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779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的侧壁制有内凹的凹槽和安装槽,在安装槽中安装接头,所述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中制有流水孔,在接头本体的一头制有螺柱,螺柱穿过安装槽经螺母相固定,接头本体的另一头制有卡柱,卡柱中开卡孔,卡孔与流水孔相通,在接头本体的中部外壁上制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制有插柱和插槽,接头的卡孔连接加水放水管,加水放水管与凹槽相配合,在加水放水管下制有旋转座,旋转座上制有转动柱,转动柱中开通孔,转动柱与卡柱旋转插接配合,加水放水管的管孔经通孔与接头中的卡孔和流水孔相通。
【专利说明】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适用于旋转拖把(桶)、泡脚盆、储水型花盆、较大容量的水桶等容器中。
【背景技术】
[0002]在足浴室或家中经常用中药等泡脚,患有足癣(脚气)的人群相当多,常采用药物泡脚,药物泡脚(一般需要20— 30分钟)要保持一定的水温,可是使用中开始的水温高,随着时间的延长,水会变冷,所以其中要加入热水(开水),现有方法加热水时要抬起脚,避免热水烫到脚。采用花盆种花涉及千家万户,由于花草必须常浇水,尤其是放在阳台、室内的花盆在浇水时需要特别的小心,既要避免水冲(滴)到花盆外面,又要防止浇水过量,另一方面,主人一旦有事外出,几天不回家,花草可能会枯水,为此,设计了一类储水花盆,储水花盆分为上、下层,上层盛土种花,下层储水,上下层之间经搁板分隔开,搁板下设置中空的吸水支撑脚伸入储水室中,用于吸取储水室的水份,保证土壤湿润,但下层的储水室要加水时很麻烦,而且储水的多少难以观察,万一碰到加水过量或不要水时,要放掉一部分水就更麻烦。现在住在小城镇并靠近有山的人,自己带着水桶去山上提山水回来烧开水、做饭的人为数不少,在山上将山水灌到水桶里自有办法,何况山上不怕水湿满地,不考虑“浪费”,但到家中要提起一桶20— 50斤的水从桶的上口倒出,很吃力。近年来又普遍使用小儿泡(洗)澡桶,洗后倒水要搬着几十斤的澡桶很麻烦,虽然有的澡桶在桶底制有排水孔,但从排水孔排出的水向四面冲出,满地是污水,清理麻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加水、可放(排)水,用于脚盆在加入水热时避免烫到人体;用于水桶中,放出水量可控制,随意掌握,不吃力;用于泡澡桶上,排出的废水能引导,有 利于清理;用于花盆中可观察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及时补充,加水、放水方便,不向外泼水,保持地面干净的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
[0004]本发明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的侧壁制有内凹的凹槽和安装槽,在安装槽中安装左接头和右接头,所述左接头包括左接头本体,左接头本体中制有左流水孔,在左接头本体的一头制有左螺柱,左螺柱穿过安装槽经左螺母相固定,左接头本体的另一头制有左卡柱,左卡柱中开左卡孔,左卡孔与左流水孔相通,在左接头本体的中部外壁上制有左固定座,左固定座上制有左插柱和左插槽,所述右接头包括右接头本体,右接头本体中制有右流水孔,在右接头本体的一头制有右螺柱,右螺柱穿过安装槽经右螺母相固定,右接头本体的另一头制有右卡柱,右卡柱中开右卡孔,右卡孔与右流水孔相通,在右接头本体的中部外壁上制有右固定座,右固定座上制有右插柱和右插槽,右插柱与左插槽插接配合,右插槽与左插柱插接配合,在左、右接头之间连接加水放水管,加水放水管与凹槽相配合,在加水放水管下制有旋转座,旋转座两侧制有左转动柱和右转动柱,左转动柱中开左通孔,右转动柱中开右通孔,左转动柱与左卡柱旋转插接配合,右转动柱与右卡柱旋转插接配合,加水放水管的管孔经左、右通孔与左、右接头中的左、右卡孔和左、右流水孔相通。
[000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通过在容器本体的侧壁上制有内凹的凹槽和安装槽,在安装槽中安装左接头和右接头,左、右接头的一头经左、右螺柱插入容器本体中,再由左、右螺母对其固定,使左、右接头与容器本体内部相通,左、右接头另一头经左、右卡孔与加水放水管的左、右转动柱旋转插接配合,当要进行加水时,用手将加水放水管向下翻转10—30°,加水放水管以左、右转动柱为圆心进行翻转,使加水放水管的上口露出凹槽,再将水龙头的水管接到加水放水管的上口即可;当要放水时,只要将加水放水管向下翻转> 90°,盛水容器中的水便会经加水放水管放出,操作方便,无需费力抬起盛水容器;而在不使用时,可将加水放水管向上翻转,使其卡入凹槽中,不突出在盛水容器外,整体性好,缩小整体体积,保证产品外形美观。
[0006]本发明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所述的左接头本体外壁制有左挡片,右接头本体外壁制有右挡片,左、右挡片与安装槽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的加水放水管为方形或者圆形或者三角形或者椭圆形或者多边形。可根据需要制造不同形状的加水放水管,从而方便连接不同形状的水管和漏斗。所述的加水放水管的上口部设有封口塞。在加满水后,若水位高于加水放水管上口的高度,用封口塞堵住加水放水管的上口,防止产生漏水。所述的左卡柱与左转动柱之间设置左密封圈,右卡柱与右转动柱之间设置右密封圈。提高左、右接头与加水放水管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的加水放水管为透明的塑料材料所制成,在加水放水管上设有刻度线。可通过观察透明的加水放水管上水位与刻度线的位置,得知盛水容器内水位的高度。所述的凹槽前面口部制有凸出的弧形卡片,弧形卡片与加水放水管外壁相接触。在不用时,将加水放水管卡入凹槽内,略微凸出的弧形卡片卡住加水放水管的外壁,避免其脱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左、右接头和加水放水管装配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左接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右接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加水放水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加水、放水机构放水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发明涉及一种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如图1一图7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I,容器本体的侧壁制有内凹的凹槽2和安装槽3,在安装槽中安装左接头4和右接头5,所述左接头4包括左接头本体41,左接头本体中制有左流水孔42,在左接头本体的一头制有左螺柱43,左螺柱穿过安装槽3经左螺母44相固定,左接头本体41的另一头制有左卡柱45,左卡柱中开左卡孔46,左卡孔与左流水孔42相通,在左接头本体41的中部外壁上制有左固定座47,左固定座上制有左插柱48和左插槽49,所述右接头5包括右接头本体51,右接头本体中制有右流水孔52,在右接头本体的一头制有右螺柱53,右螺柱穿过安装槽3经右螺母54相固定,右接头本体51的另一头制有右卡柱55,右卡柱中开右卡孔56,右卡孔与右流水孔52相通,在右接头本体51的中部外壁上制有右固定座57,右固定座上制有右插柱58和右插槽59,右插柱58与左插槽49插接配合,右插槽59与左插柱48插接配合,在左、右接头4、5之间连接加水放水管6,加水放水管与凹槽2相配合,在加水放水管下制有旋转座61,旋转座两侧制有左转动柱62和右转动柱63,左转动柱中开左通孔,右转动柱中开右通孔65,左转动柱与左卡柱45旋转插接配合,右转动柱与右卡柱55旋转插接配合,加水放水管6的管孔经左、右通孔与左、右接头4、5中的左、右卡孔46、56和左、右流水孔42、52相通。通过在容器本体I的侧壁上制有内凹的凹槽2和安装槽3,在安装槽中安装左接头4和右接头5,左、右接头的一头经左、右螺柱43、53插入容器本体I中,再由左、右螺母44、54对其固定,使左、右接头4、5与容器本体内部相通,左、右接头另一头经左、右卡孔46、56与加水放水管6的左、右转动柱62、63旋转插接配合,当要进行加水时,用手将加水放水管向下翻转10 — 30°,加水放水管6以左、右转动柱62、63为圆心进行翻转,使加水放水管的上口露出凹槽2,再将水龙头的水管接到加水放水管的上口即可;当要放水时,只要将加水放水管向下翻转> 90°,盛水容器中的水便会经加水放水管放出,操作方便,无需费力抬起盛水容器;而在不使用时,可将加水放水管6向上翻转,使其卡入凹槽2中,不突出在盛水容器外,整体性好,缩小整体体积,保证产品外形美观。在将本加水、放水机构用于泡脚盆中时,在需要加 热水时,可在加水放水管6的上口设置一个漏斗,热水经漏斗倒入加水放水管,再由加水放水管流至左、右接头4、5的左、右流水孔42、52,再流入脚盆中,将左、右流水孔的出口设置在较低位置,当加入热水时,热水直接与脚盆中的水融合在一起,水温也能快速的中和,因此人们不用抬起脚也不会烫伤人体;而将本加水、放水机构用于储水型花盆中时,由于储水型花盆的上部为泥土,下部为储水室,上部与下部之间经搁板分隔开,搁板下设置中空的吸水支撑脚伸入储水室中,用于吸取储水室的水份,保证土壤湿润,采用本加水、放水机构时,可将水龙头连接水管,水管连接到加水放水管的上口,而左、右接头4、5则设置在低于隔板的位置,这样加水时,水经过加水放水管6和左、右接头直接进入储水型花盆下部的储水室内,更有利于花盆的加水和放水;将本加水、放水机构用于泡澡桶中时,可先在加水放水管6的上口连接一根软管,将软管的另一头通到地漏的上口等排污口处,然后向下翻转加水放水管,加水放水管以左、右转动柱为圆心向下翻转,当加水放水管的下口低于水位时,泡澡桶内的水便会不断从排出,加水放水管越向下翻转,泡澡桶内的水排放的越多,放水十分方便,且不会向外泼水,保持地面干净;在将本加水、放水机构用于饮水桶时,无需将整个水桶提起倒水,很方便、不吃力,同时可将左、右接头4、5的左、右流水孔42、52设置在桶底稍高的位置,在放水时,避免饮水桶中沉淀泥沙等污物一同排出,保证饮用水清洁卫生。所述的左接头41本体外壁制有左挡片40,右接头本体51外壁制有右挡片50,左、右挡片与安装槽3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的加水放水管6为方形或者圆形或者三角形或者椭圆形或者多边形。可根据需要制造不同形状的加水放水管6,从而方便连接不同形状的水管和漏斗。所述的加水放水管6的上口部设有封口塞66。在加满水后,若水位高于加水放水管6上口的高度,用封口塞66堵住加水放水管的上口,防止产生漏水。所述的左卡柱45与左转动柱62之间设置左密封圈,右卡柱与右转动柱之间设置右密封圈。提高左、右接头与加水放水管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的加水放水管为透明的塑料材料所制成,在加水放水管上设有刻度线。可通过观察透明的加水放水管上水位与刻度线的位置,得知盛水容器内水位的高度。所述的凹槽2前面口部制有凸出的弧形卡片21,弧形卡片与加水放水管6外壁相接触。在不用时,将加水放水管6卡入凹槽2内,略微凸出的弧形卡片卡住加水放水管的外壁,避免其脱出。·
【权利要求】
1.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本体的侧壁制有内凹的凹槽(2)和安装槽(3),在安装槽中安装左接头(4)和右接头(5),所述左接头(4)包括左接头本体(41),左接头本体中制有左流水孔(42),在左接头本体的一头制有左螺柱(43),左螺柱穿过安装槽(3)经左螺母(44)相固定,左接头本体(41)的另一头制有左卡柱(45),左卡柱中开左卡孔(46),左卡孔与左流水孔(42)相通,在左接头本体(41)的中部外壁上制有左固定座(47),左固定座上制有左插柱(48)和左插槽(49),所述右接头(5)包括右接头本体(51),右接头本体中制有右流水孔(52),在右接头本体的一头制有右螺柱(53),右螺柱穿过安装槽(3)经右螺母(54)相固定,右接头本体(51)的另一头制有右卡柱(55),右卡柱中开右卡孔(56),右卡孔与右流水孔(52)相通,在右接头本体(51)的中部外壁上制有右固定座(57),右固定座上制有右插柱(58)和右插槽(59),右插柱(58)与左插槽(49)插接配合,右插槽(59)与左插柱(48)插接配合,在左、右接头(4、5)之间连接加水放水管(6),加水放水管与凹槽(2)相配合,在加水放水管下制有旋转座(61),旋转座两侧制有左转动柱(62)和右转动柱(63),左转动柱中开左通孔,右转动柱中开右通孔(65),左转动柱与左卡柱(45)旋转插接配合,右转动柱与右卡柱(55)旋转插接配合,加水放水管(6)的管孔经左、右通孔与左、右接头(4、5)中的左、右卡孔(46、56)和左、右流水孔(42、52)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接头本体(41)外壁制有左挡片(40),右接头本体(51)外壁制有右挡片(50),左、右挡片与安装槽(3)的外壁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水放水管(6)为方形或者圆形或者三角形或者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水放水管(6)的上口部设有封口塞(6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卡柱(45)与左转动柱(62)之间设置左密封圈(67),右卡柱(55)与右转动柱(63)之间设置右密封圈(6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水放水管(6)为透明的塑料材料所制成,在加水放水管(6)上设有刻度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水容器的加水、放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2)前面口部制有凸出的弧形卡片(21),弧形卡片与加水放水管(6 )外壁相接触。
【文档编号】B65D25/46GK103704044SQ201310704285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王阳春 申请人:王阳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