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246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垃圾桶是用塑胶制作成桶形或其它形状的一个容器,垃圾直接倾倒到垃圾桶内,污垢容易沾染在桶壁上,不易清理。长时间的污垢沉积,只能更换垃圾桶,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清洁、使用方便的垃圾桶。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包括内桶、桶身支架和外桶围板,内桶为多层桶状套装结构,桶身支架包括圆形底部和连接在圆形底部上的竖直向上延伸的围板支柱,外桶围板围装在桶身支架的围板支柱上形成垃圾桶的侧壁,内桶位于垃圾桶的侧壁内。进一步地,桶身支架还包括按扣和固定在围板支柱上端的扣板;按扣为螺栓状, 组装时依次穿设入外桶围板、扣板和内桶。进一步地,按扣的插入部为螺杆或光杆,与按扣的插入部配合的扣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或光孔。进一步地,内桶为多层桶状PE袋套装而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该垃圾桶的内桶由可以一次性使用的多层PE 袋,污垢不会沾染在桶壁上,非常容易清理,不用经常更换垃圾桶,节省了材料。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内桶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桶身支架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桶身支架的扣板和按扣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外桶围板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参看图1,该垃圾桶包括内桶1、桶身支架2和外桶围板3。其中,如图2所示,内桶1为套装在一起的多层桶状成型的PE袋(可以是366个),PE袋是有聚乙烯制成,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 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 -100°C ),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可用一般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加工。PE袋的厚度不大,366个套装在一起的整体厚度也不大,多个PE袋形成的内桶1在靠近桶口的侧壁上都相对开设有扣眼11,每个PE袋的扣眼11都对齐,每个PE袋可以方便的从形成的内桶1上取出。如图3所示,桶身支架2的底部21为圆形,圆形的任一直径两端分别连接有两根竖直向上延伸的围板支柱22,围板支柱22的顶端各固定有一个扣板23,两个扣板23上同样均开设有与内桶1的扣眼11配合对准的扣眼对,桶身支架2还包括两个按扣25,按扣25 为螺栓状(插入部可以是螺杆或光杆,同样,与按扣25配合的扣眼M也可以是螺纹孔或光孔)。图5所示的为外桶围板3的展开图,组装时,外桶围板3围装在桶身支架2的侧面形成垃圾桶的侧壁,上面同样开设有两个与扣眼11和扣眼M相对应的扣眼31 (如图4所示),两个按扣25分别从两侧穿入扣眼31、扣眼24和扣眼11,将内桶1固定到垃圾桶内。使用时,垃圾只是倾倒在内桶1的最上一层的PE袋内,当垃圾达到一定量时,取出两个按扣25,取出该PE袋将垃圾处理即可,然后,扣上两个按扣25,下面一层的PE袋可以继续容纳垃圾。如果内桶1具有366个PE袋,该垃圾桶就可以使用366次,污垢不会沾染在桶壁上,非常容易清理。不用经常更换垃圾桶,节省了材料。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桶、桶身支架和外桶围板,所述内桶为多层桶状套装结构,所述桶身支架包括圆形底部和连接在所述圆形底部上的竖直向上延伸的围板支柱,所述外桶围板围装在所述桶身支架的围板支柱上形成所述垃圾桶的侧壁,所述内桶位于所述垃圾桶的侧壁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支架还包括按扣和固定在所述围板支柱上端的扣板;所述按扣为螺栓状,组装时依次穿设入所述外桶围板、扣板和内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扣的插入部为螺杆或光杆,与所述按扣的插入部配合的所述扣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或光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为多层桶状PE 袋套装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桶。该垃圾桶包括内桶、桶身支架和外桶围板,内桶为多层桶状套装结构,桶身支架包括圆形底部和连接在圆形底部上的竖直向上延伸的围板支柱,外桶围板围装在桶身支架的围板支柱上形成垃圾桶的侧壁,内桶位于垃圾桶的侧壁内。由于该垃圾桶的内桶由可以一次性使用的多层PE袋,污垢不会沾染在桶壁上,非常容易清理,不用经常更换垃圾桶,节省了材料。
文档编号B65F1/04GK202296017SQ2011204189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王中正 申请人:王中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