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663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将主输送路径上输送的物品移到设置在该主输送路径侧部外方的分支输送路径上时使用的转换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此种设备,有例如日本特开平11-157641号公报中可见的链式搬运带。在这种现有的构造中,在左、右一对的环链之间安装有多根板条,在被这些板条导向的推压板的背面侧设有被导向部(销或导向辊)。而且,配置有将被导向部件导向的导向组以及配设在这些导向组的分支部处的斜交用切换机构。这些斜交用切换机构通过斜交用气动缸使斜交用方向转换器沿搬运带的宽度方向动作,由斜交用方向转换器上形成的导向面对销导向,将其导向至主导向件或斜交用分支导向件上。
但是,在上述现有构造设备中,由于斜交用方向转换器直接与斜交用气动缸的活塞杆连接,所以需要用于使此斜交用气动缸完成切换动作的阀门及压缩空气配管,因此斜交用切换器部分繁杂而构造体大型化。而且,由于通过切换阀门而产生的气流使设备动作,所以缩短反应时间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换设备,其能够将分流机构构成为既紧凑又能缩短反应时间,且能不受干扰影响而始终可靠地动作。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本发明的转换设备包括沿主输送路径配设的左、右一对的环形回转体;物品支承体,该物品支承体在这些环形回转体之间安装多个,且以与主输送路径成直角交叉的方向为长度方向;被该物品支承体导向的物品横推体;设在该物品横推体的背面的被导向体;将该被导向体导向的导向装置组;配设在该导向装置组的分支部上的分流机构,其特征为,分流机构具有可围绕纵轴心自如摆动的分流导向体及与该分流导向体联动的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构成,通过使环形回转体移动而使物品支承体组移动,可将供给到主输送路的始端部的物品朝着终端部输送。而且,导向装置组可以对与物品支承体一体移动的物品横推体的被导向体进行导向。此时,设于导向装置的分支部的分流机构通过使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伸缩而使分流导向体围绕纵轴心摆动,从而可使分流导向体处于非分流位置或分流位置。
因此,当使分流导向体位于非分流位置时,可使被导向体在分流导向机构的部分处不做分流动作而以通过状态移动。另外,通过使分流导向体位于分流位置,可由分流导向体对作为目标的被导向体进行导向分流动作,因此使物品横推体在沿输送方向移动的同时横跨主输送路径而横推作用于物品上,将该物品在不改变其朝向的情况下从主输送路径推出到侧方。
这种情况下,分流导向体的切换动作由于采用了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而能高速地缩短反应时间地进行,因此可以充分适应传送及分流的高速化。另外,由于采用了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周边只需要配备供电配线及信号配线即可,可以将分流机构紧凑地构成,并且可以不受干扰的影响而始终顺利而可靠地动作。
在本发明的转换设备的第一个最佳实施形态中,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以线性马达形式构成,做直线运动的连杆通过纵向销可相对自如摆动地连接于分流导向体。
根据该第一个最佳实施形态,由于对线性马达部的线圈朝一方向或另一方向(相反方向)通电,可使其连杆做直线伸展动作或收缩动作,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控制进行可靠的伸展动作。
在本发明的转换设备的第二个最佳实施形态中,在固定部侧设有分流导向体自如接触的摆动量限制机构。
根据该第二个最佳实施形态,通过使分流导向体接触摆动量限制机构,可将该分流导向体定位在非分流姿势或分流姿势。
在本发明的转换设备的第三个最佳实施形态中,摆动量限制机构由软质弹性的第1挡块体和硬质弹性的第2挡块体构成,分流导向体构成为,与第1挡块体相接触后,使该第1挡块体在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与第2挡块体相接。
根据该第三个最佳实施形态,由于摆动量限制机构的限制作用,首先通过软质弹性的第1挡块体的弹性变形,可一边消音(减少噪音)一边减缓切换动作,然后通过硬质弹性的第2挡块体的弹性变形,可使分流导向体不发生反弹而保持在内、外的定位位置上。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为转换设备中的左侧分流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同一转换设备的概略俯视图。
图3为同一转换设备的概略侧面图,(a)为全体部分,(b)为导向装置组。
图4为表示同一转换设备的往路导向装置组的概略俯视图。
图5为表示同一转换设备的返路导向装置组的概略俯视图。
图6为同一转换设备中的关键部位的局部剖俯视图。
图7为同一转换设备中的关键部位的俯视图。
图8为同一转换设备中的关键部位的剖视主视图。
图9为同一转换设备中的关键部位的纵剖主视图。
图10为同一转换设备中的左侧分流机构的局部剖主视图。
图11为同一转换设备中的左侧分流机构的非分流姿态时的关键部位的俯视图。
图12为同一转换设备中的左侧分流机构的分流姿态时的关键部位的俯视图。
图13为同一转换设备中的左侧分流机构的关键部位的侧面图。
图14为同一转换设备中的安装有物品横推体的物品支承体部分的局部剖侧面图。
图15为同一转换设备中的侧部部件的斜视图。
图16为同一转换设备中的分流机构的局部分解斜视图。
图17为同一转换设备中的摆动量限制机构部分的分流时的局部剖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图2、图3(a)、图6、图8~图10中,1为本体框架,由在其两侧上、下各一对分别配设的框架部件10、20、将上、下及左、右的框架部件10、20之间连接起来的中间框架部件2、从下部框架部件20向下连续设置的腿体3等构成,前述中间框架部件2由纵向连接部件4及横向连接部件5等构成。
前述上部框架部件10由铝质成型品形成为矩形的断面,并在中央部形成有向上方立起的立起部11,该立起部11的内、外两侧形成有缺口状的台阶部12、13。另外,在上部框架部件10上,在立起部11的上端形成有向上的燕尾槽14,并且在下端形成有内侧向下的燕尾槽16和外侧向下的燕尾槽17。
另外,在上部框架部件10上,从内侧的台阶部12的位置向内侧方向突出地形成有用于将物品支承体支承导向的往路侧导轨部18。这些燕尾槽14~17及往路侧导轨部18等均在上部框架部件10成型时跨越长度方向的全长地与其一体成型。
前述下部框架部件20由铝质成型品形成为矩形的断面,而且,在上端形成有内侧向上的燕尾槽21和外侧向上的燕尾槽22,并且在下端形成有内侧向下的燕尾槽23和外侧向下的燕尾槽24。此外,从内侧的中间部向内侧方向形成有用于将物品支承体支承导向的返路侧导轨部25,并且形成有上端延长部27,该上端延长部27位于由返路侧导轨部25形成的台阶部26的上方。这些燕尾槽21~24以及返路侧导轨部25等均在下部框架部件20成型时跨越长度方向的全长地与其一体成型。
先将板状螺母件6置于上部框架部件10的两向下的燕尾槽16、17中,然后,将从下方贯穿的螺栓7相对于中间框架部件2的横向连接部件5与螺母6拧合紧固,借此使前述中间框架部件2与上部框架部件10一体化。另外,与前述相同,通过利用下部框架部件20的两个向上的燕尾槽21、22,由螺母6和螺栓7使前述中间框架部件2与下部框架部件20一体化。该中间框架部件2在两框架10、20的长度方向上,按规定的间距配设有多个。另外,利用下部框架部件20的外侧向下的燕尾槽24,由螺母6和螺栓7将前述腿体3与下部框架部件20连接在一起。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体框架1的起始端部上回转自如地配设有左右方向的从动轴30,另外,在终端部上回转自如地配设有同样方向的驱动轴31。这里从动轴30和驱动轴31分别经由轴承装置33回转自如地支承在配设于两框架部件10、20之间的左右一对的支承部件32上。与前述驱动轴31联动连接的驱动装置34具有马达35和与之一体化的减速器36,该减速器36的输出部与前述驱动轴31联动。
在前述从动轴30和驱动轴31的两端的相互对峙部之间,通过链轮(轮体的一个例子)38、39配设有环形链子(环形转动体的一个例子)40。这里的链轮38、39配设于前述支承部件32的内侧。另外,前述链子40由链节41和链销42构成,按规定的节距向内侧突出特定的链销42a。
前述链子40在往路侧位于内侧台阶部12内,在返路侧位于台阶部26内。并且左、右的链子40之间安装有多个物品支承件50。这里物品支承件50配设成以相对于成为两条链子40的移动方向、即主输送路径45成直角交叉的方向为长度方向51。
如图6、图8~图10、图14所示,前述物品支承件50由下述部件构成物品承载板部53,在其扁平状的表面上以主输送路径45的方向形成有两条(单条或多条)沿长度方向51的凹槽52;沿长度方向51的腿板部54,其以前述主输送路径45的方向从该物品承载板部53的背面中间部与其连续地设置一对;从前述物品承载板部53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前板部55;台阶状的前部底板部56,其连接前板部55的下端和前部的腿板部54的下端;从物品承载板部53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的后板部57;台阶状的后部底板58,其连接后板部57的下端与后部的腿板部54的下端。
并且,在两腿板部54的下端形成有在下方开放的槽状嵌合部59。另外,在物品承载板部53的背面中间部并且是腿板部54的外侧分别形成有在下方开放的槽状螺合部60。
在如此形成的物品支承件50中的长度方向51的两端,通过插接结合等各安装有侧部部件61。如图6、图8~图10、图14和图15所示,这些侧部部件61为同一形状,在前后方向较长的本体62的内侧的上部,在前后两处设有向内突出的长方形筒状插入部63,另外插入部63之间形成有一对贯通孔64。
另外,在侧部部件61的本体62上,于其外侧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前后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向外突出的筒状连接部65。另外,在前后方向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向内外两侧及此端外侧开放的凹入状嵌合部66。这里连接部65由位于本体部62一侧的粗径部分65a、位于该粗径部分65a的外侧的凸缘部分65b、位于该凸缘部分65b的外侧的细径部分65c构成。侧部部件61的一例由以上的62~66等构成。
这样形成的侧部部件61,通过将一对的插入部63插入前后一对的空间部50a中,并且将从外侧插通贯通孔64的螺栓67与螺合部60螺旋结合而被安装在物品支承件50的两端,其中,所述前后一对的空间部50a由物品支承件50的物品承载板部53、前板部55(或后板57)、前部底板部56(或后部底板部58)、螺合部60形成。
此时,当一对的侧部部件61被安装在物品支承件50的两端时,连接部65被分开位于前后两处。并且,通过环形链子40中的特殊的链销42a插入连接部65的孔部而与其结合,物品支承件50的两端分别通过侧部部件61与环形链子40连接,由此,将多个物品支承件50安装在左、右一对的环形链子40之间。此时,侧部部件61的嵌合部66外嵌于邻接的侧部部件61中的连接部65的粗径部分65a中。
外周部由氨基甲酸乙酯制成的回转体(被导向部件的一例,以轴承形式或辊的形式等构成。)68外嵌于前述连接部65、即细径部分65c中,该回转体68被前述本体框架1一侧的两导轨部18、25支承导向。
在各物品支承体50上设有由该物品支承件50导向并且在长度方向51上可自如移动的物品横推体70。这些物品横推体70外嵌于前述物品支承件50中,由从上侧与前述物品承载板部53对峙的上板部件71、从前侧与前述前板部55对峙的前板部件72、从后侧与前述后板部件57对峙的后板部件73、从下侧与前述底板部56、58等对峙的底板部件74等形成为矩形筒状。
而且在底板部件74而且是在将两腿板部54作为中间的前后方向的另一方(前方)上形成有突起状的被啮合部75,该突起状的被啮合部75相对于形成于前部的腿板部54上的嵌合部59从下方嵌合而被物品支承件50的背面嵌合导向。另外,在底板部件74而且是将两腿板部54作为中间的前后方向的一方(后方)上形成有松动防止部76,该松动防止部76弹性接触于由前述物品支承件50的底板部58形成的背面侧。此处的松动防止部76在底板部件74上切入“コ”字形缺口而形成为舌片状,并且在自由端上形成有凸起状的背面侧的接触部。
另外,在前述物品横推体70的上板部件71上形成有从上方与形成于前述物品支承件50的凹部52配合的一对凸部77,并且在底板部件74上形成有嵌合于两腿板部54之间、被滑动导向的被导向部78。此外,物品横推体70由例如合成树脂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横推用的作用部79在上板部件71的表面侧与其一体地成型。物品横推体70的一例由上述71~79等构成。
而且,利用前述被导向部78安装被导向体80。即通过埋入成型将辊轴81的上部支承,借此将其从前述被导向部78的中央部垂设,在该辊轴81的中间部可以自如转动地安装有导向辊82。被导向体80的一例由该辊轴81和导向辊82等构成,因此被导向体80设于物品横推体70的背面外方。
在前述上部框架部件10上,在配置环形链子40并且形成往路侧导轨部18的内侧台阶部12的上方,配置有封闭该台阶部12上方的上部盖83。该上部盖83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多处形成有螺栓孔84。而且上部盖83在从上方装载到立起部11上的状态下,将穿过螺栓孔84的螺栓85与被预先置于内侧向上的燕尾槽14里的螺母86拧合而固定在上部框架部件10上。
如图1、图3(b)、图4、图8和图9所示,在前述本体框架1的中间框架2中的上部的横向连接部件5上配设有进行前述导向辊82的导向的往路导向装置90,另外,在下部的横向连接部件5上配设有返路导向装置100。而且,在往路侧的分支部A上配设有左侧分流机构(分流机构的一例)110和右侧分流机构(分流机构的一例)111,另外,在返路侧的中央的分支部B上配设有切换机构103。
前述往路导向装置90包括分别设于起始部的两侧的一对始端导向部91A、91B;与左侧分流机构110的终端对峙的上游导向部92;与右侧分流机构111的终端对峙的下游导向部93;位于前述起始端导向部91A、91B的延长线上的左、右一对的终端导向部95A、95B。
前述返路导向装置100包括随着渐向下游侧而渐向内侧倾斜的左、右一对的内移动导向部101A、101B;隔着前述切换机构103与内移动导向101A、101B的终端对峙、且随着渐向下游侧而渐向外侧倾斜的左、右一对的外移动导向部102A、102B。
两导向装置90、100如图9的始端导向部91B及外移动导向部102B所示,包括例如由铝质挤压成型品构成的本体105和安装在该本体105的内表面侧的树脂制导向板106,前述本体105通过支架107固定在横向连接部件5上。此外,如图2所示,为了在始、终的反向部进行辊82的导向,在两轴30、31的局部上安装有容许导向辊82嵌合的反向导向体108A、108B、109A、109B。
前述左侧分流机构110和右侧分流机构111,其分流方正相反,以同一形状构成,下面,如图1、图8、图10~图13、图16和图17所示,就左侧分流机构110进行说明,右侧分流机构111赋予同一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前述左侧分流机构110能够对被导向体80进行分流导向。在位于其右侧的上游基座体112上,在始端部分处设有另一方的始端导向部91B,并且,分别配设有一个挡块体116和分流导向体120。即,在上游基座体112的规定的多个位置上形成有固定用贯通孔113,并且在规定的位置上形成有连接用贯通孔114。而且,利用前述固定用贯通孔113,前述挡块体116固定在上游基座体112上。
该挡块体116由如下部分形成长方体状的本体部分116a;从该本体116a的前端下部及外端下部向前方及向外方延伸的厚度较薄的座板部分116b;从前述本体部分116a的上表面的内侧部分向上方凸起状地设置的分流导向部分116c。而且,在挡块体116的座板部分116b侧形成有可与前述固定用贯通孔113连通的多个固定用贯通孔117,并且在本体部分116a的前端且相对于外端的角部是外侧部分的座板部分116b上形成有可与前述连接用贯通孔114连通的摇动支轴用的贯通孔118。
前述分流导向部116c在俯视图中形成为向上游侧凸起的锐角状,其外侧面形成为呈直线状的梢状导向面(分流导向面)116d,并且内侧面形成为渐向上游而渐向内侧的倾斜状梢状导向面(分流导向面)116e构成。此时,分流导向部分116c的上游端部分相对于本体部分116a朝上游侧凸出而位于贯通孔118的上方,而且,梢状导向面116e的上游端部分形成为圆弧面116f。
上述构成的挡块体116在使其固定用贯通孔117与固定用贯通孔113连通的状态下,通过在固定用贯通孔117与113之间作用结合件(螺栓·螺母等)119,以规定的方向并且在止动的状态下被固定在上游基座体112上。
前述分流导向体120具有长方体的本体部分120a、从该本体120a的下游侧的下表面垂设的筒状凸起部120b、从前述本体部分120a的上表面的内侧向上方呈凸出状地设置的分流导向部分120c、从前述凸起部分120b的部分向外延伸的板状连接部分120d,在这种状态下,前述分流导向体120由树脂等一体成型。而且,凸起部分120b上形成有可与前述贯通孔118或连接用贯通孔114连通的连接用贯通孔121,另外,在连接部分120d上形成有与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后述)相对应的连接用孔122。
在前述分流导向部分120c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销形分流面(分流导向面)120e、120f。另外,在本体部分120a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被止动面120g和120h。
上述构成的分流导向体120,在使其凸起部分120b的下表面与座板部分116b侧接触、使其连接用贯通孔121与前述贯通孔118及连接用贯通孔114连通的状态下,通过在该贯通孔121、118、114之间作用摆动支轴(螺栓·螺母等的结合形式)125,围绕纵轴心126可以自如摆动地与挡块体116一侧连接。另外,在连接用贯通孔121中,设有外嵌在摆动支轴125上凸起127。
而且,在接近分流导向部分120c的下游的位置上形成有台阶部123,前述分流导向部分116c的向上游侧伸出的部分位于此台阶部123上。由此,在如上所述的连接时,分流导向体120的终端部分与分流导向部分(分流导向体的一例)116c的始端部分上下重合,而且,构成为分流导向体120的销形分流面120f和分流导向部分116c的圆弧面(分流导向面)116f相连续。
在前述上游基座体112上设有与前述分流导向体120联动的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130。此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130为线性马达式,由圆筒状的线性马达部131和在嵌合于该线性马达部的状态下作直线运动的连杆132构成。而且,作直线运动的连杆132通过纵向销可相对自由转动地连接于分流导向体120。
即,设置于线性马达部131的基端侧的基端侧支架133,通过纵支轴135可左右自由摆动地连接于设置在前述座板部分116b上的连接用部件134上。另外,在前述分流导向体120的连接部分120d上经由其连接用孔122的纵向销137可自由摆动地连接有设置于连杆132的活动端的活动端侧支架136。左侧分流机构110的一例由上述112~137等构成。
在上游基座体112(固定部侧)上设有前述分流导向体120可自由接触的摆动量限制机构140。即,通过连接件(螺栓)142将U字状的支架体141连接于上游基座体112上,在该支架体141中的一对的纵板部的互相面对的一侧,分别配置有具有软质弹性力(橡胶制)的第1挡块体143A、143B,并由紧固件144A、144B固定。然后,在第1挡块体143A、143B的下方,在支架体141的底板部上分别设置有具有硬质弹性力(氨基甲酸乙酯制)的第2挡块体145A、145B,并由紧固件146A、146B固定。
前述分流导向体120的本体部分120a的活动端部分位于两挡块体143A,145A,143B和145B之间,使其被阻挡面120g和120h对峙。这时,软质弹性力的第1挡块体143A、143B相对于硬质弹性力的第2挡块体145A、145B来说向内(被阻挡面120g、120h侧)凸出尺寸L,因此,分流导向体120构成为与第1挡块体143A、143B接触后,使第1挡块体143A、143B一边弹性变形一边与第2挡块体145A、145B接触。摆动量限制经过140的一例由以上的141~146A、146B等构成。
如图1、图4、图8、图10、图11所示,前述上游导向部92设于下游基座体150上,该下游基座体150以与前述上游基座体112平行并且相对于上游基座体112稍稍向下游错开一些的状态位于左侧。在横跨前述上游基座体112和下游基座体150的部分上配设有进行被分流了的被导向体80中的导向辊82的导向的分流导向体151。
该分流导向体151呈条板状,其始端部分在前述挡块体116的附近与上游基座体112一侧连接,其终端部分以与前述上游导向部92隔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通过连接件152与上游导向部92侧连接。另外,分流导向体151的中间部分由设置于两基座体112和150之间的支架153等保持其倾斜姿势。
如图2、图7、图9、图10所示,在本体框架1的两侧外方设置有形成了相对于主输送路径45向外方并且向下游侧倾斜的分支输送路径155A、155B的分支传送装置156A、156B。在此,分支传送装置156A、156B具有多个辊157,这些辊157以使其端部位于上游框架部件10的外侧的台阶部13中且与立起部11充分接近的状态配置。此外,可以利用上部框架部件10的外侧朝下的燕尾槽17等连接分支传送装置156A、156B。159为物品。
以下,就前述实施例中的物品159的传送、分流作用进行说明。
即,使驱动装置34的马达35动作,通过与减速器36联动的驱动轴31使链轮39强制转动,由此能够移动两根环形链子40。由于环形链子40的移动,得以将物品支承体50的组在经由回转体68被两导轨部18、25支承导向的状态下移动。由此,由于物品支承体50的组做循环移动,使供给到始端部的物品支承体50上的物品159在主输送路径45上得以传送。
在进行如此的搬运时,与物品支承体50的组一体移动的物品横推体70因其被导向体80被导向装置90、100导向而或者经由被导向部78沿物品支承体50的长度方向51往复移动,或者与物品支承体50一起沿主输送路径45直线状地移动。
即,在图4中,例如,被导入一方侧的始端导向部91A的导向辊82又被导入上游导向部92,然后当右侧分流机构111处于非分流姿势时,导向辊82直线向前移动,被导入终端导向部95A。由此,物品横推体70不作用于物品159,该物品159在主输送路径45上直线状地搬运。此外,另一侧也同样,当右侧分流机构110处于非分流姿势时,始端导向部91B的导向辊82直线向前移动后,被导入下游导向部93,然后向终端导向部95B移动。
如图8、图10、图11所示,前述左侧分流机构110及右侧分流机构111的非分流姿势,通过使电流朝一个方向流过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130中的线性马达部131的线圈,能使连杆132动作伸展,由此能够使分流导向体120围绕纵轴心126向内侧摆动。因此,分流导向部分120c中的外侧的分流面120e便成为能够迎到被另一侧的始端导向部91B导向着的导向辊82的辊轴81的位置。
而且,在摆动量限制装置140中,被向内侧摆动的分流导向体120内侧的被阻挡面120h与摆动量限制装置140内侧的挡块体143B、145B接触。此时,分流导向体120的内侧的被阻挡面120h首先与具有软质弹性力的第1挡块体143B接触,使该第1挡块体143B弹性变形,然后与具有硬质弹性力的第2挡块体145B接触。
在这样的非分流姿势中,例如,来自另一侧的始端导向部91B的辊轴81被从分流导向体120中的外侧的销分流面120e导向至块状体116中的外侧的销导向面116d。由此,在左侧分流机构110部分处不被分流移动而以通过状移动。
另外,如图1、图12、图17所示,左侧分流机构110和右侧分流机构111的分流姿势通过使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130的连杆132伸缩移动,能够使分流导向体120围绕纵轴心126在外侧摆动。因此,分流导向部分120c中的内侧的销分流面120f便成为能够迎到被另一侧的始端导向部91B导向着的导向辊82的辊轴81的位置。
而且,在摆动量限制装置140中,被向外侧摆动的分流导向体120中的外侧的被阻挡面120g与该摆动量限制装置140的外侧的挡块体143A、145A接触。此时,分流导向体120的外侧的被阻挡面120g首先与具有软质弹性力的第1挡块体143A接触,使第1挡块体143A从图17中的虚线向实线弹性变形,然后与具有硬质弹性力的第2挡块体145A接触。
即,在作为目标的被导向体80中的辊轴81到达左侧分流机构110的上游、例如另一侧的始端导向部91B部分处时,根据控制部的指令,通过使电流向另一个方向(与前述相反的方向)流过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130中的线性马达部131的线圈,使其连杆132收缩移动。由此,如前所述那样使分流导向体120向外侧摆动,因此,辊轴81的组被从分流导向体120中的内侧的分流面120f导向至块状体116中的内侧的分流面116e后,由分流导向体151的导向而移动,从而到达上游导向部92部分。
这样,通过使受控制的设定数量的物品横推体70依次向左侧分流移动,物品横推体70的组在相位一点一点地错开的状态下一边沿传输方向移动一边以同步状(一体状)横向跨越主输送路径45,因此,如图2所示,另一侧的作用部79的组横向推动作用于物品159,使该物品159在不改变其方向的情况下,相对于主输送路径45呈倾斜状被向左分流移动,并被移送到另一侧的分支传送装置156A上。
右侧分流机构111也同样,物品横推体70的组的一侧的作用部79横推作用于物品159,使该物品159在不改变其方向的情况下,相对主输送路径45呈倾斜状被向右侧分流移动,并被移送到另一侧的分支传送装置156B上。物品支承体50上的物品159在被这样分流移送到两分支传送装置156A、156B上时,首先越过固定在上部框架部件10上的上部盖83的上方,然后转移到位于台阶部13处的两分支传送装置156A、156B的辊157上。
前述分流导向体120的向内、外的摆动、即切换动作,由于采用了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130,能高速且缩短了反应时间地进行,所以能充分适应传输及分流的高速化。而且,由于摆动量限制装置140的限制作用,首先借助于具有软质弹性力的第1挡块体143A、143B的弹性变形,可以一边消音(减少噪声),一边减缓切换动作,然后借助于具有硬质弹性力的第2挡块体145A、145B的弹性变形,可以不使分流导向体120反弹而将其保持在内、外的定位位置上。再有,由于采用了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130,周围可以只有供电配线和信号配线,所以可以将分流机构110、111紧凑地构成,并且不受干扰的影响,可使其始终顺利可靠地动作。
如上所述,到达终端导向部95A、95B端部的导向辊82被反转导向体109A、109B导向而反转,然后被内移动导向部101A、101B导向并被向中央部移动。然后由切换机构103向左、右分流后,由外移动导向部102A、102B的导向而向外侧移动,进而被反转导向体108A、108B导向而反转后,被移送到始端导向部91A、91B中之一上。
如上述实施例那样,分流导向体120的终端部分与分流导向部分116c的始端部分上下重合,分流导向体120的分流导向面120e与分流导向部分116c的分流导向面116e相连,由于这样的构成,被导向体80同时到达分流导向体120中的终端部分的分流导流面120e及分流导向部分116c中的始端部分的分流导向面116e,因此被导向体80的从分流导向体120向分流导向部分116c的移动始终可以顺利可靠地进行。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线性马达部形式的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130,但也可以采用电磁线圈形式等。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左、右一对的环形回转体采用了环形链子40,通过左右方向的链销42a与侧部部件61的连接部65相连接,但也可以采用皮带或钢缆等的形式,在该场合通过适宜的连接装置使之与侧部部件61的连接部65相连接。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环形链子40与侧部部件61的连接仅在对角的位置的二点处的直接连接的形式,但将各角部处的四点直接连接的形式等也是可以的。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被导向体80采用了由辊轴81和导向辊82构成的形式,但也可只采用辊轴81和导向辊82中之任一的形式等。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在上游基座体112上设置了与分流导向体120自由接触的摆动量限制装置140的构成,但省略摆动量限制装置140的构成也是可以的。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具有软质弹性力的第1挡块体143A、143B的弹性变形,一边消音一边减缓切换动作,然后通过具有硬质弹性力的第2挡块体145A、145B的弹性变形,使分流导向体120不发生反弹而将其保持在内、外的定位位置上,但以这样的形式示出摆动量限制机构140的限制作用,也可只采用具有软质弹性力的挡块体或具有硬质弹性力的挡块体中的一种形式等。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被导轨部18、25导向的回转体68是外嵌在连接部65上的,但将此回转体68设置在别的地方也是可以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转换设备,包括沿主输送路径配设的左、右一对的环形回转体;物品支承体,所述物品支承体在这些环形回转体之间安装多个,且以与主输送路径成直角交叉的方向为长度方向;被该物品支承体导向的物品横推体;设在该物品横推体的背面的被导向体;对该被导向体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组;配设于该导向装置组的分支部上的分流机构,其特征为,分流机构具有可围绕纵轴心自如摆动的分流导向体及与该分流导向体联动的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以线性马达形式构成,做直线运动的连杆通过纵向销可相对自如摆动地连接于分流导向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固定部侧设有分流导向体自如接触的摆动量限制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摆动量限制机构由软质的具有弹性力的第1挡块体和硬质的具有弹性力的第2挡块体构成,分流导向体构成为,在接触第1挡块体之后,使该第1挡块体一边发生弹性变形一边与第2挡块体接触。
全文摘要
根据分流导向体直接与斜交用气动缸的活塞杆相连接的结构,需要用于使斜交用气动缸进行切换动作的阀门及配气管,不仅斜交用切换机构的部分变得繁杂,而且体积大型化,还有,由于因切换阀门而产生的气流使设备动作,因此缩短响应时间有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通过采用与分流导向体联动的电动式伸缩驱动装置,分流导向体的切换动作以高速进行而缩短了反应时间,可充分适应传输与分流的高速化,而且由于周边只需要配置供电配线及信号配线即可,所以分流机构能够紧凑地构成。
文档编号B65G47/84GK1579904SQ20041005584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5日
发明者榎本雅弘 申请人:株式会社大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