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提升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8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提升门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机械领域,是一种用于45米以下建筑物修建时垂直运输物料的机具。
目前,建筑行业使用的立式提升门架,立架截面通常为长方形或等边三角形,其体积大、重量重、稳定性较差、转场运输困难,且制造成本高。立架的安装和拆卸依靠人力完成,劳动强度大。另外,在使用过程中,一且钢丝绳断裂,吊篮及物料将垂直落下,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架由若干个截面为正方形、高度一致的标准节组成,且具有断绳安全装置和扒杆的立式提升门架。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底架〔1〕、撑杆〔2〕、断绳安全装置〔3〕、纤绳〔4〕、立架标准节〔5〕、支承架〔6〕、横梁〔7〕、扒杆〔8〕、吊篮〔9〕、卷扬机〔10〕、立架底节〔11〕、配重篮〔12〕等组成。
现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立式提升门架的主视图。
图2是立式提升门架的侧视图。
图3是扒杆的示意图。
图4是断绳安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断绳安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参看图1、图2,立式提升门架安装步骤如下在安装好底架、吊篮、立架底节、配重篮、撑杆后,安装卷扬机,接通电源。将扒杆安装在吊篮上,将2个标准节放在吊篮内,利用扒杆将标准节吊起安装就位,然后装上横梁,联接好起升钢丝绳,再将两个标准节移放吊篮内,启动卷扬机,将吊篮升至立架顶部,拉动连动杆,将吊篮悬挂于立架两侧,卸下横梁置于吊篮内,按前述步骤利用扒杆接长标准节。再安放横梁于接高立架的顶部、启动卷扬机放下吊篮,按以上顺序依次接高立架,直到所需高度为止。撤架则按相反步骤进行。
立架标准节的水平截面为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最好为46Cm,高度最好为3m。
参看图3,扒杆主要由底座〔13〕、撑杆〔14〕、卷筒〔15〕、钢丝绳〔16〕、吊钩〔17〕、滑轮〔18〕、横梁〔19〕等组成。横梁与撑杆成90°固接,两个滑轮固定横梁上,撑杆空套在底座内,可绕轴线360°旋转,底座上有一螺钉可使其定位。使用时,转动卷筒,即可通过钢丝绳将标准节吊起,旋转撑杆使标准节位于立架上端,即可安装标准节接高立架。拆卸标准节则正好相反。
参看图4、图5,断绳安全装置主要由安全钩〔20〕、连动杆〔21〕、连杆〔22〕、滑轮联动机构〔23〕等组成。两个安全钩装在吊篮上,其4个钩头处于立架两侧;连动杆下端固结在安全钩上,另一端与连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滑轮联动机构铰接。滑轮联动机构下端用钢丝绳与吊篮连接,故滑轮带动吊篮上升或下降时,断绳安全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一旦提升钢丝绳断裂,提升钢丝绳作用于滑轮的向上拉力消失,滑轮联动机构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坠落,使安全钩向内旋转,钩在立架标准节的水平杆上,从而使吊篮停止下落,即可杜绝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立架标准节的形状和尺寸来综合国内外框架形状并经计算机优化处理得出,当其尺寸为46Cm×46Cm×300Cm时,在起吊重量相同的情况下,立式提升门架重量最轻,且稳定性好;从而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立架标准节体积小、重量轻,转场运输方便。采用“自助式”扒杆接高,较好地减轻了架设,安装与拆卸的劳动强度。采用断绳安全装置,在断绳时不会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
权利要求
1.立式提升门架,它包括底架[1]、撑杆[2]、纤绳[4]、支承架[6]、横梁[7]、吊篮[9]、卷扬机[10]、立架底节[11]、配重篮[1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断绳安全装置[3]、立架标准节[5]和扒杆[8]。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立式提升门架,其特征在于立架标准节水平截面为正方形,且最佳边长为46Cm。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立式提升门架,其特征在于扒杆〔8〕由底座〔13〕、撑杆〔14〕、卷筒〔15〕、钢丝绳〔16〕、吊钩〔17〕、滑轮〔18〕、横梁〔19〕组成,且横梁与撑杆成90°固结,两个滑轮固定在横梁上,撑杆空套在底座内并可绕轴线360°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立式提升门架,其特征在于断绳安全装置由安全钩〔20〕、连动杆〔21〕、连杆〔22〕、滑轮联动机构〔23〕等组成,且两个安全钩装在吊篮上,其4个钩头处于立架两侧,连动杆下端固定在安全钩上,另一端与连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滑轮联动机构铰接,滑轮联动机构下端用钢丝与吊篮连接。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机械领域,是一种用于45米以下建筑物修建时垂直运输物料的机具。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底架[1]、撑杆[2]、断绳安全装置[3]、纤绳[4]、立架标准节[5]、支承架[6]、横梁[7]、扒杆、吊篮、卷扬机、立架底节、配重篮等组成。本实用新型因采用立架标准节、扒杆和断绳安全装置,具有重量轻、稳安性好、立架的安装和拆卸均方便省力,且在钢丝绳断裂的情况下,不致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
文档编号B66B21/04GK87204583SQ87204583
公开日1988年5月4日 申请日期1987年9月7日
发明者李学孔, 吴运泉, 郑昌信 申请人:长沙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湖南省宁乡县桃林机械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