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耙斗装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339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耙斗装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装运岩石的机械。 技术背景在矿山岩巷挖掘中,普遍采用耙斗装岩机装运岩石。目前,耙斗装岩机的操纵机构位于机身的中间下部,由操纵杆、拉杆、连杆和调节螺杆组成,调节螺杆的一端与绞车闸带 连接,通过操纵杆控制间带的开合,该背景技术的缺点是(1)操纵杆由人工搬动,操纵传动系统路线长,传动环节多,不但操纵费力,而且影 响闸带的开合效果;(2)机身中部是容易发生事故的位置,所以,工伤事故不断发生;(3)由于机身高,司机看不到前方耙斗的运行情况,也看不到后面卸料口的卸料情 况,所以,前后都要设观察人员,观察人员把运行情况再传递给司机,人多效率低;
发明内容为避免背景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安全、省力的液压耙斗装岩机。本实用新型由回头轮、耙斗、回头钢丝绳、工作钢丝绳、料槽、车架、绞车、导向轮及 操纵系统组成,操纵系统由支柱、杠杆、调节螺栓、液压推动器和操纵开关组成,支柱下端与 车架铰接,上端在杠杆的中间用销轴铰接,杠杆的一端与绞车上的间带连接,另一端通过调 节螺栓与液压推动器连接,液压推动器的下端与车架铰接,操纵开关用电缆与液压推动器 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安全,司机可将操纵开关放到安全的位置操作;(2)司机可以边观察边开机,提高了工作效率;(3)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4)去掉了操纵杆、拉杆、连杆,使操纵系统结构合理、紧凑;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操纵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回头轮1用固定楔固定在前方岩壁上,耙斗2是装运岩石的容器,回头钢丝绳3的 一头固定在耙斗2的前端,另一端经回头轮1、导向轮10缠绕到绞车7上固定,工作钢丝绳 4 一头连接耙斗2,另一头经导向轮10缠绕到绞车7的滚筒上固定,料槽5由三部分组成, 前端为进料槽,中部为中间槽,后面为卸料槽,卸料槽上有卸料口 9,耙斗2装载的岩石在工 作钢丝绳4的牵引下,经进料槽、中间槽、卸料槽运到卸料口 9处,将岩石卸到卸料口 9下方的矿车中运出,料槽5固定在车架6上,车架是整机的支撑体,下方有行走轮对,绞车7由电 动机、减速器、两个行星传动滚筒及制动器组成,制动器采用间带对滚筒进行控制,间带由 操纵系统8进行驱动,操纵系统8由支柱11、杠杆 12、调节螺栓13、液压推动器14和操纵开 关15组成,支柱11下端与车架6铰接,上端用销轴与杠杆12铰接,杠杆12的一端连接绞 车7的间带,另一端连接调节螺栓13,调节螺栓13的另一端连接液压推动器14,液压推动 器14下端与车架6铰接,操纵开关15用电缆与液压推动器14电连接,司机可携带操纵开 关15到视线好,安全的位置进行操作。
权利要求一种液压耙斗装岩机,由回头轮(1)、耙斗(2)、回头钢丝绳(3)工作钢丝绳(4)、料槽(5)、车架(6)、绞车(7)及导向轮(10)组成,其特征在于操纵系统(8)由支柱(11)、杠杆(12)、调节螺栓(13)、液压推动器(14)和操纵开关(15)组成,支柱(11)下端与车架(6)铰接,上端与杠杆(12)连接,杠杆(12)一端与较车(7)上的闸带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13)与液压推动器(14)连接,液压推动器下端铰接在车架(6)上,操纵开关(15)用电缆与液压推动器(1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耙斗装岩机,其特征在于在杠杆(12)的中间用销轴与 支柱(11)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装运岩石的机械,由回头轮、耙斗、牵引钢丝绳、绞车、车架、料槽、导向轮和操纵系统组成,操纵系统采用液压推动器作为动力,通过调节螺栓、支柱、杠杆控制绞车的闸带开、合,使耙斗在钢丝绳的牵引下往复运动,液压推动器由操纵开关控制,司机可以到安全位置作业,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B65G65/10GK201599029SQ20102011401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5日
发明者王克成, 赵登放, 黄浩 申请人:黄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