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807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类瓶盖,尤其是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类瓶
兰 rm.。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防伪酒瓶盖种类很多,其中,较常见的一种 是瓶盖包括上盖、下盖和爆裂环,在爆裂环的圆周上分布有多个待断 连接点的槽口,其上下端面上有多个齿冒。在瓶盖旋紧状态下,上齿 冒卡扣在上盖口端齿环的方槽内,下齿冒卡扣卡在位于爆裂环与下盖 之间的齿盘内,这样,当旋转上盖时爆裂环就会被沿着待断连接点断 裂,无法复原,用这种方法达到防伪目的,把爆裂环损坏后整体损坏 比较明显,影响了整体瓶盖的美观。
例如,文献号为CN20107115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就公开 了一种爆断式防伪酒瓶盖。如图1所示,该爆断式防伪酒瓶盖主要由 上盖1',带内螺纹12,的内盖2',带外螺纹17'的连接盖3',内塞5', 阀门4',下套6'等构成;上盖1'上设有扣位圈7,和止转槽9,;阀门 4'上设有柱子口22'、防水圈23'、密封筋24,;内塞5,上设有脚子扣 27,、密封口 28,;内盖2,上设有扣位筋10,,止转筋13,,带爆裂口 的爆裂环15',密封圈ir,小柱子14,;连接盖3,上设有止转齿19', 窗口21',密封口 18',脚子20';下套6,上设有止推圈30,。内盖2, 与爆裂环15'之间通过几个点连接,爆裂环15'除与内盖2,的连接处外被割穿。使用时,逆时针旋转上盖r,由于内盖2,内的爆裂环i5,
受到止转齿19'的力而爆开,爆开时,爆裂环15'分成多片自动脱落。 上述瓶盖有如下缺点
第一, 工序复杂。先制作整体的内盖(爆裂环是内盖的一部 分),然后再对内盖进行切割,使得爆裂环与内盖只 有几点连接。
第二,断裂环沿轴向的厚度(或者叫高度)不能太厚(高), 否则无法拉断。针对此缺点,目前有采用将断裂环沿 周向切出多个切口的方式,在切口处只有很细的材料 连接。但这种方式的断裂环缺少整体感,不够美观, 从外表即可看到较大的缺口。 另外,文献号为CN1524053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就公开了一种 防伪识别装置。该防伪识别装置包括套筒部件,所述套筒部件包括通 过其间的脆性部分连接到第二部分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适 于应用到容器的口部和颈部,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到容器密闭部件,其 中初始容器打开操作导致所述脆性部分破裂或折断,这样当容器被重 新密闭时,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处于彼此以一定的间距分开的位置。 该方案中的脆性部分及相当于断裂环,该断裂环被沿周向切成多个部 分,每部分与上盖(第二部分)和连接,在断裂环的外部即可看到断 裂线,不够美观。另外,该断裂环也是通过拉力拉断,如果不采用将 断裂环分成多个部分的方式,根本无法拉断。即使是在断裂环的内侧 切出一条条断裂槽(这样断裂环的外表面就不会有分割线),由于断裂槽沿轴向的厚度(或者叫高度)较大,仍然无法拉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防伪瓶盖,该 防伪瓶盖的断裂环采用折断的方式,断裂环在折断前为一体式结构, 且断裂环的外表面没有分割痕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伪瓶 盖,其包括上盖、下盖和位于上盖与下盖之间的爆裂环;所述下盖固 定地套在瓶体的口部或者颈部,下盖的上部为突出的柱状部,柱状部 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上盖旋紧于所述 柱状部;
其中,
所述下盖上环布至少一段突起,所述突起位于所述外螺纹的下 方,所述突起沿所述柱状部的周向逐渐加厚;
所述爆裂环套在所述突起的外侧,所述断裂环的内表面伸出至少 一个突头,所述突头位于所述突起的最薄位置处;
所述爆裂环的上部与所述上盖周向固定。
上述防伪瓶盖,通过旋转上盖,带动爆裂环相对于下盖旋转,爆 裂环内表面的突头沿着下盖柱状部上的突起滑动,由于突起的厚度越 来越大,把爆裂环的突头沿柱状部的径向向外顶出,直至爆裂环被折 断。这种折断的方式比现有的拉断方式更加省力,更加容易使爆裂环 断裂。因此,无需将爆裂环事先切成多块,或者即使爆裂环沿瓶盖轴 向高度较大,只需要在爆裂环的内侧且有断裂槽即可,无需在爆裂环外表面留下断裂线痕迹,保证瓶盖的整体美观性。


图1为现有技术瓶盖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防伪瓶盖开启前的整体剖视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防伪瓶盖开启前的外观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防伪瓶盖开启前的下盖和爆裂环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防伪瓶盖开启后的立体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防伪瓶盖下盖的立体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防伪瓶盖开启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2-5,防伪瓶盖包括上盖l、爆裂环2和下盖3三个部分。 下盖3大体为环状,爆裂环2位于上盖1和下盖3之间。下盖3 —般 固定地套在瓶体的口部或者颈部。下盖3的上部为突出的柱状部31, 柱状部31表面设有外螺纹。下盖3上环布四段突起32,突起32位 于所述外螺纹的下方。每段突起32沿柱状部31的周向逐渐加厚。两 相邻突起32中其中一个的最薄处与另一个的最厚处相邻。两个相邻 的突起32之间留有空隙33 (当然,此空隙33也可以没有)。上盖l 的内侧设有与上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上盖1旋紧于柱状部31。 爆裂环2套在突起32的外侧,断裂环2的内表面伸出四个突头21, 突头21位于两个相邻突起32之间的空隙33内,如果两个相邻突起 之间没有空隙33,每个突头21就放置在各个突起32的最薄位置处。 爆裂环2的突头21边缘处厚度小于爆裂环2其他部位的厚度,便于 爆裂环2断裂。断裂环2的上表面有四个凸杆22,上盖的下表面有 若干卡槽,凸杆22插入所述卡槽内,使断裂环2在断裂前与上盖1 在轴向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常用手段将爆裂环2的上部与上盖 1周向固定。在本是实例中,为了施力平衡,凸杆22的数量与突头
621的数量相同,爆裂环2每个突头21所在的区域内设有一个凸杆22。 为了便于爆裂环2断开,爆裂环2可采用脆性大的材料,例如ABS 等。这种ABS材料不容易切割,因此不便于应用到现有技术中。
本发明瓶盖的开启过程如下 沿图5中所示方向旋转上盖1,上盖1带动爆裂环2 —起旋转,爆裂 环2上的各个突头21逐渐从各个突起32的最薄位置向最厚位置旋 动,当选到一定程度时,爆裂环2将被沿着某个较薄位置折断。
实施例二
参见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下盖30 的突起302的数量为八个,而且两相邻突起302之间几乎没有间隙。 其他部分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重复介绍。突起302的数量增 加为八个,可以使得上盖1在旋转角度不大的情况下,爆裂环2的突 头就被径向顶出,从而破裂。也就是说,用户在开启酒瓶时,上盖l 经过小角度旋转就可破坏爆裂环2。
本发明防伪瓶盖还有其他一些变形或者改进。比如,下盖3的突
起32、 302的数量并不限于四个和八个,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再比 如,爆裂环2上突头21的数量也不限于四个,其数量也可与突起32 的数量不同。爆裂环2上凸杆2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如 果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受到本发明的启发做出的显而易见的非实 质性的改变或者改进,均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防伪瓶盖,其包括上盖、下盖和位于上盖与下盖之间的爆裂环;所述下盖固定地套在瓶体的口部或者颈部,下盖的上部为突出的柱状部,柱状部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上盖旋紧于所述柱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上环布至少一段突起,所述突起位于所述外螺纹的下方,所述突起沿所述柱状部的周向逐渐加厚;所述爆裂环套在所述突起的外侧,所述断裂环的内表面伸出至少一个突头,所述突头位于所述突起的最薄位置处;所述爆裂环的上部与所述上盖周向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爆裂环的 突头边缘处厚度小于爆裂环其他部位的厚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的数 量大于一个,两相邻突起中其中一个的最薄处与另一个的最厚 处相邻;所述爆裂环上突头的数量与所述突起的数量相同,所 述突头位于两相邻突起的连接处。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断裂环的上表面有若干凸杆,所述上盖的下表面有若干卡 槽,所述凸杆插入所述卡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杆的数 量与所述突头的数量相同,爆裂环每个突头所在的区域内设有 一个凸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和突 头的数量均为四个。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爆裂环为 ABS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类瓶盖。防伪瓶盖,其包括上盖、下盖和位于上盖与下盖之间的爆裂环;所述下盖固定地套在瓶体的口部或者颈部,下盖的上部为突出的柱状部,柱状部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上盖旋紧于所述柱状部;其中,所述下盖上环布至少一段突起,所述突起位于所述外螺纹的下方,所述突起沿所述柱状部的周向逐渐加厚;所述爆裂环套在所述突起的外侧,所述断裂环的内表面伸出至少一个突头,所述突头位于所述突起的最薄位置处;所述爆裂环的上部与所述上盖周向固定。上述防伪瓶盖采用折断方式破坏爆裂环,施力小,无需在爆裂环外表面留下断裂线痕迹,保证瓶盖的整体美观性。
文档编号B65D51/18GK101580148SQ20091004029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7日
发明者蔡世雄, 邓小龙 申请人:珠海经济特区龙狮瓶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