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262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航空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运输机与地面或地面运输工具间物资装卸的平台。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民航机场为民用客机行李装卸提供的装卸平台是由平台车和具有角度、高度可调的输送机组成。此装卸平台具备一节输送机,适用于将行李等输送至在飞机货舱门处。该装卸平台应用较为成熟,并在国内外民用机场广泛配备。
[0003]前述装卸平台通过液压举升或调节装置将输送机一端调整至飞机侧货舱门处,另一端在地面操作人员易操作位置,通过输送机上传输带运动将散装物资从地面传送至飞机货舱门处。然而对于军用运输机而言,因货舱长度较大,仅将散装物资输送至斜台舱门处,不能直接运送到货舱内部,并未提高物资在货舱内的搬运效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将输送机从运输机斜台舱门伸至货舱内部,有效提升物资装卸效率的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其包括平台车、输送系统、举升系统、托架及导轨系统、移动对接系统,其中,输送系统包含了一、二、三号3个均带有传送带的输送机,在行车状态下一号输送机位于最下层,与移动对接系统相连,移动对接系统为一号输送机的伸缩和高度调节机构;二号输送机位于一号输送机上方,而三号输送机位于二号输送机上方,且二、三号输送机均安装在可伸缩的导轨内,导轨设置在托架内,且可伸缩;托架与举升系统相连,在举升系统作用下实现托架的举升及角度调节。
[0006]所述移动对接系统包括与液压马达连接的用于实现一号输送机前后往复运动的移动小车,与液压缸相连的用于一号输送机上下举升运动的升降机。
[0007]所述二、三号输送机分别设置在导轨上下两层,通过液压马达能够实现独立伸缩。
[0008]液压系统设置在平台车上,通过启动控制系统操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实现对输送系统的伸缩和举升系统的举升及移动操作。
[0009]所述一、二、三号运输机上的传送带相互独立,分别与各自液压马达连接,且分别设置应急操作开关。
[0010]所述一号输送机后端设置有可以放置在地面或地面设备的后支撑轮,导轨以及二、三号输送机前端分别设置有可以放置在机舱地板上的前支撑轮。
[0011]所述一号输送机的前端可分别挂接在二号输送机或三号输送机的后端。
[0012]所述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可随运输机空运。
[0013]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运输机装卸平台将输送机伸入货舱内部实现物资装卸。具备机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传输物资速度快、可靠性高并可随机空运等特点,有效解决了散装物资装卸速度慢及人员工作强度大等问题,提高了散装物资从地面到飞机货舱的装卸效率,实现散装物资的高效转移,在实现大中型运输机军事后勤物资、抗震救灾物资的快速补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随着我国大、中型运输机运输散装物资需求的与日俱增,该物资装卸平台预计在将来为军、民用机场或型号配套,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工作示意图,
[0016]其中,1-平台车、2-输送系统、3-举升系统、4-托架及导轨系统、5-移动对接系统、6-液压系统、7-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8]请参阅图1,其是发明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结构示意图。本发明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包括平台车、输送系统、举升系统、托架及导轨系统、移动对接系统、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
[0019]其中,所述输送系统包含了一、二、三号3个均带有传送带的输送机,在行车状态下一号输送机位于最下层,与移动对接系统相连。所述二号输送机位于一号输送机上方,而三号输送机位于二号输送机上方,且所述二、三号输送机分别设置在导轨上下两层,通过液压马达能够实现独立伸缩。
[0020]另外,所述一号输送机的前端可分别挂接在二号输送机或三号输送机的后端,从而方便货物的传递连续性。
[0021]所述一、二、三号输送机上的传送带相互独立,分别与各自液压马达连接,从而能够独立控制,提高输送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应用范围。
[0022]所述一号输送机后端设置有可以放置在地面或地面设备的后支撑轮,以方便地面货物的装卸。导轨以及二、三号输送机前端分别设置有可以放置在货舱地板上的前支撑轮,提高输送机及导轨的刚度,避免变形。
[0023]导轨活动嵌设在托架内,且可活动伸缩,从而有效延长二或三号输送机的伸入货舱内的距离。
[0024]所述托架与举升系统相连,在举升系统作用下实现托架的举升及角度调节,以适应各型飞机货舱高度,提高平台适应性。
[0025]所述移动对接系统包括与液压马达连接的用于实现一号输送机前后往复运动的移动小车,与液压缸相连的用于一号输送机上下举升运动的升降机。
[0026]液压系统设置在平台车上,通过控制系统操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实现对输送系统的伸缩和举升系统的举升及移动操作、输送机的驱动等,从而实现对货物的装卸。
[0027]请参阅图2,其是本发明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工作示意图。
[0028]执行散装物资装载任务时,平台工作流程如下:
[0029]1.先将装卸平台停靠在飞机斜台后的合适位置;
[0030]2.启动控制系统7及液压系统6,放下支腿油缸将平台车支起,操纵举升系统3将托架41支起或降下,使其与运输机货舱高度相适应;
[0031]3.移动对接系统5在液压马达驱动下带动一号输送机21向后滑出,将一号输送机后支撑轮支撑于地面或地面设备上,继续向后滑出至后极限位置;
[0032]4.在液压马达驱动下导轨42向前移动,直至其前支撑轮支撑到货舱地板上,二号输送机22和三号输送机23随导轨移动;驱动二号输送机22沿导轨42向前伸出,其前支撑轮支撑在地板上;驱动三号输送机23向后移动至适当位置;
[0033]5.操纵移动对接系统5,使一号输送机21的前端位置与三号输送机23对接;
[0034]6.完成以上流程后,平台准备就绪,启动一号、二号、三号输送机向上传输,进行物资的装载。
[0035]卸货时平台工作流程与装货时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三号输送机位于二号输送机前方,一号输送机与二号输送机对接,液压系统驱动一号、二号、三号输送机向下传输。
[0036]本发明通过将二号输送机和三号输送机在装卸时分别伸入货舱内,从而可以实现物质传输的连续性,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双向连续传输问题,大幅提高了货物装卸效率,具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
【主权项】
1.一种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车、输送系统、举升系统、托架及导轨系统、移动对接系统,其中,输送系统包含了一、二、三号3个均带有传送带的输送机,在行车状态下一号输送机位于最下层,与移动对接系统相连,移动对接系统为一号输送机的伸缩和高度调节机构;二号输送机位于一号输送机上方,而三号输送机位于二号输送机上方,且二、三号输送机均安装在可伸缩的导轨内,导轨设置在托架内,且亦可伸缩;托架与举升系统相连,在举升系统作用下实现托架的举升及角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对接系统包括与液压马达连接的用于实现一号输送机前后往复运动的移动小车,与液压缸相连的用于一号输送机上下举升运动的升降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三号输送机分别设置在导轨上下两层,通过液压马达能够实现独立伸缩,且输送机与导轨间设置有多排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液压系统设置在平台车上,通过控制系统操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实现对输送系统的伸缩和举升系统的举升及移动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二、三号输送机上的传送带相互独立,分别与各自液压马达连接,且分别设置应急操作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输送机后端设置有可以放置在地面或地面设备上的高度可调的后支撑轮,导轨以及二、三号输送机前端分别设置有可以放置在飞机地板上的前支撑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一号输送机的前端可分别挂接在二号输送机或三号输送机的后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可随运输机空运。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运输机与地面或地面运输工具间散装物资装卸的平台。所述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包括平台车、输送系统、举升系统、托架及导轨系统、移动对接系统。所述输送机由三段输送机组成,分三层排布,上层三号输送机和中层二号输送机设置在可沿托架伸缩的导轨内,且两层输送机可相对导轨独立伸缩,实现了输送机的伸出长度大于输送机自身长度,使其可伸入货舱内的输送机长度增大,进一步提高散装物资装卸效率。另外,通过将二号输送机和三号输送机在装卸时分别伸入货舱内,一号输送机与三号输送机和二号输送机分别对接,分别实现连续装卸,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双向连续传输问题,具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
【IPC分类】B64F1-32
【公开号】CN104670518
【申请号】CN201510023074
【发明人】孙雪军, 吴向南, 刘晨, 张东
【申请人】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