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搓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6050阅读:1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搓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搓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搓纸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搓纸机,胶水粘在切刀上,在将纸带切断的同时将粘在切刀 上的胶水粘在纸带上,时间久后,粘在切刀上的纸粉末会越积越多,从而影响
切刀的切纸效果和对纸带的涂胶效果,且胶水易粘到搓纸带上;而且在将切断 后的纸带搓成实心纸棒的过程中,搓成的实心纸棒不密实,易搓断、搓烂,不 能满足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搓纸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搓纸机切纸 及涂胶效果差、搓出的实心纸棒不密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搓纸机,包括送纸机构、将所述送纸 机构输出的纸带切断的切纸机构、搓纸机构及点胶机构,所述送纸机构包括纸 巻以及驱动所述纸巻旋转的驱动件,所述搓纸机构包括开设有内腔的搓纸轮以 及与所述搓纸轮相切设置的搓纸带,所述搓纸轮的内腔与一抽真空设备连接, 所述搓纸轮外周缘上开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真空吸附口 ,所述搓纸轮外周缘上 还开设有一沿其轴向设置的缺口 ,所述点胶机构包括可左右摆动且可与纸带的 尾部触接的点胶摆轮以及沾有胶水的可转动的滚胶轮。
该自动搓纸机还包括拉直机构,所述拉直机构包括一第 一拉直滚轮以及一 设置于所述第 一拉直滚轮下方的第二拉直滚轮。
所述切纸机构包括输入机构及输出机构,所述输入机构包括第一大滚轮及
3与所述第 一 大滚轮相切设置的第 一 小滚轮,所述输出机构包括第二大滚轮及与 所述第二大滚轮相切设置的第二小滚轮,所述第一大滚轮由电机带动旋转,所
述第二大滚轮与第 一大滚轮之间通过一传送带连接。
所述输入机构及输出机构之间设置有一切刀及与所述切刀对应设置的切刀 垫板,所述切刀固设于一可带动该切刀上下运动的汽缸上。
沿所述搓纸轮的轴向开设有两排真空吸附口 ,且所述真空吸附口为细长的 缝隙形状。
所述搓纸轮外周缘上还开设有一沿其轴向设置的缺口 。 所述搓纸带套设于若干可转动的驱动滚轮上。
.前将纸带切断,切断后的 纸带的前端被开设于搓纸轮上的真空吸附口吸住,然后在搓纸带的配合作用下, 巻成一个实心的纸棒,在巻纸的同时,纸带的尾部被点胶机构点上胶水,在巻 纸完成后,纸带尾部的胶水把纸棒粘住固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搓纸机切 纸及涂胶效果差、搓出的实心纸棒不密实的问题。


图l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搓纸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f义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搓纸机,包括送纸机 构1、 4立直一几构2、切纸纟几构3、搓纸纟几构4及点力交纟几构5,
所述送纸机构1包括纸巻11及驱动所述纸巻11旋转的驱动件,本实施例具体采用将该纸巻ll固设于一电机(图中为示出)的转轴12上,电机通电后 转轴12开始转动,从而带动纸巻11旋转,纸巻11将套设于其上的纸向前输送。 为了防止纸巻11向前输送的纸落到地面上,在送纸机构1与拉直机构2之间还 设有一传感器13,该传感器包括一发光体131及一反光镜132,发光体131发 出的光线从反光镜132反射回来接收到后,自动控制送纸机构1继续送纸;当 纸带下落到发光体131及反光镜132之间时,发光体131发出的光线无法从反 射镜132反射回来,发光体131接收不到反射回来的光线,这时会自动控制送 纸机构1停止送纸。
所述拉直机构2包括一第一拉直滚轮21以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一拉直滚轮 21下方的第二拉直滚轮22,输送来的纸绕着第一拉直滚轮21向流向第二拉直 滚轮22,纸张在第一拉直滚轮21及第二拉直滚轮22之间被拉直、绷紧,避免 因纸张折皱而影响后续的巻纸效果。
所述切纸机构3包括输入机构31及输出机构32,所述输入机构31包括第 一大滚轮311及与所述第一大滚轮311相切设置的第一小滚轮312,所述输出 机构32包括第二大滚轮321及与所述第二大滚轮321相切设置的第二小滚轮 322,所述第一大滚轮311由电机带动旋转,所述第二大滚轮321与第一大滚轮 311之间通过一传送带(图中未示出)连接;于所述输入机构31及输出机构32 之间设置有一切刀33及与所述切刀33对应设置的切刀垫板34,所述切刀33 通过一汽缸(图中未示出)带动可上下运动,纸带从切刀33与切刀垫板34之 间的穿过,切刀33由汽缸控制上下运动从而将纸带切断;
所述搓纸机构4包括一开设有内腔411的搓纸轮41以及与所述搓纸轮41 相切设置的搓纸带42,所述搓纸轮41的内腔与一抽真空设备(图中未示出) 连接,所述搓纸轮41外周缘上开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真空吸附口 412,具体地, 沿所述搓纸轮41的轴向开设有两排真空吸附口 412,所述真空吸附口 412为圓 孔状,沿着搓纸轮41的轴向均匀设置;所述搓纸带42套设于4个可转动的驱动滚轮45上;所述真空吸附口 412可以将输送过来的纸带的前端牢牢吸住,吸 附后的纸带随搓纸轮41顺时针运动,同时配合搓纸带42向上的运动,从而可 以在搓纸轮41与搓纸带42处将平面的纸带巻成一个实心的纸棒;所述搓纸轮 41外周缘上还开设有一沿其轴向设置的缺口 413,巻成的实心纸棒可以从该缺 口 413滑出并沿着倾斜设置的搓纸带42向下运动,然后从倾斜的滑槽43滑下, 自动落入其下方放置的一箱体44里。
所述点胶机构5包括即可左右摆动且可与纸带的尾部触接的点胶摆轮51 以及沾有胶水的滚胶轮52,点胶摆轮51与一电机(图中未示出)连接,该电 机可以控制摆轮51按照一定的角度及频率左右摆动,当摆轮51摆到右边的滚 胶轮52处粘上滚胶轮52上的胶水,然后摆动到搓纸轮41处,使其刚好和吸附 在搓纸轮41上的纸带的尾部接触,从而使纸带的尾部粘上胶水,在纸带巻好后, 纸带尾部的胶水把纸棒粘住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搓纸机的具体运动过程如下打开与纸巻11相连接的 电机,电机转动时,带动纸巻11向前输送纸带;纸带经过拉直机构2后^C绷紧、 拉直;然后输送到切纸机构3,切纸机构中的汽缸根据设置好的运动频率带动 切刀33向下运动,将纸带切成所需要的长度;切断后的纸带输送到搓纸机构4, 纸带的前端被搓纸轮41上的真空吸附口 412吸住并随搓纸轮41 一起顺时针运 动,当运动到搓纸轮41与搓纸带42相切的位置处,由于纸带倾斜向上运动, 纸带的前端在该相切处的的合力的左右下被巻成一个实心的纸棒;在巻纸的同 时,纸带的尾端被点胶机构5的点胶摆轮51粘上胶水,在纸带巻好后,纸带尾 部的胶水把纸棒粘住固定;巻成的实心纸棒可以从缺口 413滑出并沿着倾斜设 置的搓纸带42向下运动,然后从倾斜的滑槽43滑下,自动落入其下方放置的 一箱体44里。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搓纸机采用切纸机构3提前将纸带切断,切断后 的纸带的前端被开设于搓纸轮41上的真空吸附口吸住,然后在搓纸带42的配合作用下,巻成一个实心的纸棒,在巻纸的同时,纸带的尾部被点胶机构5点 上胶水,在巻纸完成后,纸带尾部的胶水把纸棒粘住固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 术的搓纸机切纸及涂胶效果差、搓出的实心纸棒不密实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搓纸机,包括送纸机构、将所述送纸机构输出的纸带切断的切纸机构、搓纸机构及点胶机构,所述送纸机构包括纸卷以及驱动所述纸卷旋转的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搓纸机构包括开设有内腔的搓纸轮以及与所述搓纸轮相切设置的搓纸带,所述搓纸轮的内腔与一抽真空设备连接,所述搓纸轮外周缘上开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真空吸附口,所述搓纸轮外周缘上还开设有一沿其轴向设置的缺口,所述点胶机构包括可左右摆动且可与纸带的尾部触接的点胶摆轮以及沾有胶水的可转动的滚胶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搓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直机构,所述 拉直机构包括一第 一拉直滚轮以及一设置于所述第 一拉直滚轮下方的第二拉直 滚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搓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纸机构包括输入 机构及输出机构,所述输入机构包括第一大滚轮及与所述第一大滚轮相切设置 的第一小滚轮,所述输出机构包括第二大滚轮及与所述第二大滚轮相切设置的 第二小滚轮,所述第一大滚轮由电机带动旋转,所述第二大滚轮与第一大滚轮 之间通过一传送带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搓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机构及输出机 构之间设置有一切刀及与所述切刀对应设置的切刀垫板,所述切刀固设于一可 带动该切刀上下运动的汽缸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搓纸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搓纸轮的轴向开 设有两排真空吸附口 ,且所述真空吸附口为细长的缝隙形状。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搓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搓纸带套设于若干 可转动的驱动滚轮上。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搓纸机,包括送纸机构、将所述送纸机构输出的纸带切断的切纸机构、搓纸机构及点胶机构,所述送纸机构包括纸卷以及驱动所述纸卷旋转的驱动件,所述搓纸机构包括开设有内腔的搓纸轮以及与所述搓纸轮相切设置的搓纸带,所述搓纸轮的内腔与一抽真空设备连接,所述搓纸轮外周缘上开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真空吸附口,所述搓纸轮外周缘上还开设有一沿其轴向设置的缺口;本实用新型采用切纸机构提前将纸带切断,切断后的纸带的前端被开设于搓纸轮上的真空吸附口吸住,然后在搓纸带的配合作用下,卷成一个实心的纸棒,在卷纸的同时,纸带的尾部被点胶机构点上胶水,在卷纸完成后,纸带尾部的胶水把纸棒粘住固定。
文档编号B65H18/14GK201258200SQ20082023539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李海群 申请人:李海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