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式垃圾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297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阁楼式垃圾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装卸结构,具体涉及由现有阁楼改造而来的垃圾装卸结构。
背景技术
多年来,为了减少垃圾污染、方便垃圾中转的装载,大多采取将垃圾库建在离地面4至5米的空中,即阁楼式垃圾库。将垃圾库建在阁楼上,楼底设置一可开启的垃圾箱底门,垃圾中转时,垃圾车驶入楼下,打开垃圾箱底门将垃圾倒入垃圾车内运走。由于这种垃圾中转站倒垃圾的人必须登上4至5米高的楼上倾倒,才能使垃圾倒入库中,有一部分人不愿上楼倾倒垃圾,就将垃圾倒在阁楼附近的地上,造成垃圾库附近仍然有星星点点的小垃圾堆,加之,垃圾库未封闭,粉尘、昆虫的污染在所难免。因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中转站的垃圾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阁楼式垃圾库已不适应城市化建设的需要,但是,要将这种阁楼式垃圾库销毁重建,需要大量投资,如何以较少的投资实现对阁楼式垃圾库的改造,成为城市环境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资小,并且便于垃圾倾倒和装卸的阁楼式垃圾库结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阁楼式垃圾库结构,包括地坑、位于地坑中的垃圾箱、装卸板桥和垃圾箱起吊装置,其中,装卸板桥位于地坑壁上口两边,并由翻板油缸或气缸驱动向上开启,垃圾箱的底部设置箱底开关控制装置。进一步的是,所述翻板油缸或气缸共4根,分别位于地坑的壁的四边上,每一翻板油缸或气缸的一端分别与装卸板桥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地坑的壁连接。进一步的是,每一翻板油缸或气缸的一端分别与装卸板桥铰接固定,另一端分别与地坑的壁铰接固定。进一步的是,所述起吊装置包括位于地坑两侧且垂直固定于地面的立柱,立柱的顶端与垃圾库的库顶固定,库顶上安装一移动式电动葫芦,电动葫芦通过拉绳和挂钩吊动垃圾箱运动。进一步的是,所述箱底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双伸缩驱动油缸或气缸、连接杆、滑轮、滑轮轨道、垃圾箱底的控制泵站,其中,双伸缩驱动油缸或气缸对称固定在垃圾箱的两侧外壁上,油缸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垃圾箱的两个底门铰接固定,滑轮装配在固定于垃圾箱两侧外壁上的滑轮轨道中,控制泵站通过输油管与双伸缩驱动油缸或气缸的套筒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可直接将现有的广泛存在的阁楼式垃圾库改进为本案所述的阁楼式垃圾库结构,节省改造成本,在垃圾中转时,很轻松地即可将垃圾倒入垃圾车中并且拉走,平时垃圾箱是隐蔽在地坑中,人们可很方便地从地面直接将垃圾倾倒在垃圾箱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其结构简单,投资改造成本较小。

图1为本案所述阁楼式垃圾库结构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阁楼式垃圾库结构,包括地坑1、位于地坑I中的垃圾箱2、装卸板桥3和垃圾箱起吊装置,其中,装卸板桥3位于地坑I壁上口两边,并由翻板油缸或气缸4驱动向上开启,垃圾箱2的底部设置箱底开关控制装置;所述翻板油缸或气缸4共四根,分别位于地坑I的壁的四边上,每一翻板油缸或气缸4的一端分别与装卸板桥3铰接,另一端分别与地坑I的壁铰接;所述起吊装置包括位于地坑I两侧且垂直固定于地面的立柱5,立柱5的顶端与垃圾库的库顶6固定,库顶6上安装一移动式电动葫芦7,电动葫芦7通过拉绳8和挂钩9吊动垃圾箱2运动;所述箱底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双伸缩驱动油缸或气缸10、连接杆11、滑轮12、 滑轮轨道13、垃圾箱2底的控制泵站,其中,双伸缩驱动油缸或气缸10对称固定在垃圾箱2的两侧外壁上,油缸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11与垃圾箱2的两个底门铰接固定,滑轮12装配在固定于垃圾箱2两侧外壁上的滑轮轨道13中,控制泵站通过输油管与双伸缩驱动油缸或气缸10的套筒连接。装卸垃圾时,翻板油缸或气缸4驱动常闭状态的装卸板桥3向上开启,启动垃圾箱起吊装置,垃圾箱2在电动葫芦7的作用下被吊离地坑1,关闭装卸板桥3,垃圾车驶入装卸板桥3上并位于垃圾箱2下,此时操作控制泵站,使双伸缩驱动油缸或气缸10驱动油缸伸缩杆向左右两侧分离运动,并通过连接杆11带动垃圾箱2底门沿滑轮轨道13向左右两侧做分离运动,实现垃圾箱2底门的左右平开,垃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垃圾车,然后关闭垃圾箱2底门,垃圾车驶离装卸板桥3,后装卸板桥3复位,电动葫芦7将垃圾箱2吊入地坑I中,顺利完成垃圾的中转,方便人们在地面上即可将垃圾倒入垃圾箱2,同时还避免了二次污染。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实施例中,起吊装置可采用本申请人在专利号为ZL03234582.8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所述的技术方案,箱底开关控制装置可采用本申请人在专利号为ZL201120519397.7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所述的技术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但并不将本案起吊装置和箱底开关控制装置限定在上述两项专利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凡是依照本案或上述两项专利所作的非实质性改进,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阁楼式垃圾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坑、位于地坑中的垃圾箱、装卸板桥和垃圾箱起吊装置,其中,装卸板桥位于地坑壁上口两边,并由翻板油缸或气缸驱动向上开启,垃圾箱的底部设置箱底开关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阁楼式垃圾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油缸或气缸共4根,分别位于地坑的壁的四边上,每一翻板油缸或气缸的一端分别与装卸板桥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地坑的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阁楼式垃圾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翻板油缸或气缸的一端分别与装卸板桥铰接固定,另一端分别与地坑的壁铰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阁楼式垃圾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包括位于地坑两侧且垂直固定于地面的立柱,立柱的顶端与垃圾库的库顶固定,库顶上安装一移动式电动葫芦,电动葫芦通过拉绳和挂钩吊动垃圾箱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阁楼式垃圾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底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双伸缩驱动油缸或气缸、连接杆、滑轮、滑轮轨道、垃圾箱底的控制泵站,其中,双伸缩驱动油缸或气缸对称固定在垃圾箱的两侧外壁上,油缸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垃圾箱的两个底门铰接固定,滑轮装配在固定于垃圾箱两侧外壁上的滑轮轨道中,控制泵站通过输油管与双伸缩 驱动油缸或气缸的套筒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阁楼式垃圾库结构,包括地坑、位于地坑中的垃圾箱、装卸板桥和垃圾箱起吊装置,其中,装卸板桥位于地坑壁上口两边,并由翻板油缸或气缸驱动向上开启,垃圾箱的底部设置箱底开关控制装置,将现有的广泛存在的阁楼式垃圾库改进为本案所述的阁楼式垃圾库结构,节省改造成本,在垃圾中转时,很轻松地即可将垃圾倒入垃圾车中并且拉走,平时垃圾箱是隐蔽在地坑中,人们可很方便地从地面直接将垃圾倾倒在垃圾箱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其结构简单,投资改造成本较小。
文档编号B65F9/00GK203094919SQ2013200498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罗南伟 申请人:泸州新兴环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