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遥感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1451发布日期:2022-06-04 08:4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遥感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感测绘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遥感测绘装置。


背景技术:

2.遥感测绘主要指利用传感器所接收的地物反射、散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测绘,常用的遥感测绘技术包括卫星遥感测绘、无人机遥感测绘和人工测绘等。
3.现有的遥感测绘设备,常见问题有:由于实际测绘地形复杂多样,进行细致的地形测绘时,为节省人力,通常应用无人机携带遥感测绘装置进行测绘作业,然而现有的测绘装置与无人机本身并不配套,需要借助第三方设备进行对接,这使得测绘装置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遥感测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无人机体和对接机构,所述无人机体圆周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旋翼,且无人机体内部设置有电源,所述无人机体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接入端,且接入端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翼板,所述翼板中部贯穿开设有挂孔,所述接入端内部设置有顶线束,用于组合对接的所述对接机构安装于接入端底部,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套筒、滑块、斜面、供电槽和底线束,所述套筒顶部滑动安装有滑块,且滑块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斜面,所述滑块内部贯穿开设有供电槽,且供电槽内部设置有底线束,所述电源通过顶线束与底线束构成电性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对接机构还包括凹槽、弹簧和插入端,所述滑块顶部端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连接有插入端,且插入端滑动安装于凹槽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对接机构还包括轴承和挂耳,所述插入端两侧对称设置有轴承,且轴承外侧连接有挂耳,所述挂耳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插入端两侧。
8.进一步的,所述对接机构还包括弧面和勾爪,所述挂耳底部内侧开设有弧面,且斜面通过弧面与挂耳构成传动连接,所述挂耳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勾爪,且勾爪外形与挂孔开设尺寸相契合。
9.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底部固定连接有测绘器,且测绘器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安装有螺杆,且螺杆顶部啮合安装有螺帽。
10.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底部连接有用于延长支撑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膨胀套、螺纹端和弹片,所述膨胀套底部开设有螺纹端,且膨胀套固定连接于螺杆底部,所述膨胀套底部等间距开设有弹片。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滑杆、支脚和旋柄,所述膨胀套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杆,且滑杆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脚,所述滑杆顶部套装有旋柄,且旋柄内部与螺纹端相啮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由于实际测绘地形复杂多样,进行细致的地形测绘时,为节省人力,通常应用无人机携带遥感测绘装置进行测绘作业,然而现有的测绘装置与无人机本身并不配套,需要借助第三方设备进行对接,这使得测绘装置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不够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遥感测绘装置,通过对接机构的设置,方便快捷的实现测绘器与无人机的对接,同时使用无人机的内置电源对测绘装置进行供电,有效减少组合设备整体重量体积,提升无人机续航。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接机构的设置,使用者只需手持滑块将插入端对准无人机底部接入段插入,即可自动实现挂耳位于接入端两侧挂孔的锁定,在后续无人机携带测绘装置飞行的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挂耳始终锁定于翼板中部的挂孔内,保持测绘装置与无人机体连接的稳定,快速便捷的对接操作更适合非专业人员操作,适用性更强;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机构的设置,由于实际测绘地形复杂多样,进行细致的地形测绘时,为适应无人机降落地点的复杂地形,避免紧密的测绘仪器受损,通过支撑机构的设置,使用者可预先调整测绘器两侧滑杆底部支脚的高度,使得测绘器在无人机降落过程中远离底面,避免因树枝刮擦等损伤测绘仪器;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顶线束与底线束的电性连接设置,在使用者通过对接机构完成插入端与接入端的对接后,电源通过接入端内的顶线束贯穿供电槽,通过底线束向底部测绘器供电,使用无人机的内置电源对测绘装置进行供电,有效减少组合设备整体重量体积,提升无人机续航,使得测绘仪器单次能够记录更广的飞行面积。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接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无人机体;2、旋翼;3、电源;4、接入端;5、翼板;6、挂孔;7、顶线束;8、对接机构;801、套筒;802、滑块;803、斜面;804、供电槽;805、底线束;806、凹槽;807、弹簧;808、插入端;809、轴承;810、挂耳;811、弧面;812、勾爪;9、测绘器;10、通孔;11、螺杆;12、螺帽;13、支撑机构;1301、膨胀套;1302、螺纹端;1303、弹片;1304、滑杆;1305、支脚;1306、旋柄。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无人机体1圆周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旋翼2,且无人机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3,无人机体1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接入端4,且接入端4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翼板5,翼板5中部贯穿开设有挂孔6,接入端4内部设置有顶线束7,套筒801底部固定连接有测绘器9,且测绘器9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10,通孔10内滑动安装有螺杆11,且螺杆11顶部啮合安装有螺帽12,使用者向下拉动螺杆11使之位于测绘器9两侧通孔10内下降一定高度后锁紧螺帽12。
21.如图2所示,用于组合对接的对接机构8安装于接入端4底部,对接机构8包括套筒801、滑块802、斜面803、供电槽804和底线束805,套筒801顶部滑动安装有滑块802,且滑块802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斜面803,滑块802内部贯穿开设有供电槽804,且供电槽804内部设置有底线束805,电源3通过顶线束7与底线束805构成电性连接,无人机底部接入端4内的顶
线束7通过插入端808,与供电槽804内的底线束805构成电性连接,向底部测绘器9供电,有效减少因无需额外电源3而节省的设备整体重量体积,提升无人机体1续航,对接机构8还包括凹槽806、弹簧807和插入端808,滑块802顶部端面开设有凹槽806,且凹槽806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弹簧807,弹簧807顶部连接有插入端808,且插入端808滑动安装于凹槽806内部,对接机构8还包括轴承809和挂耳810,插入端808两侧对称设置有轴承809,且轴承809外侧连接有挂耳810,挂耳810通过轴承809转动安装于插入端808两侧,对接机构8还包括弧面811和勾爪812,挂耳810底部内侧开设有弧面811,且斜面803通过弧面811与挂耳810构成传动连接,挂耳810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勾爪812,且勾爪812外形与挂孔6开设尺寸相契合,使用者手持滑块802,将其由测绘器9顶部套筒801内抽离,使用者对准无人机底部端面的接入端4,将滑块802顶部滑动的插入端808对接插入,此间滑块802顶部两侧斜面803接触到挂耳810底部弧面811,驱使挂耳810通过轴承809位于插入端808两侧旋转,实现对接入端4两侧翼板5中部开设的挂孔6的锁定。
22.如图3所示,螺杆11底部连接有用于延长支撑的支撑机构13,支撑机构13包括膨胀套1301、螺纹端1302和弹片1303,膨胀套1301底部开设有螺纹端1302,且膨胀套1301固定连接于螺杆11底部,使用者松开啮合于膨胀套1301底部螺纹端1302的旋柄1306,膨胀套1301底部弹片1303在弹性力作用下自行张开,解除对内部滑杆1304的夹持锁定,膨胀套1301底部等间距开设有弹片1303,支撑机构13还包括滑杆1304、支脚1305和旋柄1306,膨胀套1301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杆1304,且滑杆1304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脚1305,滑杆1304顶部套装有旋柄1306,且旋柄1306内部与螺纹端1302相啮合,使用者手持滑杆1304将其由膨胀套1301内抽离,调整滑杆1304底部支脚1305的离地高度,此后逆转旋柄1306再次实现滑杆1304高度的固定,避免无人机降落过程中测绘器9因磕碰受损。
2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种组合式遥感测绘装置时,使用者向下拉动螺杆11使之位于测绘器9两侧通孔10内下降一定高度后锁紧螺帽12,使用者松开啮合于膨胀套1301底部螺纹端1302的旋柄1306,膨胀套1301底部弹片1303在弹性力作用下自行张开,解除对内部滑杆1304的夹持锁定,使用者手持滑杆1304将其由膨胀套1301内抽离,调整滑杆1304底部支脚1305的离地高度,此后逆转旋柄1306再次实现滑杆1304高度的固定,避免无人机降落过程中测绘器9因磕碰受损,使用者手持滑块802,将其由测绘器9顶部套筒801内抽离,使用者对准无人机底部端面的接入端4,将滑块802顶部滑动的插入端808对接插入,此间滑块802顶部两侧斜面803接触到挂耳810底部弧面811,驱使挂耳810通过轴承809位于插入端808两侧旋转,实现对接入端4两侧翼板5中部开设的挂孔6的锁定,此时,无人机底部接入端4内的顶线束7通过插入端808,与供电槽804内的底线束805构成电性连接,向底部测绘器9供电,有效减少因无需额外电源3而节省的设备整体重量体积,提升无人机体1续航。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