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车斜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832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运车斜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桥,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配合汽车集装箱装卸汽车的运车 斜桥。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汽车列为不可或缺的家 庭消费品。因此,汽车物流也相应地得到了推动和发展。一般情况下,汽车是通过陆路或铁 路交通,利用汽车集装箱进行相应的运输。通常,在对汽车进行装卸作业时,一种方法是采 用吊装的方式进行装卸,首先将汽车驶入汽车集装箱中,然后利用吊装装置将已装载汽车 的集装箱吊装到运输车辆的车厢内,待到达目的地后,再反操作将汽车集装箱吊装出车厢, 接着将汽车驶出汽车集装箱。这种吊装的装卸方式不仅使得装卸成本较高,费时费力,且操 作步骤较多,在吊装过程中容易对车体有所损坏,故其不适合铁路专列运输车辆的装卸。目 前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斜桥来进行装卸车辆。然而,现有的斜桥的结构尺寸较大,不利于存 放和运输,即使斜桥是可折叠的,也因为其重量较大,较难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运车斜桥,该运车斜桥能够被拆卸成 多个独立的组件,以实现单独运输和存放,增强了操作的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配合汽车集装箱装卸汽车的运车斜 桥,所述运车斜桥包括一个第一斜桥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斜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斜桥组 件的首端与所述第二斜桥组件的尾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斜桥组件的尾端与地 面抵接,所述第二斜桥组件的首端与所述汽车集装箱的底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以及至 少一个支撑组件,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斜桥组件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运车斜桥包括有两个第二斜桥组件。进一步地,包括有两个支撑组件,每一所述支撑组件分别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 到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斜桥组件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桥组件和每一所述第二斜桥组件分别包括有两个相互平行 布置的斜桥单元。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斜桥单元包括有两条相对的纵梁、以及连接在所述纵梁之间 的多条横梁。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斜桥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两个斜桥单元 之间的连接杆。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分别用于配合支撑所述两个斜桥单元的两个 支撑单元。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有分别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斜桥单元 左右两侧的一对支撑腿和一对斜撑。[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纵梁的侧部的外表面可拆卸或可转动地 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与地面相抵接;所述斜撑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支撑腿的中部可拆 卸或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纵梁的侧部的外表面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第二斜桥组件之间是可拆卸地相连,支撑组件分别可 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到相应斜桥组件的下方,故在使用完毕之后可将斜桥组件拆卸成独立 的部分,将支撑组件和与其相对应的斜桥组件折叠在一起,将每个部分单独进行运输,或者 存放到汽车集装箱内。由于拆卸后的独立组件的重量较轻,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斜桥的结构 尺寸和重量较大,不利于存放和运输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节省了人力和物 力,降低了操作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运车斜桥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所示运车斜桥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 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例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它实施方式 中。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运车斜桥,用于配合汽车集装箱装卸汽车。所述运 车斜桥包括一个第一斜桥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斜桥组件、以及用于支撑至少一个第二斜桥 组件的至少一个支撑组件。考虑到运车过程中运车斜桥的稳定性,运车斜桥需要保持一合适的倾斜角度,以 保证车辆在运车斜桥上行驶的安全性。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 方式的运车斜桥10,包括有一个第一斜桥组件20、两个第二斜桥组件31、32,以及两个支撑 组件41、42。具体地,第二斜桥31的首端31a与第二斜桥组件32的尾端32b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起,第二斜桥组件31的尾端31b与第一斜桥组件20的首端20a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第二斜桥组件32的首端3 与汽车集装箱的底板(图中未示出)可拆卸地相连,以保证汽 车通过运车斜桥10顺利驶入汽车集装箱内。可选地,例如在第二斜桥组件32的首端3 与汽车集装箱的底板的门槛之间通过挂钩、插销、连接板或其他可拆卸方式相连接。两个支 撑组件41、42分别相对应地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第二斜桥组件31、32的下方,两 个支撑组件41、42之间具有高度差,具体来说,靠近第一斜桥组件20的支撑组件41高度较 低,远离第一斜桥组件20的支撑组件42高度较高,以此来形成整个运车斜桥10的倾斜角 度。值得指出的是,为了配合汽车驶入汽车集装箱,第一斜桥组件和每一个第二斜桥 组件分别包括有两个互相平行布置的斜桥单元,以便于汽车的左、右侧车轮的附着,以构成 行驶路径。具体地,第一斜桥组件20包括有两个斜桥单元201、202 ;第二斜桥组件31包括 有两个斜桥单元311、312,第二斜桥组件32包括有两个斜桥单元321、322。为了保证斜桥单元的强度和稳定性,每一斜桥单元还包括有两条相对的纵梁203、以及连接在两条纵梁203 之间的多条横梁205。考虑到汽车行驶在运车斜桥上时,可能使运车斜桥10产生晃动和震颤,会构成潜 在的安全隐患,较佳地是,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第二斜桥组件还包括有可拆卸地安装在 两个斜桥单元之间的连接杆。参见图2所示,在第二斜桥组件31的两个斜桥单元311、312 之间安装有连接杆313,在第二斜桥组件32的两个斜桥单元321、322之间安装有连接杆 323。为了不占用汽车的行驶路径,优选地是,连接杆313、323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两 个斜桥单元311、312以及321、322的相互靠近的两条纵梁203的之间,具体地,可将连接杆 313,323安装在两条纵梁203侧部的外表面,以此可有效避免对行车桥面产生干涉,进一步 增强运车斜桥的稳定性。为了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和对称性,每一支撑组件包括有分别用于配合支撑在两个 斜桥单元下方的两个支撑单元。具体地,支撑组件41包括有两个支撑单元411、支撑组件 42包括有两个支撑单元421。进一步地,每一支撑单元包括有分别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 在相对应的斜桥单元左右两侧的一对支撑腿和一对斜撑。具体来说,每一支撑单元411都 包括有一对支撑腿412和一对斜撑413 ;每一支撑单元421都包括有一对支撑腿422和一 对斜撑423。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支撑腿412、422的其中一端412a、 422a与纵梁203的侧部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支撑腿412、422的另一端412b、422b与地面 相抵接;斜撑413、423的其中一端41北、42北与支撑腿412、422的中间部分可拆卸连接;斜 撑413、423的另一端413a、423a与纵梁203的侧部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支撑腿412、422的其中一端41加、42加与纵梁203 的侧部的外表面铰接连接,支撑腿412、422的另一端412b、422b与地面相抵接;斜撑413的 其中一端41 与支撑腿412的中间部分可拆卸连接,斜撑413的另一端413a与纵梁203 的侧部的外表面铰接连接;斜撑423的其中一端42 与支撑腿422的中间部分铰接连接, 斜撑423的另一端423a与纵梁203的侧部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可拆卸连接的形式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可采用螺 栓连接、螺柱连接、销轴连接,或者其他可实现上述可拆卸功能的连接形式。同理,本实用新 型所述的可转动连接也不局限于铰接的形式。下面将更加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运车斜桥完成运车作业后的拆卸过程。当完成 了汽车的装卸作业后,可首先解除运车斜桥10的首端3 与汽车集装箱之间的连接关系, 接着可将第一斜桥组件20、以及两个第二斜桥组件31、32分段拆卸,解除斜桥组件之间的 连接关系后,就形成了重量相对较轻、结构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进一步地,分别拆卸或折 叠分别位于第二斜桥组件31、32下方的支撑组件41、42。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两个支撑组件 41,42的高度有差异,两个支撑组件41、42的拆卸或折叠方式也是有差异的。首先,将支撑组件42中的斜撑423的其中一端423a从纵梁203的侧壁上拆卸下 来,将斜撑423调整到与支撑脚422相重合的位置,接着支撑脚422带动斜撑423 —起调整 到与纵梁203重合为一体的位置,以实现其完全折叠。接着,将支撑组件41的斜撑413的其 中一端41 从支撑腿412上拆卸下来,支撑腿412只有一个端部413a与纵梁203相连,这时将斜撑413和支撑腿412分别调整至与纵梁203相重合的位置,再利用一限位件(例如 销轴)分别穿过斜撑413和支撑腿412以及纵梁203对应位置上开有的孔,从而起到限位 的作用,最后实现其完全拆卸。故本实用新型的运车斜桥20就被拆卸成三个独立的部分。 运车斜桥的组装过程为上述拆卸步骤的反操作,为了节省篇幅,再次不作赘述。若支撑组件 是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斜桥组件下方,则与上述步骤相类似地,依次拆卸即可。总而言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运车斜桥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斜桥组件 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支撑组件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到相对应的斜桥组件的下方,使 得本实用新型的运车斜桥更利于操作和存放。可选地,拆卸完成后将每个部分单独进行运 输,或者存放到汽车集装箱内,再通过锁紧装置将其固定到汽车集装箱的侧板或门端板。由 于拆卸后每一部分的重量较轻,极大的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易于运车斜桥的运输和存放, 降低了操作成本。应当指出,虽然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还 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显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当属于本实 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配合汽车集装箱装卸汽车的运车斜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车斜桥包括 一个第一斜桥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斜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斜桥组件的首端与所述第二斜桥组件的尾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斜桥组件的尾端与地面抵接,所述第二 斜桥组件的首端与所述汽车集装箱的底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以及至少一个支撑组件,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斜桥组件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车斜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个第二斜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车斜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个支撑组件,每一所述支撑 组件分别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到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斜桥组件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车斜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桥组件和每一所述第 二斜桥组件分别包括有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斜桥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车斜桥,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斜桥单元包括有两条相对 的纵梁、以及连接在所述纵梁之间的多条横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车斜桥,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斜桥组件还包括 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两个斜桥单元之间的连接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车斜桥,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分别用于 配合支撑所述两个斜桥单元的两个支撑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车斜桥,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有分别可拆 卸或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斜桥单元左右两侧的一对支撑腿和一对斜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车斜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纵梁 的侧部的外表面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与地面相抵接;所述斜撑的 其中一端与所述支撑腿的中部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纵梁的侧 部的外表面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配合汽车集装箱装卸汽车的运车斜桥,所述运车斜桥包括一个第一斜桥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斜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斜桥组件的首端与所述第二斜桥组件的尾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斜桥组件的尾端与地面抵接,所述第二斜桥组件的首端与所述汽车集装箱的底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以及至少一个支撑组件,可拆卸或可转动地连接到至少一个第二斜桥组件的下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运车斜桥,能够被拆卸成为多个独立的组件,以实现其单独运输和存放,增强了操作的便捷性。
文档编号B65G69/30GK201842518SQ201020512038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0日
发明者丁志春, 吕国权, 范凯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