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绕装置和下水道疏通清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824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绕装置和下水道疏通清洗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绕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缠绕软管的盘绕装置,以及一种下水道疏通清洗车,该下水道疏通清洗车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盘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常常有需要用到长的软管的场合。例如在需要远距离地输送水的实际应用中,尤其是临时性使用软管时,只是暂时性地将软管展开,当输送工作结束后则需要将软管收拢并存放起来。通常地,用卷轴或者卷盘等盘绕装置来收纳软管,通过盘绕装置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来将软管一层层地缠绕在盘绕装置上。这样存放软管不但占用空间比较小,而且还便于再次使用。例如在下水道疏通清洗装置中,需要将很长的软管缠绕在盘绕装置上,在使用时旋转盘绕装置来使软管从盘绕装置上释放出来以供使用。虽然通过上述盘绕装置的旋转来释放或收起软管的方法很方便,但是在盘绕装置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软管在释放或收起时常常发生排列不紧凑,容易松散的现象,这就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地辅助,以将软管排列紧凑,这就会大大影响软管的释放和收起的效率, 从而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绕装置,该盘绕装置在旋转以缠绕软管时能够自动将软管压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盘绕装置,该盘绕装置固定在基架上,该盘绕装置包括盘绕转轴,所述盘绕转轴绕其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基架上,其中,所述盘绕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和将所述压紧机构朝向所述盘绕转轴偏压的压力件。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形成为沿所述盘绕转轴的旋转方向的弧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所述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平行于所述盘绕转轴的旋转轴线。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平行于所述盘绕转轴的旋转轴线的横梁,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之间,所述压力件与所述横梁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弧形的半径小于所述盘绕转轴的半径。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通过球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优选地,所述横梁焊接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压力杠杆,该压力杠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压力杠杆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基架上,所述压力件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压力杠杆上,所述压力件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基架上。[0013]优选地,所述压力件为液压缸或气压缸。优选地,所述压力杠杆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横梁的两端。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水道疏通清洗车,该下水道疏通清洗车能够自动地释放和收起软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水道疏通清洗车,所述下水道疏通清洗车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绕装置,该盘绕装置安装在所述下水道疏通清洗车的车体上,所述软管盘绕在所述盘绕装置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盘绕装置能够在缠绕软管时自动将软管压紧, 从而使软管紧密地排列,而且上述过程不需要人工的辅助,提高了软管释放和收起的效率, 即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整体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盘绕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盘绕装置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盘绕转轴2压力件31第一支撑板 32第二支撑板33第一压杆;34第二压杆35横梁36压力杠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盘绕装置,该盘绕装置固定在基架上,该盘绕装置包括盘绕转轴1,所述盘绕转轴1绕其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绕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和将所述压紧机构朝向所述盘绕转轴1偏压的压力件2。本实用新型的盘绕装置具有用于缠绕软管的盘绕转轴1,用于将该盘绕转轴1压紧的压紧机构,和通过向所述压紧机构施加压力而压到盘绕转轴上的压力件2。这样,当将软管缠绕到盘绕转轴1上时,可以通过该压紧机构和压力件2将软管自动地压紧到盘绕转轴1上,从而可以自动地进行压紧和释放,不需要人工辅助,提高了软管释放和收起的效率,即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整体效率。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形成为沿所述盘绕转轴1的旋转方向的弧形,所述第一支撑板 31和第二支撑板32相对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所述第一压杆 33和第二压杆34平行于所述盘绕转轴1的旋转轴线。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板31
4和第二支撑板32在所述盘绕转轴1的缠绕曲面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地设置,该第一支撑板31 和第二支撑板32的两端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该相对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该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平行于所述盘绕转轴的旋转轴线,也就是垂直于软管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盘绕转轴1的缠绕曲面的宽度方向设置。这样,当软管缠绕或释放时,该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就将软管压紧到盘绕转轴1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用相互平行的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来压紧软管,但是从达到使用目的而言,可以只用一个压杆也能够压紧软管,但是通常一个压杆的结构不够稳定,因此通常采用上述两个支撑板和两个压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来更加稳定的压紧软管。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稳定地固定的一个压杆的压紧机构,或者形成为三角形等其他形状甚至不规则形状的压紧机构的实施方式,上述仅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之间连接有平行于所述盘绕转轴1 的旋转轴线的横梁35,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之间,所述压力件2 与所述横梁35连接。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起到连接作用,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起到压紧软管的作用,无论压力件2与支撑板或压杆连接,都无法使压力均勻的分布,为了使上述压紧机构能够将压力件2的压力均勻的分布在软管上,优选地,在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之间平行地设置横梁35,这样压力件2的压力作用在横梁35上,并通过横梁35、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传递到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上。因此,通常该横梁35不直接与软管接触,而且优选地设置在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的中间,从而使压力的传递更加均勻。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弧形的半径小于所述盘绕转轴1 的半径。由于两个支撑板的弧形的半径小于盘绕转轴1的半径,所以两个支撑板相对于盘绕转轴1拱起,所以只有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两端之间的第一压杆 33和第二压杆34与盘绕转轴1上的软管接触,而设置在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之间的横梁35不与软管接触。这样,在软管释放和缠绕时只与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接触, 从而够减小软管收放时的摩擦力。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通过球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连接。为了进一步减小压杆与软管之间的摩擦力,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通常通过球轴承与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连接,这样在软管释放和缠绕的过程中,第一压杆 33和第二压杆34与软管之间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软管收放时受到的阻力,不但提高了软管收放操作的效率,而且降低了软管和压紧机构的磨损。优选地,所述横梁35焊接到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上。与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的功能不同,由于横梁35的作用是接受压力件2的压力并将压力传递给第一压杆33和第二压杆34,因此横梁35与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更加重要,而且横梁35不需要拆装。所以,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 横梁35焊接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上。[0041]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压力杠杆36,该压力杠杆36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横梁35连接,所述压力杠杆36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基架上,所述压力件2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压力杠杆36上,所述压力件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基架上。压力件2可以直接作用在横梁35上,但是为了更好地传递该压力件2的压力,本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压力杠杆36,通过该压力杠杆36将横梁35与基架连接在一起,而压力件2与压力杠杆36上的销轴连接,这样就通过压力杠杆36将压力件2的压力传递到横梁 35。而且,压力件2与压力杠杆36连接的销轴通常设置在压力杠杆36的两端之间,这样压力杠杆36与基架的铰接点就作为支点,通过杠杆原理,而将压力件2的压力作用到横梁35 上。优选地,所述压力件2为液压缸或气压缸。通常,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件2优选地选用液压缸或者气缸,当然也可以不限于此而使用电机等提供压力。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该压力件2既可以始终保持对软管施加压力的状态,也就是始终将软管压紧在盘绕转轴1上,也可以通过控制器或人工等控制只有在软管释放或缠绕的过程中对其压紧。优选地,所述压力杠杆36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横梁35的两端。这是为了使作用在横梁35上的压力在所述盘绕转轴1的宽度上对称。优选地,所述下水道疏通清洗车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盘绕装置,该盘绕装置安装在所述下水道疏通清洗车的车体上,所述软管盘绕在所述盘绕装置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水道疏通清洗车上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盘绕装置,该盘绕装置通过销轴安装在下水道疏通清洗车的车体上,软管盘绕在该盘绕装置上。当下水道疏通清洗车工作时,盘绕转轴1旋转地将缠绕在该盘绕装置上的软管释放至所需要的长度。在此过程中,压力件2通过压紧机构将缠绕在盘绕转轴1上的软管压紧,从而避免软管松散而影响释放的效率。另外,当下水道疏通清洗车结束工作时,需要反向旋转盘绕转轴1从而将软管重新缠绕在盘绕转轴1上,同样通过上述盘绕装置将软管压紧,从而无需人工辅助地将软管高效地收起。此外,盘绕转轴1的旋转也可以优选地通过电机等提供动力,从而提高软管的收放速率。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盘绕装置,该盘绕装置固定在基架上,该盘绕装置包括盘绕转轴(1),所述盘绕转轴(1)绕其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绕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和将所述压紧机构朝向所述盘绕转轴(1)偏压的压力件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 形成为沿所述盘绕转轴(1)的旋转方向的弧形,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 相对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压杆(3 和第二压杆(34),所述第一压杆(3 和第二压杆(34)平行于所述盘绕转轴(1)的旋转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 (32)之间连接有平行于所述盘绕转轴(1)的旋转轴线的横梁(35),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杆(3 和第二压杆(34)之间,所述压力件( 与所述横梁(3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 的弧形的半径小于所述盘绕转轴(1)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杆(3 和第二压杆(34) 通过球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 焊接到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压力杠杆(36), 该压力杠杆(36)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横梁(3 连接,所述压力杠杆(36)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基架上,所述压力件O)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压力杠杆(36)上,所述压力件O)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基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件( 为液压缸或气压缸。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杠杆(36)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横梁(3 的两端。
10.一种下水道疏通清洗车,所述清洗车具有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道疏通清洗车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盘绕装置,该盘绕装置安装在所述下水道疏通清洗车的车体上,所述软管盘绕在所述盘绕装置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绕装置,该盘绕装置固定在基架上,该盘绕装置包括盘绕转轴(1),所述盘绕转轴(1)绕其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基架上,所述盘绕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和将所述压紧机构朝向所述盘绕转轴(1)偏压的压力件(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盘绕装置能够在缠绕软管时自动将软管压紧,从而使软管紧密地排列,而且上述过程不需要人工的辅助,提高了软管释放和收起的效率,即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整体效率。
文档编号B65H75/38GK202220013SQ20112033245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傅立荣, 彭旭, 邓昌宝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