近时,使用播音器对鸟禽进行驱逐,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因鸟禽受到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防护效果;
12.该基于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通过设置连接套和驱动器,可以在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使用的过程中,使用固定栓对连接套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驱动器的位置发生改变,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不便于对角度进行调节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飞行效果;
13.该基于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可以在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落下的过程中,使用弹簧对无人机的底座进行减震处理,接着使用连接杆对无人机的底部进行支撑处理,且在防滑垫的作用下,对支撑板进行防滑处理,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因地面不平整出现下落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器的立体图。
17.图中:1、支撑架;2、机体;3、电动推杆;4、拍摄器;5、防护套;6、减震机构;7、支撑杆;8、连接套;9、驱动器;10、蓄电池;11、电路板;12、信号接收模块;13、信号处理模块;14、控制模块;15、无线蓝牙模块;16、感应器;17、播音器;61、连接块;62、弹簧;63、连接杆;64、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19.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提高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包括支撑架1,在支撑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机体2,在机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电动推杆3,其中,机体2与支撑架1之间通过防滑套固定连接,且机体2与电动推杆3之间固定连接;通过使用防滑套,可以在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使用的过程中,对机体2的外部进行防脱落处理,使得机体2和支撑架1之间紧密接触,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出现脱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稳定性。
21.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提高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拍摄效果,在电动推杆3的底部固定安装拍摄器4,在支撑架1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防护套5,其中,电动推杆3与电路
板11之间通过一号导线电性连接,拍摄器4与电路板11之间通过二号导线电性连接,且拍摄器4与防护套5之间相适配;通过使用电动推杆3,可以在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使用的过程中,对拍摄器4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拍摄器4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拍摄处理,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因机架导致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拍摄效果。
22.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提高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使用效果,且在支撑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减震机构6,其中,减震机构6包括连接块61、弹簧62、连接杆63和支撑块64,连接块61与支撑架1之间固定连接,弹簧62位于连接块61的内部,且弹簧62的一端与连接杆63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块64与连接杆63之间固定连接,且支撑块64的底部铺设有防滑垫;通过设置减震机构6,可以在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落下的过程中,使用弹簧62对无人机的底座进行减震处理,接着使用连接杆63对无人机的底部进行支撑处理,且在防滑垫的作用下,对支撑块64进行防滑处理,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因地面不平整出现下落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使用效果。
23.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为了提高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飞行效果,在支撑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杆7,在支撑杆7的外部活动套接连接套8,在连接套8的顶部固定安装驱动器9,机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0,且在机体2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电路板11,其中,电路板11与机体2之间通过卡块固定连接,且电路板11与驱动器9之间通过三号导线电性连接,电路板11与蓄电池10之间通过四号导线电性连接,连接套8与支撑杆7之间通过固定栓固定连接;通过使用固定栓,可以在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使用的过程中,对连接套8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驱动器9的位置发生改变,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不便于对角度进行调节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飞行效果。
24.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提高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防护效果,在电路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信号接收模块12,在信号接收模块12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信号处理模块13,在信号处理模块13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控制模块14,控制模块14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无线蓝牙模块15,在支撑架1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感应器16,且在支撑架1内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播音器17,其中,感应器16与电路板11之间通过五号导线电性连接,且感应器16与播音器17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播音器17与电路板11之间通过六号导线电性连接;通过使用感应器16,可以在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使用的过程中,对无人机周围的环境进行感应,当有鸟禽接近时,使用播音器17对鸟禽进行驱逐,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因鸟禽受到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防护效果。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在无人机进行安装时,使用防滑套对机体2的外部进行防脱落处理,使得机体2和支撑架1之间紧密接触,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出现脱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稳定性,接着使用固定栓对连接套8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驱动器9的位置发生改变,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不便于对角度进行调节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飞行效果,之后使用电动推杆3,对拍摄器4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拍摄器4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拍摄处理,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因机架导致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拍摄效果,且可以使用感应器16对无人机周围的环境进行感应,当有鸟禽接近时,使用播音器17对鸟禽进行驱逐,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因
鸟禽受到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防护效果,然后,当无人机进行落下时,使用弹簧62对无人机的底座进行减震处理,且可以使用连接杆63对无人机的底部进行支撑处理,同时在防滑垫的作用下,对支撑块64进行防滑处理,避免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因地面不平整出现下落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建设用拍摄无人机的使用效果。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