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瓶立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838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分瓶立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瓶排理输送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自动分理杂乱空瓶的
分瓶立瓶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回收的空瓶一般都用麻袋包装,若直接倒出来的话,瓶子将处于杂乱的状态。 甚至由于运输途中的颠簸,还会出现破损的瓶子和碎片。这样若按照目前很多瓶装饮料生 产企业采用的人工将空瓶瓶口向上整齐放置到输送带上进行作业,则很容易造成对人体的 伤害,且工作效率底下,劳动强度大。例如在啤酒行业中,所回收的空瓶都用麻袋包装,然后 用人工方法从麻袋中取出放在啤酒塑料箱内,再用人工方法把啤酒塑料箱放在输箱带上, 再由卸箱机将空瓶抓出放到输瓶带送进洗瓶机内清洗。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企业要投入 大量的人力财力,给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劳动长度很大。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将杂乱的瓶子有 序分开并逐一平放在输送带上并自动立起来的分瓶立瓶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分瓶立瓶系统,包括分瓶装置和立瓶 装置,所述的立瓶装置包括立瓶机构和空瓶输送机构,空瓶输送机构用于将瓶子从分瓶装 置传输到立瓶机构中;所述的分瓶装置包括由输送带、减速机和支架组成的分瓶机构,输送 带包括上层输送带、下层输送带和最低层输送带;上层输送带由多条链板组成且相邻链板 之间设有间隔,相邻链板为异向传输;下层输送带由无间隔的、以呈上下台阶状的相邻链 板组为重复单元的多组链板组构成,每个链板组中的上台阶链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瓶拦 板;且位于下台阶的每排链板长度长于位于上台阶的链板,下台阶链板长出上台阶链板部 分的间隔位置还设置有低于下台阶链板的最低层输送带;上台阶链板与下台阶链板异向传 输,下台阶链板与最低层传输带传输方向相同;上层输送带的链板分别位于上台阶链板的 正上方;下层输送带的上台阶链板的传输方向末端设置有一斜挡瓶板,下台阶链板的传输 方向末端设置有一斜挡瓶板。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所述的下层输送带的每个上台阶链板的拦板上 都设置有垂直于链板的障碍板,所述障碍板的位置靠近最低层输送带处;相邻两个障碍板 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欲输送瓶子长度,且依次相邻的五个障碍板呈W形。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立瓶装置中的立瓶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 有翻瓶链输送带、轨道轴机构和出瓶输瓶带,出瓶输瓶带位于翻瓶链输送带两侧;翻瓶链输 送带由左翻瓶链板和右翻瓶链板拼合而成;左翻瓶链板和右翻瓶链板下方分别设置有左轨 道机构和右轨道机构,每个轨道机构分别包括两个轨道,两个轨道架设在立瓶机构的机架 上,且呈并列平行再向两侧渐开后又回收到并列平行状态,渐开部分呈山坡状拱起,两个轨 道在拱起部分的最高点是位于纵向的同一直线上的,且靠近出瓶输送带的轨道的纵向位置
4低于另一轨道的纵向位置;左右翻瓶链板的每块翻瓶链板下方都设置有左右反向对称的倒 钩,左右反向对成的倒钩分别活动卡设在各自轨道机构的两个轨道上;左右翻瓶链板分别 在左右轨道上运转。 立瓶装置中的空瓶输送机构包括机架、减速机和由多条传输链板组成的输送带;
相邻传输链板之间设置有间隔,在间隔与翻瓶链板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倒瓶盒;所述的倒瓶
盒包括一盒体,所述的盒体由两块各自垂直于相邻传输链板的直板和位于直板两端的两块
呈倒八状的斜板组成;沿传输带传输方向的倒瓶盒末端设置有一斜架在传输链板上方的挡
瓶斜板;位于倒瓶盒末端的斜板以及与设有挡板的传输链板相对的传输链板上的直板高度
高于倒瓶盒的另一斜板及直板;所述空瓶输送机构的每条传输链板的一侧沿边上沿传输方
向起至挡板处设置有挡条,另一侧沿边上沿传输方向起至倒瓶盒前端设置有挡条。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所述倒瓶盒的两块呈倒八状的斜板末端分别延
伸设置有一支撑板,支撑板的宽度大于倒八状的斜板末端宽度,即支撑板左右两端均长出
斜板两端,且长出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通孔,两支撑板的两个左端通孔之间架设有左
支撑轴,两个右端通孔之间设有右支撑轴,左右支撑轴上分别套设有左右圆筒。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所述分瓶装置的分瓶机构前端设置有拉瓶机
构,所述的拉瓶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之间设置有
间隔;第二输送带与分瓶机构中的上层输送带之间设置有过渡斜板。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空瓶输送机构的输送带的链板分别位于最低层 输送带的链板延伸线上,但空瓶输送机构的输送带的水平位置低于最低层输送带的水平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所述的空瓶输送机构的输送带与分瓶装置的 最低层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由上层输 送带、下层输送带和最低层输送带组成的分瓶装置组成,且下层传输带的链板又呈台阶状, 故保证了瓶子在经过该传输带时全部以逐一平放形式传输。又由于最低层传输带和空瓶输 送装置的传输带之间设置有合理距离的间隔,可将一些破损的瓶子和碎片过滤到间隔下方 的废品盒里,自动完成原来的人工挑拣过程,保证了将完好的瓶子平放着传输到空瓶输送 装置上,以利于后续程序的顺利进行。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的立瓶装置 采用左翻瓶链板和右翻瓶链板拼合而成的翻瓶链输送带结构,且每个翻瓶链板下方设置有 呈直线再渐开再回收至直线的状态,且渐开部分呈山坡状拱起,且内侧轨道轴在纵向位置 高于外侧,利于瓶子在重心作用下往瓶口向上方向立起,并立在出瓶输瓶带上按序输出。这 样操作自动化,无需人工介入,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效率也得到大大提升。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分瓶立瓶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分瓶立瓶系统中分瓶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分瓶立瓶系统中的分瓶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分瓶立瓶系统中的分瓶装置的下层输送带和最低层输送
带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分瓶立瓶系统中的立瓶装置和空瓶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分瓶立瓶系统中的立瓶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7a是图5中倒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中的左视图; 图7c是倒瓶盒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分瓶立瓶系统,包括分瓶装置3和立瓶装置,所述 的立瓶装置包括立瓶机构II和空瓶输送机构III,空瓶输送机构III用于将瓶子从分瓶装 置3传输到立瓶机构II中。分瓶装置3前端还设置有一拉瓶机构2,用于将瓶子初步的铺 开。如图1和2所示,拉瓶机构包括支架12和支架13以及设置在支架12和支架13上的 拉瓶机构2。拉瓶机构2由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22组成。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 送带22之间设置有较小的间隔23,用于过滤较小的空瓶碎片。且第二输送带22所在的水 平位置略低于第一输送带21所在的水平位置,第一输送带21的传输速度比第二传输带22 的传输速度略慢些。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分瓶装置3包括支架I1、 12、 13和14,以及设置在 支架II、 12、 13和14上的分瓶机构。分瓶机构由上层输送带31、下层输送带32和最低层 输送带33组成,上层输送带31的长度小于下层输送带32的长度,且上层输送带31与拉瓶 机构2的第二输送带22之间设置有过渡板6。如图2和图3所示,上层输送带31由多条链 板311a、311b组成且相邻链板之间设有间隔312,所述的间隔312略大于一般瓶子的最大直 径。上层输送带31的相邻链板311a、311b为异向传输,传输链板311b往最低层输送带33 方向传输,传输链板311a往反方向传输。且链板311b的沿传输方向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挡 瓶斜板14。下层输送带32由若干组呈台阶状的相邻链板组321构成,且每组链板组321之 间无间隔。每组链板组321由上台阶链板3212和下台阶链板3211组成,上台阶链板3212 和下台阶链板3211为异向传输,且上台阶链板3212沿传输方向的末端设置有挡瓶斜板15。 这样在输送过程中,原本位于下层输送带32的上台阶链板3212的瓶子会落入下层输送带 32的位于下台阶的链板3211上。且下台阶链板3211要长出上台阶链板3212部分,下台 阶链板3211长出上台阶链板3212部分的间隔位置设置有最低层输送带33,最低层传输带 33的传输方向与下台阶链板3211的传输方向相同,且下台阶链板3211沿传输方向的末端 也设置有挡瓶斜板16,用于将空瓶最后都传输到最低层输送带33上。 如图4所示,下层输送带32的每个上台阶链板32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瓶拦板 19,用于保证瓶子平稳的在上台阶链板3212上传输。且上台阶链板的一侧挡瓶拦板19上 设置有垂直于链板的障碍板18,所述障碍板18的位置靠近最低层输送带33处。如图4中 所示,相邻两个障碍板18之间的距离ef略大于欲输送瓶子长度,且依次相邻的五个障碍板 18呈W形。当上层输送带31上的瓶子掉下来,横在下层输送带32的相邻两个上台阶链板 3212上,且同时被两个位于下台阶链板3211上的瓶子推着往前传输时,若没有这块障碍板 18,则这个横着的瓶子将横向进入传输带中,引起堵塞,从而影响整个传输系统的运行。由 于障碍板18的作用将横着的瓶子可以推直后进入传输带,使整个系统能够顺畅。[0026] 如图2所示,拉瓶机构2的第一输送带21由减速机7和减速机轴71驱动;拉瓶 机构2的第二输送带22由减速机8和减速机轴81驱动。分瓶装置3的上层输送带中的反 向传输的传输链板组311a由减速机9和减速机轴91驱动,上层输送带中的争相传输的传 输链板组311b由减速机12和减速机轴121驱动。分瓶装置3的下层输送带的上台阶链板 3212由减速机13和减速机轴131驱动,分瓶装置3的下层输送带的下台阶链板3211由减 速机10和减速机轴101驱动,分瓶装置3的最低层输送带由减速机11和减速机轴111驱 动。 如图1和图5所示,空瓶输送机构III包括机架4和位于机架4上的传输带41。 传输带41由多条传输链板411组成,相邻传输链板411之间设置有间隔412。输送带41 由与减速机7相连的输送带轴71带动。每条传输链板411分别位于最低层输送带33的链 板延伸线上,但空瓶输送机构机构的输送带的水平位置低于最低层输送带的水平位置。最 低层输送带33与空瓶输送装置III的输送带41之间还设置有略小于一般空瓶长度的间隔 60,且该间隔60下方设置有一废品盒50。当破损的瓶子或碎片由此间隔60传输到空瓶输 送装置III的传输带41时,便会落入废品盒50内,保证了传输到空瓶输送装置III的传输 带41上的空瓶都是完好的空瓶。 如图5所示,空瓶输送机构III的传输带41的相邻传输链板411之间的间隔412 与翻瓶链板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倒瓶盒25。所述的倒瓶盒25包括一盒体,所述的盒体由两块 各自垂直于相邻传输链板411的直板251a、直板251b以及两块呈倒八状的斜板252a、斜板 252b组成。沿空瓶输送机构III的传输带41传输方向,且靠近倒瓶盒25末端斜板252a的 传输链板411上方斜架有一挡瓶斜板26。挡瓶斜板26与倒瓶盒25末端的斜板252a之间 有一定间隔,用于对传输至挡瓶斜板26处的瓶子做个缓冲,以免瓶子直接撞在倒瓶盒25的 末端斜板252a上,对瓶子造成破损。位于倒瓶盒25末端的斜板252a以及与设有挡瓶斜板 26的传输链板相对的传输链板上的直板251b的高度等高并均高于倒瓶盒25的另一斜板 252b及直板251a。空瓶输送机构的每条传输链板的一侧沿边上沿传输方向起至挡板处设 置有挡条20,另一侧沿边上沿传输方向起至倒瓶盒前端设置有挡条20。倒瓶盒25前端斜 板252b和后端斜板252a之间无挡条,方便瓶子传输至倒瓶盒处平稳下滑至倒瓶盒25内。 如图7a、图7b和图7c所示,倒瓶盒25的呈倒八状的斜板252a和斜板252b末端分别延伸 设置有支撑板253a和支撑板253b,支撑板253a和支撑板253b的宽度分别大于倒八状的斜 板252a和斜板252b末端宽度,即支撑板253a左右两端均长出斜板252a两端,支撑板253b 左右两端均长出斜板252b两端,且长出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通孔,如图7b中所示,支 撑板253a和支撑板253b的左端通孔之间架设有左支撑轴256,两个右端通孔之间设有右支 撑轴257,左支撑轴256和右支撑轴257上分别套设有左圆筒254和右圆筒255。当瓶子从 倒瓶盒25滚落下来落到倒瓶盒25末端位置处时,由于左圆筒254和右圆筒255可以各自 绕左支撑轴256和右支撑轴257旋转,故在瓶子重力作用下,左圆筒254和右圆筒255向两 侧翻开,保证瓶子平稳落到翻瓶链板上。 如图1所示,每组立瓶装置II包括机架5。如图8所示,机架5上设置有撑档52, 撑档52上设置有翻瓶链输送带53、轨道机构54和出瓶输送带55。如图5、图6和图8所 示,翻瓶链输送带53由左翻瓶链板531和右翻瓶链板532拼合而成,左翻瓶链板53 1和 右翻瓶链板532同步传输。出瓶输瓶带55位于翻瓶链输送带53两侧,即左侧出瓶输瓶带
755a位于左翻瓶链板531的左侧,右侧出瓶输瓶带55b位于右翻瓶链板532的右侧。如图8 所示,左翻瓶链板531下方设置有左轨道机构54a,右翻瓶链板532下方设置有右轨道机构 54b。左轨道机构54a包括轨道支架544a以及固定在轨道支架544a上的两个轨道541a和 541b,右轨道机构54b包括轨道支架544b以及固定在轨道支架544b上的两个轨道542a和 542b。如图6所示,两个轨道541a和541b通过轨道支架架设在支架上,且呈并列平行再向 两侧渐开后又回收到并列平行状态,渐开部分呈山坡状拱起。两个轨道541a和541b在拱 起部分的最高点,从纵向位置看,两个轨道541a和541b处在同一直线上的,且靠近出瓶输 送带的轨道541a在最高点的高度低于另一轨道541b的高度。即两根轨道541a和541b在 纵向的直线上呈一高一低布置,且最高点所在的纵向直线垂直于出瓶输送带55a。左右翻瓶 链板的每块翻瓶链板下方都设置有左右反向对称的倒钩。如图8所示,左翻瓶链板531下 方设置有左右反向对成的倒钩542,右翻瓶链板532下方设置有左右反向对成的倒钩543。 且左右反向对成的倒钩542、543分别位于每块翻瓶链板的翻瓶链5311两侧。每个翻瓶链 板下方的左右反向对成的倒钩都活动卡设在对应的轨道上,每个翻瓶链板可以在轨道上滑 行。故当翻瓶链板531传输至轨道541a和541b的最高点时,翻瓶链板531垂直于出瓶输 送带55a,且出瓶输送带55a位于翻瓶链板531的下方,刚好能承接住被翻正的瓶子。 如图6所示,翻瓶链输送带53由与减速机17相连的翻瓶链输送带轴171带动,翻 瓶链输送带轴171和出瓶输送带轴172末端通过齿轮传动,出瓶输送带轴172用于驱动出 瓶输送带。 使用时,空瓶在传输带41的传输链板411上传输,当传输至挡瓶斜板26处,在挡 瓶斜板26阻力作用下,顺着倒瓶盒25掉到翻瓶链板传输带53上。此时空瓶的状态可能是 瓶底在左翻瓶链板上,也可能在右翻瓶链板上,如图6中所示。如图6所示,当瓶子随着翻 瓶链板输送到位于渐开线位置的轨道轴位置时,由于瓶体重心的作用,链板随着瓶子重心 的方向竖起,即当瓶子瓶底位于左翻瓶链板上,则翻瓶链板往左边立起,同时将瓶子立于左 侧出瓶输送带上。当瓶子瓶底位于右翻瓶链板上,则翻瓶链板往右边立起,同时将瓶子立于 右侧出瓶输送带上。
8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分瓶立瓶系统,包括分瓶装置和立瓶装置,所述的立瓶装置包括立瓶机构和空瓶输送机构,空瓶输送机构用于将瓶子从分瓶装置传输到立瓶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瓶装置包括由输送带、减速机和支架组成的分瓶机构,输送带包括上层输送带、下层输送带和最低层输送带;上层输送带由多条链板组成且相邻链板之间设有间隔,相邻链板为异向传输;下层输送带由无间隔的、以呈上下台阶状的相邻链板组为重复单元的多组链板组构成,每个链板组中的上台阶链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瓶拦板;且位于下台阶的每排链板长度长于位于上台阶的链板,下台阶链板长出上台阶链板部分的间隔位置还设置有低于下台阶链板的最低层输送带;上台阶链板与下台阶链板异向传输,下台阶链板与最低层传输带传输方向相同;上层输送带的链板分别位于上台阶链板的正上方;下层输送带的上台阶链板的传输方向末端设置有一斜挡瓶板,下台阶链板的传输方向末端设置有一斜挡瓶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输送带的每个上 台阶链板的拦板上都设置有垂直于链板的障碍板,所述障碍板的位置靠近最低层输送带 处;相邻两个障碍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欲输送瓶子长度,且依次相邻的五个障碍板呈W形。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其特征在于立瓶装置中的立瓶机构 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翻瓶链输送带、轨道轴机构和出瓶输瓶带,出瓶输瓶带位于翻瓶链 输送带两侧;翻瓶链输送带由左翻瓶链板和右翻瓶链板拼合而成;左翻瓶链板和右翻瓶链 板下方分别设置有左轨道机构和右轨道机构,每个轨道机构分别包括两个轨道,两个轨道 架设在立瓶机构的机架上,且呈并列平行再向两侧渐开后又回收到并列平行状态,渐开部 分呈山坡状拱起,两个轨道在拱起部分的最高点是位于纵向的同一直线上的,且靠近出瓶 输送带的轨道的纵向位置低于另一轨道的纵向位置;左右翻瓶链板的每块翻瓶链板下方都 设置有左右反向对称的倒钩,左右反向对成的倒钩分别活动卡设在各自轨道机构的两个轨 道上;左右翻瓶链板分别在左右轨道上运转;立瓶装置中的空瓶输送机构包括机架、减速机和由多条传输链板组成的输送带;相邻 传输链板之间设置有间隔,在间隔与翻瓶链板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倒瓶盒;所述的倒瓶盒包 括一盒体,所述的盒体由两块各自垂直于相邻传输链板的直板和位于直板两端的两块呈倒 八状的斜板组成;沿传输带传输方向的倒瓶盒末端设置有一斜架在传输链板上方的挡瓶斜 板;位于倒瓶盒末端的斜板以及与设有挡板的传输链板相对的传输链板上的直板高度高于 倒瓶盒的另一斜板及直板;所述空瓶输送机构的每条传输链板的一侧沿边上沿传输方向起 至挡板处设置有挡条,另一侧沿边上沿传输方向起至倒瓶盒前端设置有挡条。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瓶盒的两块呈倒八状 的斜板末端分别延伸设置有一支撑板,支撑板的宽度大于倒八状的斜板末端宽度,即支撑 板左右两端均长出斜板两端,且长出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通孔,两支撑板的两个左端 通孔之间架设有左支撑轴,两个右端通孔之间设有右支撑轴,左右支撑轴上分别套设有左 右圆筒。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瓶装置的分瓶机 构前端设置有拉瓶机构,所述的拉瓶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与第 一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隔;第二输送带与分瓶机构中的上层输送带之间设置有过渡斜板。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瓶装置的分瓶机构前端设置有拉瓶机构,所述的拉瓶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 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隔;第二输送带与分瓶机构中的上层输送带之间设置有过渡斜板。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其特征在于空瓶输送机构的输送带的链 板分别位于最低层输送带的链板延伸线上,但空瓶输送机构的输送带的水平位置低于最低 层输送带的水平位置。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瓶立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瓶输送机构的输送 带与分瓶装置的最低层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分瓶立瓶系统,包括分瓶装置和立瓶装置。立瓶装置包括立瓶机构和空瓶输送机构。分瓶装置包括上层输送带、下层输送带和最低层输送带;上层输送带由多条链板组成且相邻链板之间设有间隔,相邻链板为异向传输;下层输送带由无间隔的、以呈上下台阶状的相邻链板组为重复单元的多组链板组构成,每个链板组中的上台阶链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瓶拦板;且位于下台阶的每排链板长度长于位于上台阶的链板,下台阶链板长出上台阶链板部分的间隔位置还设置有低于下台阶链板的最低层输送带。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将杂乱的瓶子有序分开并逐一平放在输送带上并自动立起来,具有操作自动化,大大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G47/30GK201458326SQ200920123649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4日
发明者陈定芳 申请人:陈定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