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分类塑料收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469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废物分类塑料收集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废物收集的废物分类塑料收集箱,尤其涉及一种环保耐用、防渗水、能分门别类地收集废物的收集箱。
技术背景现有的塑料收集箱,为了使废物不直接曝露在人的视线内或者避免桶内废物的异 味经投入口散发出来,人们通常在收集箱的投放口处设计了活动桶盖,常态时桶盖闭合,投 放废物时,将桶盖打开投入桶内。目前,控制桶盖开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采用 脚踏式驱动机构来控制桶盖的开合,另外一种方式是利用废物的重力或人为的推力使得桶 盖打开,然后再基于杠杆原理利用桶盖自身的平衡力来控制桶盖闭合。但现有的废物收集 箱并不是全部都能使用在各种的场合中,如室外的环境;现有的废物收集箱在结构和使用 上还没达到更简单、便捷的要求,而且对于室外使用的废物收集箱遇到雨天时,其防止雨水 伸入到收集箱内的废物中的结构还没达到有效的效果。一旦雨水渗入到废物收集箱内的废 物中,便会发出刺鼻的异味。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30264. 1的《活动盖式垃圾桶》申请专利,该申请专利 的垃圾桶的活动盖结构采用双桶盖对称设置,废物从双桶盖对称闭合处落下,双桶盖的后 端设有重力件使开启后的双桶盖能自动恢复到闭合状态。由此专利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中 不难发现,单靠重力件自身的重力并不能使双桶盖完全地把投放口完全封闭,不能使垃圾 桶形成全封闭的状态。这样,垃圾桶内的垃圾异味依然会从垃圾桶中散发出来,造成环境污 染;另外,由于双桶盖与垃圾桶并不是处于紧密配合的状态,桶盖与桶盖之间、桶盖与垃圾 桶之间必然存在着诸多空隙,当遇到雨天时,雨水会渗入到垃圾桶的垃圾中,引起恶臭,其 后果非常严重。由此可见,该专利的垃圾桶无论在结构上、或者在应用上都不能使用于室内 或室外,均未能符合人们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的缺陷。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诸多缺陷,本申请人一直致力于废物收集箱的结构改良的研 究改进,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经过上千百次的试验,终于研究开发出了一种能够结构简 单、外形美观、实用性强、使用便捷、环保的废物分类塑料收集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废物分类塑料 收集箱,该废物分类塑料收集箱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实用性强、使用便捷、环保等优点.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废物分类塑料收集箱,包括下桶体及结 合于下桶体上部的上桶体,所述上桶体的上部设有投放口及与投放口对应配合、向内翻转 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桶盖的中后部枢接于上桶体,桶盖于枢接点的后方位置延伸有配重 件,于配重件端的桶盖相对枢接点所形成的力矩大于桶盖另一端相对枢接点所形成的力 矩;如此保证桶盖由任意开启位置自动复原至所述的闭合位置。[0007]前述的配重件为铁质材料,所述的上桶体背部设有对应配重件的永磁体,如此可 利用永磁体与配重件的相互吸引力,使桶盖与投放口在闭合状态时能紧密配合。作为对前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前述的配重件与桶盖注塑合为一体,该配重 件为铁质材料。由于配重件和塑料桶盖具有不同的膨胀系数,把配重件与桶盖注塑为一体 后,能够防 止塑料桶盖产生爆裂的现象。若配重件与塑料桶盖并不是注塑成型为一体,配重 件会长期暴露在外,不但容易令配重件沾染污物和使配重件的质量产生变化,且对于配重 件的材质选择较少;对于塑料桶盖的清洗也十分不便。作为对前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设计前述的下桶体上设有内折边,上桶体与下 桶体的内折边配合连接;所述的桶盖的外边缘延伸有外翻边并于桶盖前端的外翻边设有出 水口,外翻边与上桶体的投放口边缘对应配合;所述的下桶体上设有位于内折边外围的导 水槽,导水槽落入桶盖于闭合状态时垂直方向的范围内;上桶体外翻边和下桶体导水槽的 设置保证了雨天时打到桶盖上的雨水沿外翻边流至桶盖前端的外翻边的出水口,最终流入 到导水槽中并排出下桶体外,而不会流入到下桶盖内。作为对前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的设计前述的下桶体上还设有一推动式锁扣, 上桶体的内壁设有与锁扣对应配合的卡槽;以锁扣与卡槽的配合实现上桶的开启和闭合。 另外,位于下桶体与上桶体铰接一侧的上、下桶体之间还设有限定上桶体掀开角度的拉钩, 拉钩的两端分别从下桶体的内壁穿过后与上桶体连接。设置拉钩,能防止上桶体掀开的角 度过大,避免上桶盖出现翻到的现象。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箱可以为多个下桶体联结成一体,上桶体数量与下桶体 数量相同并与下桶体逐一对应配合,这样能够设置多个废物收集箱用于废物的分类。废物收集箱作为单独个体使用时,为了方便废物收集箱的提取,本实用新型在下 桶体内折边的内壁设有相互对称并独立分离的二个可转动吊箱钩,二个吊箱钩的两端分别 穿过内折边;上桶体处于开启状态时,可拉起吊箱钩,提起整个收集箱。另外,当上桶体与下 桶体处于闭合状态时,需要提起整个废物收集箱时,可以通过在下桶体两侧分别设有的一 个内凹坑提起收集箱,两个内凹坑作为提手之用。本实用新型的废物分类塑料收集箱与现有技术的垃圾桶在结构和应用上相比较, 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收集箱在桶盖末端设有与桶盖注塑成型为一体的配重,利用 配重的重力可使桶盖从开启状态自动复原到闭合状态,同时利用上桶体设置的永磁体对配 重的吸力,令桶盖与上桶体的投放口配合紧密,防止了收集箱内废物的异味散发。另外,把 配重件与桶盖注塑为一体后,能够防止塑料桶盖产生爆裂的现象和避免配重件因外界的因 素而产生的质量变化。2.本实用新型收集箱所设计的独特防漏水装置,隐蔽、实用、美观、巧妙,在雨天 时,雨水会从收集箱的下桶体的导水槽中流出,不会流入到下桶体的内腔。3.利用简单、隐蔽的锁扣和卡槽结构,令上桶体与下桶体的配合实现开启或闭合 的状态。4.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箱可以为单独的个体,也可以把多个收集箱联结为一体,实 现废物收集的分类。5.收集箱内的防止上桶体掀开角度过大的拉钩和拉起整个收集箱的吊箱钩均采用内置式的设计;平时不使用时,拉钩和吊箱钩可隐藏于收集箱内,实用而不影响美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废物分类塑料收集向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桶体与桶盖连接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最佳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示,本实施例的废物分类塑料收集箱,包括立于地面上的下桶体1和与下 桶体一轴单边铰接的上桶体2,在上桶体的顶部设有投放口及与投放口对应配合、向内翻转 的桶盖3 ;桶盖的后部以销钉12单边枢接于上桶体,如图5所示;如图2所示,于桶盖的末 端包裹有与桶盖一体注塑成型的铁块4,铁块位于桶盖与上桶体铰接点的后方,铁块端的桶 盖相对枢接点所形成的力矩大于桶盖另一端相对枢接点所形成的力矩,同时铁块的重量大 于桶盖自枢接点至桶盖前端的重量;在上桶体内壁还设有对应铁块的永磁体5,永磁体以 螺钉固定在上桶体的内壁;该收集箱保证配重件可以将桶盖由开启位置自动复原至闭合位 置,并利用永磁体与配重件的相互吸引力,使桶盖与投放口在闭合状态时紧密配合。参看图2、图5所示,下桶体的上部为内折边10的形状,上桶体闭合时,上桶体与下 桶体的内折边配合连接;在桶盖的外边缘延伸有外翻边并于桶盖前端的外翻边设有出水口 9,外翻边与上桶体的投放口边缘对应配合;下桶体上还设有位于内折边外围的导水槽6, 导水槽落入桶盖于闭合状态时垂直方向的范围内;上桶体外翻边和下桶体导水槽的设置保 证了雨天时打到桶盖上的雨水沿外翻边流至桶盖前端的外翻边的出水口,最终流入到导水 槽中并排出下桶体外,而不会流入到下桶盖内。参看图2、图3,在下桶体上还设有一推动式锁扣7,上桶体的内壁设有与锁扣对应 配合的卡槽8 ;以锁扣与卡槽的配合实现上桶的开启和闭合。在本实施例中把多个收集箱连接在一起,用于废物投放的分类。实施例2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 于本实施例2的塑料收集箱采用单独个体的结构,而不是把多个收集箱联结在一起。本实 施例2采用单独个体结构所增加的机构主要为两大部分,即拉钩与吊箱钩。拉钩的具体结 构为位于下桶体与上桶体铰接一侧的上、下桶体之间还设有限定上桶体掀开角度的拉钩, 拉钩的两端分别从下桶体的内壁穿过后与上桶体连接。设置拉钩,能防止上桶体掀开的角 度过大,避免上桶盖出现翻到的现象。为了方便废物收集箱的提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下桶体内折边的内壁设有相 互对称并独立分离的二个可转动吊箱钩,二个吊箱钩的两端分别穿过内折边;上桶体处于 开启状态时,可拉起吊箱钩,提起整个收集箱。另外,当上桶体与下桶体处于闭合状态时,需要提起整个废物收集箱时,可以通过在下桶体两侧分别设有的一个内凹坑11提起收集箱,两个内凹坑作为提手之用。如图1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 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废物分类塑料收集箱,包括下桶体(1)及结合于下桶体上部的上桶体(2),所述上桶体的上部设有投放口及与投放口对应配合、向内翻转的桶盖(3),其特征在于桶盖的中后部枢接于上桶体,桶盖于枢接点的后方位置延伸有配重件(4),于配重件端的桶盖相对枢接点所形成的力矩大于桶盖另一端相对枢接点所形成的力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件与桶盖注塑合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件为铁质材料,所述的上桶 体背部设有对应配重件的永磁体(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桶体上设有内折边(10),上桶 体与下桶体的内折边配合连接;所述的桶盖的外边缘延伸有外翻边并于桶盖前端的外翻边 设有出水口(9),外翻边与上桶体的投放口边缘对应配合;所述的下桶体上设有位于内折 边外围的导水槽(6),导水槽落入桶盖于闭合状态时垂直方向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桶体上还设有一推动式锁扣 (7),上桶体的内壁设有与锁扣对应配合的卡槽(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桶体与下桶体铰接配合,位于 下桶体与上桶体铰接一侧的上、下桶体之间还设有限定上桶体掀开角度的拉钩,拉钩的两 端分别从下桶体的内壁穿过后与上桶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箱为多个下桶体联结成一 体,上桶体数量与下桶体数量相同并与下桶体逐一对应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桶体内折边的内壁设有相互对 称并独立分离的二个可转动吊箱钩,二个吊箱钩的两端分别穿过内折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桶体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作为 提手之用的内凹坑(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废物分类塑料收集箱,包括下桶体及结合于下桶体上部的上桶体,所述上桶体的上部设有投放口及与投放口对应配合、向内翻转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桶盖的中后部枢接于上桶体,桶盖于枢接点的后方位置延伸有配重件,于配重件端的桶盖相对枢接点所形成的力矩大于桶盖另一端相对枢接点所形成的力矩;如此保证桶盖由任意开启位置自动复原至所述的闭合位置。加上本实用新型独特的防漏水装置,该装置简单、隐蔽,使用便捷、实用而富有美观。也可以把多个收集箱联结为一体后,实现废物收集的分类。
文档编号B65F1/00GK201567022SQ200920292048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3日
发明者谭炳立 申请人:开平雅琪塑胶机械模具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